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我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引导,使学生会问问题
  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学贵有疑,小疑是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考,学会提出疑问开始。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状如“V”的角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只要将角的一边与某整刻度对齐,再看另一边与第一条边之间所夹的度数就可以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要创设条件,提供质疑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诱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针对学生不会问的现象,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提的好?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的例3和例4时,学生理解了试商要先求出除数的近似数,用近似数(即相近的整十数)试商比较快。针对这个方法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除数是25或26呢?没有相近的整十数,怎么试商比较快?听完之后,我马上肯定这个问题提的好,并说明这是下两节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同学现在就想到,说明他非常爱动脑筋,思维比较超前,并表扬这个同学不局限于理解和掌握教师讲的内容,而是积极思考,想到了它的特殊性,说明他学习主动,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再如:讲一位数乘法估算时,有位同学提出估算896×3时,把896看成900来估算的结果接近准确数,但如果不是896而是856呢?也看成900来估算,相差这么多,已经很不准确了,还有意义吗?等,只要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会提问题。
  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应针对数学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或者在已有结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独立概括,提出概括性问题;或者通过观察、类比、想象等,提出猜想型问题;或者对基本问题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思考,提出引申型问题;或者针对概念、性质等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矛盾,提出批驳型问题;或者对一些不对称、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的因素,提出完善型问题等。
  二、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我们教师应该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造就萌发问题的機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推导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时:让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意在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随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凭借你的想象,能不能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四人小组或和老师一起讨论”。学生沉思、讨论后摆出各种图形(可以中间是空的,可以只摆长和宽……)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计算长方形面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只要用每行摆的几个乘几行(即长乘宽)就行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展开自辩,这是个体与自身生活经验的拓展;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那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那时师生拓展……在这里,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学生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参考文献:
  [1]谢丽霞.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课堂模式[J].好家长,2015,07.
  [2]金永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2.
  [3]支菊芳.践行生本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5,27.
  [4]陆敏茜.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要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合作意识,注重基础的训练,优化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能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学;探讨;学习兴趣  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而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忙于工作,农忙时可能连孩子吃饭都顾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很多教师不在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探究教学活动开展的实质。主要研究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训练时,努力重视读的训练,通过读领悟语文学习要领,让学生真正在阅读和感悟中实现自我,吸收真知后,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通过开展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让学生自己研读文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
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歌唱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广州市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
针对系统参数完全未知且仅输出可测的机器人,使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高增益观测器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神经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实现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的最终一致有界,而
摘 要:为了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教师都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构建出知识体系,形成对于知识的系统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中要关注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注重探究活动的引导,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课堂效率。 
摘 要:社会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朝着超出我們认知范围之外的方向发展。为了不断的适应这种快速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教育的质量。在这里我们会针对小学语文相关知识的教学的革新,给出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性意见。听说读写一直是我们语文最为基本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些基本工,其中听和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剩下的就只有“读”和“写”。根据现代化语文教育大纲的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两种基本功的
摘 要:高中生的情感培养是当前高中教学改革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种,相比于其他教学,高中英语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看来情感教学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标,还是英语教学的方式。研究表明,将情感教学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还能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渗透  情感是理解客观事物的有效“催化剂”。将情感渗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
摘 要:如今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视,另外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教师们不能快速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水平。本文将以寓教于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探讨为主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寓教于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们通过采用引导式、讨论式,以及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寓教于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中的实施和渗透,提高学生
摘 要:现如今,环境教育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性内容,化学课堂教学又是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来源于环境危机,是人们为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化学作为一类贯穿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全过程,环境危机就是要靠化学来解除。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对高中化学教学和改善环境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