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科教学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并在努力探索着新的教学方法。而作为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成为了物理学科不可忽视的方法。因此,本文就探究式的教学实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行使进而展开深刻探讨,并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验
引言:新时期,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物理已然成为了众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式教学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实现其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巨大作用,并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往往是承担学习责任的一方,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在学习方面发挥其自主性,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最终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探究为前提,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组织逐渐适应探究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并逐渐培养出自主探究的能力[1] 。
(二)灵活性原则
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也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教师自主探究的,也不是所有知识都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不同的知识内容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另外,灵活性的原则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在自己适应的能力要求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三)渐进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呈现一定的顺序性,即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还具有渐进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建立在学生可接受性范围之内,从浅显易懂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格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从而建立起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四)多样性原则
纵观《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其中针对教师的教学而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的要求也成为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之一。高中物理教师若要实施探究式教学,就需要找到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结合,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下得到深刻学习。这一原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得到高效的教学结果。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积极引导,落实探究教学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发挥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力量,在教学中不断积极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从而落实探究教学[2] 。比如在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的演示方法来提出问题: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抛运动?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演示实验,以喷出的水柱来为学生展示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 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测?学生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环节中教师都发挥了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和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一步步深入到课程内容中,并独自或者小组合作思考问题,使得知识理解掌握得更加深刻。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高中物理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气沉沉的课题环境中,从而打造一个丰富有趣且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以环境的转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3] 。比如在高中物理《弹力》的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来实现动态课堂,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比如师: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最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回报实验成果。例如,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学生可以从更多个性化的角度出发思考物理问题,也能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结语:总而言之,将探究式教学活动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起来,需要教师重视个人教学引导作用的发挥,给高中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改革高中物理課堂,创造探究条件,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东旭.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 杨斌.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课堂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05.
[3] 王焕霞.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物理与工程,2017,27(06):95-99+103.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中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验
引言:新时期,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物理已然成为了众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式教学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实现其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巨大作用,并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往往是承担学习责任的一方,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在学习方面发挥其自主性,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最终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探究为前提,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组织逐渐适应探究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并逐渐培养出自主探究的能力[1] 。
(二)灵活性原则
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也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教师自主探究的,也不是所有知识都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不同的知识内容中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另外,灵活性的原则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在自己适应的能力要求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三)渐进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呈现一定的顺序性,即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还具有渐进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建立在学生可接受性范围之内,从浅显易懂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格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从而建立起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四)多样性原则
纵观《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其中针对教师的教学而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的要求也成为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之一。高中物理教师若要实施探究式教学,就需要找到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结合,让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下得到深刻学习。这一原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得到高效的教学结果。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积极引导,落实探究教学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发挥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力量,在教学中不断积极引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从而落实探究教学[2] 。比如在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的演示方法来提出问题: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抛运动?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演示实验,以喷出的水柱来为学生展示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 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测?学生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环节中教师都发挥了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和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一步步深入到课程内容中,并独自或者小组合作思考问题,使得知识理解掌握得更加深刻。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高中物理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气沉沉的课题环境中,从而打造一个丰富有趣且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以环境的转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3] 。比如在高中物理《弹力》的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来实现动态课堂,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比如师: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最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回报实验成果。例如,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学生可以从更多个性化的角度出发思考物理问题,也能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结语:总而言之,将探究式教学活动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起来,需要教师重视个人教学引导作用的发挥,给高中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改革高中物理課堂,创造探究条件,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东旭.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 杨斌.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课堂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05.
[3] 王焕霞.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物理与工程,2017,27(06):95-99+103.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