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穿插至课堂教学,有效利用质量管理体系中关注顾客、风险等关键点,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变化,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特长及能力,很好地实现了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体系
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多表现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且喜欢表现自我,所以为引导学生正确展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完成任务,需要教师与学生深入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下就笔者如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及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进行阐述。
一、学生是学校的核心顾客
1.课堂教学主体——学生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从教学实施中掌握职业技能及知识,从而在技能、知识、个人素质方面得到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的学习情景来自于企业的工作情景,教师、学生在学习领域内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通過自学、效仿、实操、团队合作等方式,完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达成团队合作、项目运行和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资源、场地配置,通过教学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及成长。
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充分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学校运用质量体系时,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核心,关注的是自身能否成为教学服务项目中的主角,并在参与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提升;家长与用人单位作为顾客,关注的是学生在经过系列的教育服务后的就业能力。
2.课堂教学主导——教师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往往局限于从课堂、书本学习知识。在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他们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师,更多是来自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影视作品等,这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如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自觉性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的现况,笔者通过对任教课程的创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并超过课程预期目标。
(1)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策划——课前。笔者在把握课程的需求及目标的设定的前提下,综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实训项目,甚至是合作企业的资源等,从课程要求教什么、学生怎样学、课堂怎样设、任务怎样串、教师怎样教等,让有想法的学生与教师一同讨论。目的就是寻找学生的兴趣、教师的优势和课程的目标三者之间的共鸣点,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形成教师与学生都感兴趣且能够实现的教学设计及实战任务。
(2)任务中组织学生团队合作——课中。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方案拟订、组织实施、现场筹备、现场实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作为教师,就是一个导演、后勤调度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项目运转并完成任务,结合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管理,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升,优化教学组织,都会是一种积极的锻炼。
(3)给予充足的指导、空间与奖励——评价。敢于打破常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度在物质、荣誉方面进行奖励,作为他们今后在就业面试中的有力竞赛资本,甚至教学部门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特长生的就业推荐等。
教师需要使学生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能力”“意识”“沟通”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毕竟学校就是学生就业前的孵化基地,教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恰好是现代企业员工最基本的素养需求。
3.课堂教学有效性监测指标——满意度
好的口碑与推荐都是口口相传的,及时了解学生对任务参与程度、课程质量等,是教师必须关注与重视的,其能够产生预警功能,及时识别风险并落实整改措施。学生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满意效果、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与追求,这也是学生对学校认可的关键。质量管理体系中“顾客满意”,在学校,学生即是最直接的满意度测量对象。
二、以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为例的课堂教学组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式教学,预留部分空间尤其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让学生提出建议,教师进行选择,在目标班级中成立“助教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学生在理解且被教师关注、重视的氛围下,很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精神。
笔者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对课程策划进行调整。虽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能见到学生在一天天的成长,作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感到非常的欣慰。
1.将学校“技能节”项目的组织引入课程教学
思维突破,寻找最佳的任务。在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活动中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调研,学校“技能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活动策划的能力,于是笔者将此项目纳入课程教学
任务。
通过承办“技能节”项目,学生可以实现课程中“有策划、组织企业文化活动的能力”的学习目标。他们必须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他们的风采,有所创新与拓展,自行解决遇到的困难,这也是他们在校期间展现个性的机会。
在2017、2018年两届学校“技能节”,笔者任教的会计班学生均在企业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课程中运用课程中学习的知识,现实中真正承办“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大赛”两个项目,均由班级学生独立完成,在系内反映良好。
2.调动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成学生“助教团”
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开课前,笔者都会提前到任课班级里进行课程宣传,将过往学生组织活动的新闻与现场的实景进行传播,尤其是要发现人才。让学生感到任课老师有趣、有新意,学生自然就会聚拢。 “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在课堂中,笔者将每个组内最活跃的学生或者是班干部组成“助教团”,让他们参与教学组织,明确学习的意图及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及建议,带领组内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助教团”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这就是“助教团”存在的意义。
笔者坚信“每个人都是人才”,学生的能力及创新是被激发出来的,让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他们就会认同彼此。作为教师,最难的就是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指导。
3.识别风险、沟通、措施得当
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将教学工作在愉快、沟通中顺利完成。要实现课程目标,就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任务中,在活动过程中实现他们的价值,引导他们在一次次小小成功中积累信心与经验。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课余时间,笔者运用信息平台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目的就是随时发现“风险点”,以预防与减少负面情绪在学生中的传播,及时重新获取他们的希望及想法。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应用。实施中关注以下几点。
(1)能力识别的风险。在课程初始阶段,笔者使用性格分析工具让每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团队内各人的能力及兴趣,尤其是团队的骨干成员,能够灵活运用方法及管理工具,合理进行任务管理及工作分配。同时也可将此方法运用到与其他人的沟通上。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互动沟通的方式也是要在教师的协调引导下实施。互相信任是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主动向队友提供有效信息。
(2)实施过程的风险。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必须关注筹备项目的进度,每周正式上课只有2~4节,很多的准备需要在课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如“技能节”项目竞赛的方案拟订、宣传海报制作等。必要时,可以让每个团队围绕任务,建立看板,每次上课时就由各组组长介绍任务的完成情况,确保关键点的完成。在整体方案筹备完成后要进行预演,在预演中发现存在问题,更好的方式就是让其他组提出建议,教师汇总后分析并提出措施。
(3)表达、总结不足的风险。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就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发言及总结,但现实中总会遇到“冷场”。笔者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就是“能演讲就上台、能写稿就动笔,需壮胆就结伴而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出心里话,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依照民主评议的方式,当然也允许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善建议及意见,引导学生始终成为课程的中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模式下,自行围绕课程需求并完成课程目标。
4.检验课程目标是否完成,验证教学的成效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方式,课堂的任务往往是怎样开心就怎么来,毕竟学生就是想开心娱乐。笔者为确保课堂目标的达成,采用以下措施。
(1)提交阶段成果。笔者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划分为多个学习情境,所实现的目标都是具体到要有成果输出,如活动方案、宣传海报、新闻报道等,各个团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成果及作业,这也是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依据。
(2)网上完成小测。笔者提炼出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教学要求中的知识要点,运用学校的教学考试平台,将各阶段的知识点生成随机小测验,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答题,每组只有10题,2~3分钟就可以完成,成绩要求在90分以上,不达标则需要重做,以确保必要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试的内容就在这些小测验中,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教师可以从系统管理端随时查看。
(3)阶段性学情调查。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学习中,每个学习情境结束时,笔者将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阶段性学情调查,可以及时收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及他们对教学的建议。
三、应用后的分析与思考
由在校学生以团队方式,结合教学任务需求承办学校的竞赛项目,是“首创”更是一种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也是突破了昔日教师的专属权限,但结果都让人满意。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要有应急的措施
让学生组织“技能节”的任务实施,关键还是要看任课教师的筹备能力,日常要与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制订应急预案,在学生无法承担的情况出现时,能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教师应借助专业教研组的力量,获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学生的基础素质差异大
尤其是初中起点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心态与状态都不如高中起点的学生,往往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主动挖掘学生的能力及兴趣点。运用信息化管理及使用部分智能的软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管理压力。
3.教师的教学方式及习惯
对小量课程运用“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方式相对容易,但面对周课时超过20节、班级群体超过4个、面对200名以上学生的任课教师,推广工作将会迎来较大的阻力,他们会选择观望的态度。当其他教师已经在教学竞赛及教学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时,他们也可能会逐渐接受。当然这是一种习惯,希望有更多教师的参与,让此方式得到更好的推广。
四、小结
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专业课程策划需要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应用前人经验与工具,引入企业用人标准,以实战项目带动课程发展,重视质量管理在课程建设中作用,以体系管理的方式提升课程设计的质量及水平。当每位教师都以高质量教育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觉融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元素与思维,以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时,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
參考文献:
[1]张紫屏.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2]李文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3]刘亚男,窦志英,邱峰.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交际,2017(12).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体系
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多表现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且喜欢表现自我,所以为引导学生正确展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完成任务,需要教师与学生深入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下就笔者如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及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进行阐述。
一、学生是学校的核心顾客
1.课堂教学主体——学生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从教学实施中掌握职业技能及知识,从而在技能、知识、个人素质方面得到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的学习情景来自于企业的工作情景,教师、学生在学习领域内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通過自学、效仿、实操、团队合作等方式,完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达成团队合作、项目运行和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资源、场地配置,通过教学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及成长。
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充分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学校运用质量体系时,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作为核心,关注的是自身能否成为教学服务项目中的主角,并在参与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提升;家长与用人单位作为顾客,关注的是学生在经过系列的教育服务后的就业能力。
2.课堂教学主导——教师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往往局限于从课堂、书本学习知识。在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他们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教师,更多是来自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影视作品等,这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如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自觉性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的现况,笔者通过对任教课程的创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并超过课程预期目标。
(1)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策划——课前。笔者在把握课程的需求及目标的设定的前提下,综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实训项目,甚至是合作企业的资源等,从课程要求教什么、学生怎样学、课堂怎样设、任务怎样串、教师怎样教等,让有想法的学生与教师一同讨论。目的就是寻找学生的兴趣、教师的优势和课程的目标三者之间的共鸣点,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形成教师与学生都感兴趣且能够实现的教学设计及实战任务。
(2)任务中组织学生团队合作——课中。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方案拟订、组织实施、现场筹备、现场实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作为教师,就是一个导演、后勤调度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项目运转并完成任务,结合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管理,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升,优化教学组织,都会是一种积极的锻炼。
(3)给予充足的指导、空间与奖励——评价。敢于打破常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度在物质、荣誉方面进行奖励,作为他们今后在就业面试中的有力竞赛资本,甚至教学部门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特长生的就业推荐等。
教师需要使学生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能力”“意识”“沟通”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毕竟学校就是学生就业前的孵化基地,教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恰好是现代企业员工最基本的素养需求。
3.课堂教学有效性监测指标——满意度
好的口碑与推荐都是口口相传的,及时了解学生对任务参与程度、课程质量等,是教师必须关注与重视的,其能够产生预警功能,及时识别风险并落实整改措施。学生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满意效果、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与追求,这也是学生对学校认可的关键。质量管理体系中“顾客满意”,在学校,学生即是最直接的满意度测量对象。
二、以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为例的课堂教学组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式教学,预留部分空间尤其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在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让学生提出建议,教师进行选择,在目标班级中成立“助教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学生在理解且被教师关注、重视的氛围下,很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的精神。
笔者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对课程策划进行调整。虽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能见到学生在一天天的成长,作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感到非常的欣慰。
1.将学校“技能节”项目的组织引入课程教学
思维突破,寻找最佳的任务。在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活动中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调研,学校“技能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活动策划的能力,于是笔者将此项目纳入课程教学
任务。
通过承办“技能节”项目,学生可以实现课程中“有策划、组织企业文化活动的能力”的学习目标。他们必须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他们的风采,有所创新与拓展,自行解决遇到的困难,这也是他们在校期间展现个性的机会。
在2017、2018年两届学校“技能节”,笔者任教的会计班学生均在企业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课程中运用课程中学习的知识,现实中真正承办“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大赛”两个项目,均由班级学生独立完成,在系内反映良好。
2.调动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成学生“助教团”
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开课前,笔者都会提前到任课班级里进行课程宣传,将过往学生组织活动的新闻与现场的实景进行传播,尤其是要发现人才。让学生感到任课老师有趣、有新意,学生自然就会聚拢。 “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在课堂中,笔者将每个组内最活跃的学生或者是班干部组成“助教团”,让他们参与教学组织,明确学习的意图及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及建议,带领组内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助教团”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这就是“助教团”存在的意义。
笔者坚信“每个人都是人才”,学生的能力及创新是被激发出来的,让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他们就会认同彼此。作为教师,最难的就是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指导。
3.识别风险、沟通、措施得当
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将教学工作在愉快、沟通中顺利完成。要实现课程目标,就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任务中,在活动过程中实现他们的价值,引导他们在一次次小小成功中积累信心与经验。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课余时间,笔者运用信息平台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目的就是随时发现“风险点”,以预防与减少负面情绪在学生中的传播,及时重新获取他们的希望及想法。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应用。实施中关注以下几点。
(1)能力识别的风险。在课程初始阶段,笔者使用性格分析工具让每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团队内各人的能力及兴趣,尤其是团队的骨干成员,能够灵活运用方法及管理工具,合理进行任务管理及工作分配。同时也可将此方法运用到与其他人的沟通上。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互动沟通的方式也是要在教师的协调引导下实施。互相信任是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主动向队友提供有效信息。
(2)实施过程的风险。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必须关注筹备项目的进度,每周正式上课只有2~4节,很多的准备需要在课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如“技能节”项目竞赛的方案拟订、宣传海报制作等。必要时,可以让每个团队围绕任务,建立看板,每次上课时就由各组组长介绍任务的完成情况,确保关键点的完成。在整体方案筹备完成后要进行预演,在预演中发现存在问题,更好的方式就是让其他组提出建议,教师汇总后分析并提出措施。
(3)表达、总结不足的风险。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就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发言及总结,但现实中总会遇到“冷场”。笔者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就是“能演讲就上台、能写稿就动笔,需壮胆就结伴而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出心里话,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依照民主评议的方式,当然也允许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善建议及意见,引导学生始终成为课程的中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模式下,自行围绕课程需求并完成课程目标。
4.检验课程目标是否完成,验证教学的成效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方式,课堂的任务往往是怎样开心就怎么来,毕竟学生就是想开心娱乐。笔者为确保课堂目标的达成,采用以下措施。
(1)提交阶段成果。笔者在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划分为多个学习情境,所实现的目标都是具体到要有成果输出,如活动方案、宣传海报、新闻报道等,各个团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成果及作业,这也是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依据。
(2)网上完成小测。笔者提炼出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教学要求中的知识要点,运用学校的教学考试平台,将各阶段的知识点生成随机小测验,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答题,每组只有10题,2~3分钟就可以完成,成绩要求在90分以上,不达标则需要重做,以确保必要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试的内容就在这些小测验中,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教师可以从系统管理端随时查看。
(3)阶段性学情调查。企业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课程学习中,每个学习情境结束时,笔者将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阶段性学情调查,可以及时收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及他们对教学的建议。
三、应用后的分析与思考
由在校学生以团队方式,结合教学任务需求承办学校的竞赛项目,是“首创”更是一种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也是突破了昔日教师的专属权限,但结果都让人满意。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要有应急的措施
让学生组织“技能节”的任务实施,关键还是要看任课教师的筹备能力,日常要与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制订应急预案,在学生无法承担的情况出现时,能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教师应借助专业教研组的力量,获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学生的基础素质差异大
尤其是初中起点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心态与状态都不如高中起点的学生,往往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主动挖掘学生的能力及兴趣点。运用信息化管理及使用部分智能的软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管理压力。
3.教师的教学方式及习惯
对小量课程运用“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方式相对容易,但面对周课时超过20节、班级群体超过4个、面对200名以上学生的任课教师,推广工作将会迎来较大的阻力,他们会选择观望的态度。当其他教师已经在教学竞赛及教学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时,他们也可能会逐渐接受。当然这是一种习惯,希望有更多教师的参与,让此方式得到更好的推广。
四、小结
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专业课程策划需要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应用前人经验与工具,引入企业用人标准,以实战项目带动课程发展,重视质量管理在课程建设中作用,以体系管理的方式提升课程设计的质量及水平。当每位教师都以高质量教育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觉融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元素与思维,以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时,职业教育将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
參考文献:
[1]张紫屏.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2]李文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3]刘亚男,窦志英,邱峰.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交际,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