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跳槽亦有“道”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的两则新闻颇为引人关注:一是曾经沸沸扬扬的广西喷施宝假账案风波再起,职业经理人水麒麟与老板对簿公堂;一是微软中国总裁唐骏体面离职,盛大履新。但凡“骨干经理人”跳槽,不论对企业,还是对经理人自己,都注定是件大事。但现实中,又有多少经理人与“原东家”眉目传情之后,却在离职时弄得反目成仇?“双赢”,其实不仅仅适用于企业之间,也适用于核心员工与企业之间。
  当你准备离开一家企业时,你想到的不应仅仅有倦、有恨,更应该有更理性、更职业的操守,更深刻、更本质的参悟,以及更高远、更宽广的境界……
  2004年2月9日下午,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在“盛大网络聘任唐骏总裁职务新闻发布会”上,刚刚离开微软的唐骏先从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手中接过微软中国公司“荣誉总裁”的称号,再从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的手中接过盛大网络总裁的聘书,完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转型。面对在场的百余媒体,唐骏掩饰不住内心的伤感,但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却是:“感谢”!
  
  唐骏vs盖茨:感恩vs挽留
  
  从吴士宏、高群耀再到唐骏,微软中国总裁两年一换。与两位前任有所不同的是,唐骏带着一张微软中国“荣誉总裁”证书,体面地从微软“退休”了,如此高调的“离职”方式,在微软全球史无前例。
  “过去十年当中,微软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变成一个职业经理人,过去这十年让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很多跨国公司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也给了我很多机会。我非常感谢微软,微软给了我终身的光环,给我颁发了职业经理人的‘诺贝尔奖’。因为我在微软做满了十年,从总部到上海到北京,是微软历史上至今为止唯一拿过两次‘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的员工。这个是由董事会最高层做出的决策,我自己觉得特别兴奋,这也是做职业经理人的最高境界,我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微软。”
  感悟:唐骏离开微软,不是以“离职”而是以“退休”的名义,这在微软人力资源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唐骏诚然应该感激。——但所有有心跳槽的经理人,即使这家公司对你并不好,你已执意离开,为什么就不能处理得更大气、更有风度呢?为什么不能真诚地说声“谢谢”呢?一谢公司的栽培,二谢老板的照顾,三谢上司的教导,四谢同事的帮忙。如果你早已心存感激,说不定结果还会完全不同呢!
  此前,唐骏曾对媒体说:为了他的去职,微软全球的3位领导都给他发了挽留邮件。其中,盖茨说:“我期盼着你重新回到微软的那一天。”对此,唐骏的理解是:这不是他们礼节性的客气,因为“我们的级别相差很大,而他们的时间又很宝贵。”而通常,盖茨给离职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发的邮件里只写很短的一句话:“Thanks!Good Luck!”(谢谢!祝你好运!)
  唐骏还透露:有朝一日,他再回微软的可能性“应该来说还是蛮大的”。“我很留恋微软,毕竟在这里工作了十年,钟爱了十年,感动了十年……”
  “跳槽”到其它公司,也能做到“好聚好散”,这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唐骏做到了,这就是他职业化的体现。
  
  职业生涯三级跳
  
  1994年,大洋彼岸美国的洛杉矶,阳光依然明媚,可是对于异国创业失利的唐骏而言,享受阳光已经变得很奢侈了。唐骏不得不放弃了创业,从普通的程序员做起,开始了加盟微软的十年之旅。
  当时微软正在开发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它语言版本。以中文版为例,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50个人如此不懈努力修改大半年,才能改出称心的中文版。所以最初Windows英文版上市后9个月,中文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中文版更是滞后了1年多。到底自己当过老板,埋头开发10个月后,唐骏越看越不顺眼: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全球各语言版本推迟那么久上市,是在贻误良机!
  能不能改一下?下了班,唐骏开始动脑筋……半年后,他写出几万行代码,反复运行,证明他的程序经得起检验,才找老板面谈。公司又花3个月认证,于是,原先的300人团队一下缩到了50人!
  到微软3年后,唐骏被派往上海,建立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后又升级为全球技术中心。
  1999年5月的一个上午,吴士宏突然辞职。亚太区总裁罗麦克下午打电话给唐骏,问他有无兴趣,唐骏的回答是:“不。”唐骏事后给出的解释是:当时才到国内两年,刚刚起步,商业模式都不甚熟悉,挑不起担子。而等到2002年3月,微软(中国)的位置再次空出来时,唐骏接受了。
  3年里,从一个最底层的程序员做到Group Manager;接着被派来上海,建立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3年后升级为全球技术中心;继续做了两年,即成为微软(中国)总裁。从1994年微软的小白领,到2002年上任微软(中国)总裁,只用了8年。
  感悟:虽然是做程序员,但是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程序员。你还可以为你的老板和公司着想。但并不是找到问题就万事大吉,任何公司都从来不缺挑刺儿的人。因为你看到的问题,可能不晓得有多少人早抱怨过了!所以你与其就这么跑去找老板而于事无补,还不如调查研究后,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这才是上策。只有一个指出了核心问题又拿出了有效解决方案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信任。
  唐骏的履历像一份优等生的答卷,3年往上跳一级,人见人爱,但如今竟也要离开,微软岂有不挽留之理?人生就好比一个工程,你今天工作的质量,可能就决定了明天你居住的房子。
  
  一切为了企业的利益
  
  自从去年微软开始调整公司架构,陈永正10月空降微软成为大中华区总裁以来,唐骏的离开似乎就成了民间的“共识”,因为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正义拿到了微软(中国)的市场、销售、人事、财务等各项大权,唐骏的管辖被限在三块服务中心,并直接向他汇报。
  但唐骏却否认了外界传闻的被排挤一说,因为人事架构的改革是自己首先向陈永正提出的,自己是为了微软在中国的利益做出了主动牺牲。他本人也向公司所有员工发出了解释的邮件。
  他说:微软(中国)一直和微软大中华区有重复架构的问题。“见到他的第一天,我就在讲这个问题。”蛋糕分不匀,自然要打架。现在,蛋糕切好了,虽然“大块带奶油的给了他,小块没奶油的给了我,但是对微软中国的长远发展有利。”
  感悟:职业经理人其职业化的重要表现就是“在其位,必谋其政”,能为公司的大局着想,而不是争权夺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离开。
  为了解决微软(中国)和微软大中华区的重复架构问题,唐骏让出了自己的“奶油蛋糕”,一向在工作中充满激情的唐骏选择了离开。“我只想有这么一份工作,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有激情想去上班。”唐骏说。
  至于到哪里去寻找激情,唐骏表示:在微软之前我曾经创业过,自己放弃创业的理由就是希望学习跨国公司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今天我已经从微软这个大学毕业了,毕业了就希望服务于社会。“在进行人生职业生涯的选择过程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就是希望能服务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民族企业。”所以在众多的机会中,唐骏最终选择了“国货”盛大。
  唐骏能否在盛大一路走好?毕竟是空降兵,难免遇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外人空降到一家公司,都需要一种态度,那就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态度接受这家公司,融入这家公司,热爱这家公司!这是非常重要的。愿唐骏继续演绎完美的职业生涯!
其他文献
零售商如何评价他们的供应商?供应商又如何评价零售商?各依据什么进行评价?各希望对方提供什么信息?彼此的需求都是些什么?这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2002~200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IBM公司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原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合作,通过对170余份零售商和制造商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公司关键管理人员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完成了中国零售行业的专项调查研究和《2003年中国零售商和快速消费品制造商
期刊
面对方正当时复杂的‘企业政治’,绝不能以复杂对复杂,为了化解一个危机再生出另一个危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纷争,首先要解决企业战略和管理结构问题。  无论方正新班子怎样阐述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向公众公布怎样漂亮的业绩,但萦绕在人们心头始终挥之不去的谜团是:方正是在危机状态下被迫变革的。究竟5年前,当魏新临危受命从教授一步跨入深不可测的方正时,他是怎样看待方正集团的人事纠葛,以及如何化解人事危机的?
期刊
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期求进一步成长抹不去的痛。  以成本优势进入制造环节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的危机:家电企业的3C、6C认证之痛、几近被核心技术窒息的DVD之苦、日益频仍的低端反倾销之累、 WAPI标准最终难产之弱……似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并没有给中国企业带来希望……而另一方面,在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科博会映衬下,跨国公司们却仰仗其锋利的“技术刀叉”正在欢快地吞食中国盛宴…… 
期刊
为什么招聘时出彩的“人才”到使用时总哑火?有没有一种既“短平快”又可以考察到应聘者真实行为表现的人才测评方法?   某电器集团公司的华东分公司,一年前曾经面向社会招聘来一位总经理,这位总经理管理理论丰富,并有多年市场开拓经验,在面试过程中深得集团高层赞许。但一年多了,此君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在面试中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加上管理和协调能力较差,导致华东分公司人心涣散,内耗严重,销售业绩连连滑坡。眼见新一年
期刊
在企业界,咒骂ERP的人与赞颂ERP的几乎一样多,有时甚至就是一个人,只不过前后迥异。是的,ERP的光环越亮丽,一旦“破灭”,就越显得惨淡。而能够“拯救”ERP的,究竟是软件商,还是客户?    ERP:增效,还是减效?    某外国一家大型服务性公司决定实施ERP,引进了市场上最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聘请了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来负责实施,又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层层培训,光加班费就付了不知多少。经过
期刊
宝洁作为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2002-2003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了434亿美元,名列《财富》500强第86位。而同一年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妆品生产集团的欧莱雅,位列《财富》第373位,营业收入135亿美元。  如果仅仅是从双方的营业额来分析,欧莱雅与宝洁并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如果我们落实到欧莱雅仅仅致力于化妆品行业的实际,落实到欧莱雅与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针锋相对的竞
期刊
在中国,梦想要做“百年老店”的企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实在太残酷,有的企业刚到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夭折了,有的成了别人胃里的食物。而目前众多企业执着战略转型的目的,正是为了摆脱这样的命运,使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    到底该选什么产业?    企业战略转型中,到底该进入什么样的产业?这是企业家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和君创业的观点是:  第一,要看这个产业的规模。不够规模的产业不可能
期刊
对“创业板”,大家已呼唤良久,而今终于挂牌的却是“中小企业板”。为什么不是创业板?为什么不是高科技板?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为此,本刊特约请曾参与中小企业板筹备的业内人士释疑解惑。  支持创业板的理由很多很大也很重,而最终千呼万唤中缓缓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应该说是创业板洗尽铅华之后的理性选择。绕开了“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板,虽然只前进了一小步,但着实为下面第二步创业板的开通解决了一个长期(至少6年
期刊
对骨干员工的离职,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它带来的损失。殊不知,员工离职也是有“价值”的,也需要挖掘和呵护。  人才的流动与流失是不可避免的,“终生员工” 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个人来讲都不大可能,所以我们应坚持“终生交往”。因为对企业来讲,离职员工仍然有很大的价值。他们可以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发现企业存在却被忽视的问题;他们不仅可能成为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潜在购买者,而且还可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公司
期刊
早在190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办了欧莱雅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努力,如今欧莱雅已经由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经营活动已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厂及100多个代理商,在世界各地拥有员工5万多人,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去年欧莱雅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达140亿欧元,并实现连续19年利润两位数增长。欧莱雅集团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