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以后,我国针对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出台了全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本文对目前法规环境下基站环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基站环评工作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评价;工作建议
1.基站环评存在的问题
1.1流程问题
目前,环评存在流程多、周期长的问题,如下图1所示。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和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之日起180日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审批意见或要求。环评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因此,仅180天的环评周期是比较紧张的。基站建设项目的明显特点就是规模性、时效性,而180天的周期则显得过长。
在环评阶段,一般基站的站址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这样环评就很难准确判断出站址周围的环境以及具体位置信息,可能会出现基站的实际站点和环评文件中描述的不一致,或在审批后发现站址变更,从而导致在竣工验收时出现麻烦。因此,如何对基站进行确址管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2评价方法问题
目前,我国环评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模型过于简单,一般只能对单一制式和频点的基站进行评价,并不能适用于配置较为复杂的基站;在保护区的测算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必须要对电磁辐射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多辐射源下的电磁辐射评价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明确。此外,目前的评价方法还有电磁辐射限值的选取问题,不同的限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出现多种纠纷问题,加大成本投入。为了降低成本的投入,降低风险,一般在单个站点环评都会选择比较严格的限值[1]。
1.3环评资质申请问题
我国目前对环评工程师的需求较高。而且对于人员的要求和基站环评的实际需求不符,配套要求明显过高,导致了工程师存在局部能力不突出的情况。例如乙级资质要求:要9名环评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要素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能够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保护署的评价机构,需要具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声环境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至少要有1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些规定的要求比基站环评的实际需求要高出太多,和实践所需的能力有所出入。
1.4环评工作的管理问题
首先,在我国对于环评工作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个省市对于环评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 规定和体系。而且省与省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实践操作中的差距更大,有的是以验代评、有的是抽评;在一址多站上,有的省采用的是统一验收,有的则是逐一验收;收费方式方面,有的省是一次性收取,有的省是分两次收取,且收取金额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二,环评结果不能指导投诉处理。基站辐射投诉处理和环评评价方面没有直接的联系,经常出现难以合法处理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环评的作用。即使环评工作完成了,但是也会出现其他方面的漏洞,导致环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三,操作规定不明确。目前,我国大多数规定都是从宏观上对环评进行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旧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有待完善。例如,在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中,应当如何选取频段;当一个物理站址出现多个逻辑基站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监测;基站抽比例以及敏感点的问题等等。
2.基站环评完善策略
2.1管理
在基站环评管理方面,首选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根据《环保法》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首先,要统一基本管理程序。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审批程序,各个省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具体实践上更是差之千里。因此,在管理规定中,要对基站环评的流程进行统一的规定,例如审批时限、抽测比例等等[2]。另一方面,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基站网优的审批方面也要尽量简化。
第二,同步环评与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量较大,发射功率较小,我国已经对基站设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目前已有的环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合格标准,因此,同步环评与建设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解决人力、物力缺乏的问题,解决环评时间长与基站建设时间之间的矛盾。
第三,定义豁免管理的范围。在保证电磁环境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一些环境影响较小的基站可以給予一定的豁免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基站的建设,同时也能降低所投入的成本。同时,随着4G网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基站建设会越来越多,小功率多点覆盖也是未来基站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制度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我国管理实际的政策。
第四,落实基站审批的属地管理。目前,基站环评工作采用的大多是“两级审批”[3]的方式,除了直辖市意外的地市没有环评的审批权限,这对环评的时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移动通信类建设项目中,应当发挥基层的优势,完善监管体制。
第五,明确纠纷的处理原则。建立分类处理投诉原则,对所有的纠纷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纠纷处理的效率。
2.2流程
首先,要加快环评的进度,将繁琐的报告书改为简洁、明了的报告表,将环评周期缩短为30天。根据基站位置的不同展开分类管理,对敏感点和重点区域进行检查,例如学校、医院。在一些重点区域,可以开设晋级通道,保证站点的正常建设。
其次,考虑到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影响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将环境影响评价放入到基站的转向规划中,加快审批的进度,为基站的建设提供基础。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的“宽带中国”战略,各级政府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放入城镇建设的政策中。
从实施上来说,我国已经有很多地区将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市政规划中有着明显的扩散趋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4G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也为基站的建设量身定做了专项规划,为基站的规划环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方法
目前,我国的环境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模型过于粗糙等,难以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站电磁辐射标准,例如采用国际标准IEC62232对应的国家标准“无线通信基站对人体电磁照射的射频电磁场和比吸收率测量方法”。该方法是由我国大量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科学性较强,受到了广泛的支持,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和精确性。对于基站环评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可以参考一些更细致、深入的行业标准,保证基站环评的标准性。
2.4环评资质
为了满足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环评的需求,要从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测评工作中。同时,可以适当降低电磁式辐射环评自治申请门槛,引进专业化人才,从而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3.结语
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流程、标准、环评资质以及管理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完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基站环评工作的不断优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宁.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 李国庆,张炎,史德年,刘博.我国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J].世界电信,2016,01:56-62.
关键词: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评价;工作建议
1.基站环评存在的问题
1.1流程问题
目前,环评存在流程多、周期长的问题,如下图1所示。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和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之日起180日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审批意见或要求。环评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因此,仅180天的环评周期是比较紧张的。基站建设项目的明显特点就是规模性、时效性,而180天的周期则显得过长。
在环评阶段,一般基站的站址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这样环评就很难准确判断出站址周围的环境以及具体位置信息,可能会出现基站的实际站点和环评文件中描述的不一致,或在审批后发现站址变更,从而导致在竣工验收时出现麻烦。因此,如何对基站进行确址管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2评价方法问题
目前,我国环评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模型过于简单,一般只能对单一制式和频点的基站进行评价,并不能适用于配置较为复杂的基站;在保护区的测算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必须要对电磁辐射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多辐射源下的电磁辐射评价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明确。此外,目前的评价方法还有电磁辐射限值的选取问题,不同的限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出现多种纠纷问题,加大成本投入。为了降低成本的投入,降低风险,一般在单个站点环评都会选择比较严格的限值[1]。
1.3环评资质申请问题
我国目前对环评工程师的需求较高。而且对于人员的要求和基站环评的实际需求不符,配套要求明显过高,导致了工程师存在局部能力不突出的情况。例如乙级资质要求:要9名环评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要素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能够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保护署的评价机构,需要具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声环境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至少要有1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些规定的要求比基站环评的实际需求要高出太多,和实践所需的能力有所出入。
1.4环评工作的管理问题
首先,在我国对于环评工作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个省市对于环评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 规定和体系。而且省与省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实践操作中的差距更大,有的是以验代评、有的是抽评;在一址多站上,有的省采用的是统一验收,有的则是逐一验收;收费方式方面,有的省是一次性收取,有的省是分两次收取,且收取金额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二,环评结果不能指导投诉处理。基站辐射投诉处理和环评评价方面没有直接的联系,经常出现难以合法处理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环评的作用。即使环评工作完成了,但是也会出现其他方面的漏洞,导致环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三,操作规定不明确。目前,我国大多数规定都是从宏观上对环评进行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仍旧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有待完善。例如,在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中,应当如何选取频段;当一个物理站址出现多个逻辑基站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监测;基站抽比例以及敏感点的问题等等。
2.基站环评完善策略
2.1管理
在基站环评管理方面,首选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根据《环保法》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首先,要统一基本管理程序。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审批程序,各个省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具体实践上更是差之千里。因此,在管理规定中,要对基站环评的流程进行统一的规定,例如审批时限、抽测比例等等[2]。另一方面,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基站网优的审批方面也要尽量简化。
第二,同步环评与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量较大,发射功率较小,我国已经对基站设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目前已有的环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合格标准,因此,同步环评与建设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解决人力、物力缺乏的问题,解决环评时间长与基站建设时间之间的矛盾。
第三,定义豁免管理的范围。在保证电磁环境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一些环境影响较小的基站可以給予一定的豁免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基站的建设,同时也能降低所投入的成本。同时,随着4G网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基站建设会越来越多,小功率多点覆盖也是未来基站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制度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我国管理实际的政策。
第四,落实基站审批的属地管理。目前,基站环评工作采用的大多是“两级审批”[3]的方式,除了直辖市意外的地市没有环评的审批权限,这对环评的时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移动通信类建设项目中,应当发挥基层的优势,完善监管体制。
第五,明确纠纷的处理原则。建立分类处理投诉原则,对所有的纠纷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纠纷处理的效率。
2.2流程
首先,要加快环评的进度,将繁琐的报告书改为简洁、明了的报告表,将环评周期缩短为30天。根据基站位置的不同展开分类管理,对敏感点和重点区域进行检查,例如学校、医院。在一些重点区域,可以开设晋级通道,保证站点的正常建设。
其次,考虑到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影响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将环境影响评价放入到基站的转向规划中,加快审批的进度,为基站的建设提供基础。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的“宽带中国”战略,各级政府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放入城镇建设的政策中。
从实施上来说,我国已经有很多地区将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市政规划中有着明显的扩散趋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4G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也为基站的建设量身定做了专项规划,为基站的规划环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方法
目前,我国的环境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模型过于粗糙等,难以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站电磁辐射标准,例如采用国际标准IEC62232对应的国家标准“无线通信基站对人体电磁照射的射频电磁场和比吸收率测量方法”。该方法是由我国大量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科学性较强,受到了广泛的支持,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和精确性。对于基站环评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可以参考一些更细致、深入的行业标准,保证基站环评的标准性。
2.4环评资质
为了满足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环评的需求,要从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测评工作中。同时,可以适当降低电磁式辐射环评自治申请门槛,引进专业化人才,从而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3.结语
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流程、标准、环评资质以及管理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完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基站环评工作的不断优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宁.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 李国庆,张炎,史德年,刘博.我国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J].世界电信,2016,0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