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核心已经逐步转变成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与网络息息相关,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则需要担负起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良好公民、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将其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将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更好地融入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人才。
一、以解决问题为途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就是要重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生成、体验与感悟,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从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逐步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word综合练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电子小报,在搜集素材时,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布置了不同的探究任务,包括让学生上网搜集小报的图文边框素材;设计小报的排版;使用word制作小报、美化小报;汇报小报主题、设计意图等。布置任务之后,每位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老师所布置任务开展有关资料搜集,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忙碌,避免了小组活动时,由个别同学“一手抓”的现象。我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在各搜索平台自主解决或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在各大搜索平台中所依托的大数据手段则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时,则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观察、细致的研究、全面的分析、综合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细化、分析与整合,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及信息素养。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在组织一个单元的深度学习,或某核心知识的深度学习时,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来梳理,教学设计做到知识结构清晰、教学重难点明确。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教学结构。课件虽然作为课前准备,却在教学结构设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课件的层次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都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编辑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可以让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例如,《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是四年级下册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幻灯片编辑等操作之后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以课件形式呈现,并以此为活动主线。“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狐狸和乌鸦。你们有没有听过他们的故事呢?老师用同学们最近正在学习的幻灯片制作了一个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谁愿意根据这个幻灯片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根据幻灯片讲述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今天老师播放的幻灯片,文字跟图片之间的出现有什么不同之处?那你们知道老师在幻灯片中设置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幻灯片制作中的新本领。”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更生动、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也来制作一个好玩的动画,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都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我们通常将学生机与教师机相连接, 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在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同学交流、向教师提问等功能。这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课堂评价为手段,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在大数据视域下评价课堂,需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依托。教学评价机制要兼顾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全方位的视角对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首先,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客观地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评价,同时也是反馈教师教学的状态,及时改变教学活动的轨道。其次,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布置的任务,当学生完成后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一课中,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小电子报后,可以采用全班展示进行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但在类似的评价环节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学生互评时,可能会出现交流力度不够、评价不够科学和全面等。学生评价哪位同学做的效果好时,通常只是从电子小报中的图片、修饰的美观程度去观察,而在排版是否合理、有没有图文并茂等方面的点评不够。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学习,以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的差距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足。
总之,在大數据时代的背景下,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以解决问题为途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就是要重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生成、体验与感悟,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从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逐步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word综合练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电子小报,在搜集素材时,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布置了不同的探究任务,包括让学生上网搜集小报的图文边框素材;设计小报的排版;使用word制作小报、美化小报;汇报小报主题、设计意图等。布置任务之后,每位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老师所布置任务开展有关资料搜集,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忙碌,避免了小组活动时,由个别同学“一手抓”的现象。我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在各搜索平台自主解决或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在各大搜索平台中所依托的大数据手段则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时,则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观察、细致的研究、全面的分析、综合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细化、分析与整合,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及信息素养。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在组织一个单元的深度学习,或某核心知识的深度学习时,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来梳理,教学设计做到知识结构清晰、教学重难点明确。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教学结构。课件虽然作为课前准备,却在教学结构设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课件的层次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都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编辑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可以让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例如,《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是四年级下册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幻灯片编辑等操作之后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以课件形式呈现,并以此为活动主线。“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狐狸和乌鸦。你们有没有听过他们的故事呢?老师用同学们最近正在学习的幻灯片制作了一个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谁愿意根据这个幻灯片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根据幻灯片讲述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今天老师播放的幻灯片,文字跟图片之间的出现有什么不同之处?那你们知道老师在幻灯片中设置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幻灯片制作中的新本领。”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更生动、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也来制作一个好玩的动画,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都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我们通常将学生机与教师机相连接, 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在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同学交流、向教师提问等功能。这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课堂评价为手段,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在大数据视域下评价课堂,需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依托。教学评价机制要兼顾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全方位的视角对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首先,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客观地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评价,同时也是反馈教师教学的状态,及时改变教学活动的轨道。其次,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布置的任务,当学生完成后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一课中,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小电子报后,可以采用全班展示进行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但在类似的评价环节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学生互评时,可能会出现交流力度不够、评价不够科学和全面等。学生评价哪位同学做的效果好时,通常只是从电子小报中的图片、修饰的美观程度去观察,而在排版是否合理、有没有图文并茂等方面的点评不够。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学习,以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的差距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足。
总之,在大數据时代的背景下,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