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干扰因素和防控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检验找出问题,查询资料,分析原因,及时找出最佳处理方法。结果:标本因素包括应将标本充分凝固再分离血清,标本应防止溶血、细菌污染、乳糜血等,标本最好当天测定;患者因素包括患者体内存在非特异性干扰物质,患者输血后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操作因素包括操作者的责任心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育温、洗板和显色;另外还与质量控制以及试剂因素有关。结论:及时纠正各种因素带来的干扰,认真操作,将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交给临床医生和病人,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关键词】ELISA法;乙肝五项;干扰因素;防控措施
1标本因素
1.1标本采集应用标本速凝管使其充分凝固(37℃水浴箱20min以上)再分离血清,以保证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影响血清量,以防造成假阳性结果。
1.2标本应防止溶血,细菌污染,乳糜血等现象的出现因溶血标本和乳糜血标本均会造成错误的结果。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因菌体中可能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会在测定中导致非特异性显色。
1.3采集标本最好当天测定,不要在冰箱保存过久因为IgG可聚合成多聚体,造成假阳性结果。另外标本在冰箱内放置过久,抗原、抗体的免疫活性减弱,可造成假阴性结果。如果不能立即测定,应放置在4~8℃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3d;检测时,取出后标本必须置室温平衡至室温,再进行操作。
2患者因素
有些患者由于病理的关系,身体内存在一些非特异性干扰物质,较常见的有嗜异性抗体、补体、类风湿因子、胶原组织病变等。在乙肝五项测定中,这些物质均能与酶标的第二抗体Fc段结合,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这些内在的因素不可能将所有的阳性标本拿来证明它是否有这些物质的存在,所以克服起来很难。但检验人员应积极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尽量找出原因,排除和克服这些因素。
有些乙肝患者输血后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可影响乙肝酶标五项的检测结果。因为输入正常人的血液,可能含有高浓度抗体,中和了乙肝患者的抗原,可使检测结果出现低浓度甚或阴性结果等现象。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强体内NK细胞活性,可使T、B细胞功能明显增强,促进吞噬细胞的作用,并抑制DNA的合成及HBV的增殖,易使HBV病毒耐受与变异,给检测结果带来困难。
3操作因素
3.1操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操作过程要精力集中,标本要严格核对,应熟练掌握操作的规程及其方法的操作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
3.2ELISA测定乙肝五项操作简单,实验条件、试剂盒要求也不高满足上述条件不难,但在实际工作中,只做好这些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乙肝五项临界值质控的实验室都会发现在许多阶段存在着系统误差,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极差。分析这些原因我们认为育温、洗板是影响测定成败的主要因素。
3.2.1育温这一步各实验室采取的形式不尽相同,有放37℃孵育箱,有放37℃水浴箱试管架或放盘中,也有放在37℃水浴漂浮。有文献报道放在37℃水浴箱漂浮为最佳育温方式。此方法克服了从室温升到37℃需要时间较长,使板孔升温迅速平衡,保证在设定的温度下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同时还能排除“边缘效应”,即从室温置37℃水浴箱板孔升温时外周孔与中心孔之间热力温差。
3.2.2提高洗涤认识洗板在ELISA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反应步骤,但却决定着实验结果的成败关键。通过洗涤以清除残留在板孔中没有能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可以说在ELISA操作中,洗涤是主要的关键技术,应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视,为了达到结果准确无误,可增加洗涤次数或延长浸泡时间。
3.2.3显色是ELISA中最后一步保温反应,此时酶催化无色的低物生成有色产物。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显色的因素,应严格按试剂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
4质量控制和试剂因素
4.1质量控制临界值质控血清可以作为试剂盒中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外的第三个对照品,它可以更灵敏地反映试剂盒检出水平,确保弱阳性反应的标本不漏检。另外每日的室内质控是连续评价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监测积控制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重要依据。室间质评是检测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二者互相制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4.2试剂因素目前国内生产试剂厂家很多,种类也很多,各医院选择的试剂也不同。临床实验室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实验室管理办法条例,标准化管理和选择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试剂。
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不早诊断、早治疗,愈后不佳。所以,临床实验室保证结果无误,是临床医生诊断的依据。总之,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及时纠正上述各种因素带来的干扰,方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J].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ELISA法;乙肝五项;干扰因素;防控措施
1标本因素
1.1标本采集应用标本速凝管使其充分凝固(37℃水浴箱20min以上)再分离血清,以保证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影响血清量,以防造成假阳性结果。
1.2标本应防止溶血,细菌污染,乳糜血等现象的出现因溶血标本和乳糜血标本均会造成错误的结果。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因菌体中可能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会在测定中导致非特异性显色。
1.3采集标本最好当天测定,不要在冰箱保存过久因为IgG可聚合成多聚体,造成假阳性结果。另外标本在冰箱内放置过久,抗原、抗体的免疫活性减弱,可造成假阴性结果。如果不能立即测定,应放置在4~8℃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3d;检测时,取出后标本必须置室温平衡至室温,再进行操作。
2患者因素
有些患者由于病理的关系,身体内存在一些非特异性干扰物质,较常见的有嗜异性抗体、补体、类风湿因子、胶原组织病变等。在乙肝五项测定中,这些物质均能与酶标的第二抗体Fc段结合,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在平时的检验工作中,这些内在的因素不可能将所有的阳性标本拿来证明它是否有这些物质的存在,所以克服起来很难。但检验人员应积极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尽量找出原因,排除和克服这些因素。
有些乙肝患者输血后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可影响乙肝酶标五项的检测结果。因为输入正常人的血液,可能含有高浓度抗体,中和了乙肝患者的抗原,可使检测结果出现低浓度甚或阴性结果等现象。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强体内NK细胞活性,可使T、B细胞功能明显增强,促进吞噬细胞的作用,并抑制DNA的合成及HBV的增殖,易使HBV病毒耐受与变异,给检测结果带来困难。
3操作因素
3.1操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操作过程要精力集中,标本要严格核对,应熟练掌握操作的规程及其方法的操作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
3.2ELISA测定乙肝五项操作简单,实验条件、试剂盒要求也不高满足上述条件不难,但在实际工作中,只做好这些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乙肝五项临界值质控的实验室都会发现在许多阶段存在着系统误差,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极差。分析这些原因我们认为育温、洗板是影响测定成败的主要因素。
3.2.1育温这一步各实验室采取的形式不尽相同,有放37℃孵育箱,有放37℃水浴箱试管架或放盘中,也有放在37℃水浴漂浮。有文献报道放在37℃水浴箱漂浮为最佳育温方式。此方法克服了从室温升到37℃需要时间较长,使板孔升温迅速平衡,保证在设定的温度下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同时还能排除“边缘效应”,即从室温置37℃水浴箱板孔升温时外周孔与中心孔之间热力温差。
3.2.2提高洗涤认识洗板在ELISA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反应步骤,但却决定着实验结果的成败关键。通过洗涤以清除残留在板孔中没有能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可以说在ELISA操作中,洗涤是主要的关键技术,应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视,为了达到结果准确无误,可增加洗涤次数或延长浸泡时间。
3.2.3显色是ELISA中最后一步保温反应,此时酶催化无色的低物生成有色产物。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显色的因素,应严格按试剂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
4质量控制和试剂因素
4.1质量控制临界值质控血清可以作为试剂盒中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外的第三个对照品,它可以更灵敏地反映试剂盒检出水平,确保弱阳性反应的标本不漏检。另外每日的室内质控是连续评价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监测积控制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重要依据。室间质评是检测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二者互相制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4.2试剂因素目前国内生产试剂厂家很多,种类也很多,各医院选择的试剂也不同。临床实验室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实验室管理办法条例,标准化管理和选择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试剂。
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不早诊断、早治疗,愈后不佳。所以,临床实验室保证结果无误,是临床医生诊断的依据。总之,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及时纠正上述各种因素带来的干扰,方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J].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