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考试要“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考试命题要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在中考命题改革步伐逐步加紧的大背景下,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卷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导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回应这些导向?
一、整体评述
从总体上说,2020年省考语文试题延续了近年省考题的大体框架。全卷满分120分,分成四大板块:语文知识积累、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全面考查学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对《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所要求的“识字与寫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语文知识积累考查的内容变化不大,阅读仍然考查了古诗词鉴赏、文言文、现代文从三大文体中选择其二来考查。作文是命题作文。
全卷考题以“致敬经典,致敬大师;立足经典,读懂大师”为主线。从阅读材料上看,古诗词鉴赏选用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言文阅读选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超然台记》,现代文选用张中行《多读多写》、朱自清《我所见的叶圣陶》。名著阅读板块,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段作为主体引导,考查《简·爱》《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追求。在汉字书写与鉴赏板块,选用赵孟■书写的楷书《道德经》、王羲之行楷《兰亭集序》、黄庭坚行书《行书赠张大同卷》和草书《诸上座帖》。语文知识积累部分文学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聚焦《三国演义》、《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世说新语》,以及艾青的诗歌和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试题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经典的同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渗透。文学文化常识对“长跪”“避席”“咏絮之才”等内容进行考查;书法鉴赏题展现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中和之美”。这些内容呈现了中国人心目中对美好的“礼仪”“才华”和“内心修养”的高度认可与不懈追求,也是“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在考题中的具体体现。
二、调整变化
与往年试题相比,2020年省考语文试题总题量减少1题。综合性学习板块增加1题,分值提高2分。阅读板块减少2题,分值减少2分。
命题形式的变化,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名著阅读——能力层级分梯度。先以名著片段作为引子,考查名著书名和作者,继而以“追求”为主题,评论名著中主要人物的人生追求,需要学生掌握名著中的相关情节,然后再透过这些主要情节和事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人物的精神内涵。一道题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层级。
书法欣赏——贴近课标明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12题为考生提供了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帖,浓浓的艺术之美扑面而来。考题难度很小,首先是《兰亭集序》非常有名,“天下第一行书”;其次是学生在初中小学期间的书法教材、美术教材中都见到过《兰亭集序》;再次,学生可以根据题干中所提到的“端庄典雅”“集雄强与优美于一体”“中和之美”等词句,以及书法作品中的“兰亭”字样来进行判断。设置该题的主要目的不是考试,而是提供一种导向,提醒师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书法”这项中国文化的精粹,在观看、了解和欣赏中,不断提高审美水平。
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对比增难度。在统编版教材大幅度提高文言文占比的前提下,中考题相应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同时也进一步紧扣《课程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
现代文阅读——真实阅读品经典。延续近几年云南省阅读考题,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的命题特点,紧密结合文本特点和内容进行命题,力主破除套路,强调整体阅读。阅读材料打破近年来从新近报纸杂志中选择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现象,选用了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大家的作品《多读多写》《我所见的叶圣陶》。
作文——题意显豁有层次。本次考试的作文题为命题作文“肩膀”,没有设置导语,因为“肩膀”含义已经非常显豁,并包含多层次含义,如果加上导语,很可能造成“你不说我还懂,你越说我越不懂”的情况。
学生审题时最关键的就是对“肩膀”的理解和认知,“肩膀”既可以是具体真实的肩膀,也可以引申为爱、责任、担当等诸多丰富的内涵,还可以看作是某一个成长的平台;“肩膀”可能是他人的肩膀和你的故事,也可能是自己的肩膀引出的故事;小可写自己成长的责任,大可写“中国脊梁”们的担当;可以纵观历史长河,写各个时代之肩膀,从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到为中华振兴崛起而奋勇拼搏的先辈,再到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突出肩膀是使命、是担当、是责任,更是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作文命题力图接轨高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也是在引导学生用心讲好时代故事。
三、命题导向
纵观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可以感受到,全卷特别是阅读部分,突出强调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要重视“整体阅读”和“真阅读”。
古诗词鉴赏第13、14两题,文言文阅读第18题,议论文阅读第19题,散文阅读第22至第25题,都要求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这样命题其实是带着一种期望——学生在做完题目之后对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例如,第22题“文章信息筛选提炼”,文中说“叶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叶圣陶留给作者的这个印象非常深入,作者对其“寡言”的具体表现的记叙描写散布在整篇文章当中,学生需要完整地阅读文章才能把相关信息筛选提炼出来。
“真阅读”的要求也贯穿在阅读考题中。例如,第20题考查“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没有简单生硬地考查什么材料论证了什么观点,而是侧重考查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在“材料”和“观点”之间,还有“论证”“论述”这关键的一步。张中行是一位底蕴丰厚、思维严密的学者,他能够从人们一般误认为是“真理”的表面现象中,产生疑问,深入思考,看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强调了“多读”,而从“多读”到“会写”之间,还有必要的一步“多写”。认真耐心阅读这一段的学生,会从“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往下寻找到作者的观点“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作者就是对人们都认同的现象入手,一步一步加以反驳,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勤于观察、勇于质疑、乐于思考的为学态度,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题目的思维容量比较大,在整张试卷中难度也比较突出。当然,如果平日里学生养成耐心细致阅读的习惯,把文章读懂了,这其实也不算是很难的题。
强调“真阅读”,还体现在阅读命题没有陷入套路中,而是依照“题文依属”原则,紧密结合文本的特点进行命题。例如,第24题“探究详写的内容和目的”,这个题目紧扣文章的文体特质。《我所见的叶圣陶》是一篇散文,作者写散文的最终目的不是记述这个人、这件事,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自己对友人叶圣陶的深切感情。学生如果懂得散文和纪实类文学作品的不同,在答题时就能够答到“羡慕、钦佩、感激、怀念”这个层次,而不是停留在表现叶圣陶“写作能力强,重感情”这个层次上。
四、教学启示
从试题的导向上看,日常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只有力争做到引导学生“真正、真实”地阅读,学生存在的很多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包括日常的积累、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考试时能够顺利读懂阅读材料、读懂题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课太强调“阅读的技巧”,而忽略了真正地去“读”。或者说,孩子们在这样那样的机构里学会了太多的阅读技巧,而恰恰没有学会耐心细致地把文章好好读一遍。耐心细致阅读,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特别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文章一句一句都读懂了,知道上一句和下一句、上一段和下一段是什么关系。有了认真耐心的读作为基础,谈阅读技巧才会有用处。
真正地去读之后,我们还要重视“整体阅读”,平时教学中尽量重视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对优秀的文章要有信心,要相信它是逻辑清晰严密的,它一句接着一句、一段接着一段写下去,中间是不会断裂的。如果在一篇完整的文章里,这儿挑出一个比喻句、拟人句讲一讲,那儿又拎出一个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练一练,学生会很茫然,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改革进取中的云南省中考语文命题将进一步破除套路,考查真实阅读的能力。在这样的导向之下,那种将“知识能力”等同于“考点”、将“考点”等同于“题型”、将“题型”等同于“答题模式”的教学和备考思路不应再大行其道。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在中考命题改革步伐逐步加紧的大背景下,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卷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导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回应这些导向?
一、整体评述
从总体上说,2020年省考语文试题延续了近年省考题的大体框架。全卷满分120分,分成四大板块:语文知识积累、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全面考查学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对《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所要求的“识字与寫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语文知识积累考查的内容变化不大,阅读仍然考查了古诗词鉴赏、文言文、现代文从三大文体中选择其二来考查。作文是命题作文。
全卷考题以“致敬经典,致敬大师;立足经典,读懂大师”为主线。从阅读材料上看,古诗词鉴赏选用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言文阅读选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超然台记》,现代文选用张中行《多读多写》、朱自清《我所见的叶圣陶》。名著阅读板块,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段作为主体引导,考查《简·爱》《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追求。在汉字书写与鉴赏板块,选用赵孟■书写的楷书《道德经》、王羲之行楷《兰亭集序》、黄庭坚行书《行书赠张大同卷》和草书《诸上座帖》。语文知识积累部分文学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聚焦《三国演义》、《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世说新语》,以及艾青的诗歌和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试题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经典的同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渗透。文学文化常识对“长跪”“避席”“咏絮之才”等内容进行考查;书法鉴赏题展现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中和之美”。这些内容呈现了中国人心目中对美好的“礼仪”“才华”和“内心修养”的高度认可与不懈追求,也是“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在考题中的具体体现。
二、调整变化
与往年试题相比,2020年省考语文试题总题量减少1题。综合性学习板块增加1题,分值提高2分。阅读板块减少2题,分值减少2分。
命题形式的变化,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名著阅读——能力层级分梯度。先以名著片段作为引子,考查名著书名和作者,继而以“追求”为主题,评论名著中主要人物的人生追求,需要学生掌握名著中的相关情节,然后再透过这些主要情节和事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人物的精神内涵。一道题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层级。
书法欣赏——贴近课标明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12题为考生提供了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帖,浓浓的艺术之美扑面而来。考题难度很小,首先是《兰亭集序》非常有名,“天下第一行书”;其次是学生在初中小学期间的书法教材、美术教材中都见到过《兰亭集序》;再次,学生可以根据题干中所提到的“端庄典雅”“集雄强与优美于一体”“中和之美”等词句,以及书法作品中的“兰亭”字样来进行判断。设置该题的主要目的不是考试,而是提供一种导向,提醒师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书法”这项中国文化的精粹,在观看、了解和欣赏中,不断提高审美水平。
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对比增难度。在统编版教材大幅度提高文言文占比的前提下,中考题相应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同时也进一步紧扣《课程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
现代文阅读——真实阅读品经典。延续近几年云南省阅读考题,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的命题特点,紧密结合文本特点和内容进行命题,力主破除套路,强调整体阅读。阅读材料打破近年来从新近报纸杂志中选择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现象,选用了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大家的作品《多读多写》《我所见的叶圣陶》。
作文——题意显豁有层次。本次考试的作文题为命题作文“肩膀”,没有设置导语,因为“肩膀”含义已经非常显豁,并包含多层次含义,如果加上导语,很可能造成“你不说我还懂,你越说我越不懂”的情况。
学生审题时最关键的就是对“肩膀”的理解和认知,“肩膀”既可以是具体真实的肩膀,也可以引申为爱、责任、担当等诸多丰富的内涵,还可以看作是某一个成长的平台;“肩膀”可能是他人的肩膀和你的故事,也可能是自己的肩膀引出的故事;小可写自己成长的责任,大可写“中国脊梁”们的担当;可以纵观历史长河,写各个时代之肩膀,从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到为中华振兴崛起而奋勇拼搏的先辈,再到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突出肩膀是使命、是担当、是责任,更是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作文命题力图接轨高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也是在引导学生用心讲好时代故事。
三、命题导向
纵观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可以感受到,全卷特别是阅读部分,突出强调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要重视“整体阅读”和“真阅读”。
古诗词鉴赏第13、14两题,文言文阅读第18题,议论文阅读第19题,散文阅读第22至第25题,都要求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这样命题其实是带着一种期望——学生在做完题目之后对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例如,第22题“文章信息筛选提炼”,文中说“叶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叶圣陶留给作者的这个印象非常深入,作者对其“寡言”的具体表现的记叙描写散布在整篇文章当中,学生需要完整地阅读文章才能把相关信息筛选提炼出来。
“真阅读”的要求也贯穿在阅读考题中。例如,第20题考查“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没有简单生硬地考查什么材料论证了什么观点,而是侧重考查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在“材料”和“观点”之间,还有“论证”“论述”这关键的一步。张中行是一位底蕴丰厚、思维严密的学者,他能够从人们一般误认为是“真理”的表面现象中,产生疑问,深入思考,看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强调了“多读”,而从“多读”到“会写”之间,还有必要的一步“多写”。认真耐心阅读这一段的学生,会从“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往下寻找到作者的观点“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作者就是对人们都认同的现象入手,一步一步加以反驳,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勤于观察、勇于质疑、乐于思考的为学态度,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题目的思维容量比较大,在整张试卷中难度也比较突出。当然,如果平日里学生养成耐心细致阅读的习惯,把文章读懂了,这其实也不算是很难的题。
强调“真阅读”,还体现在阅读命题没有陷入套路中,而是依照“题文依属”原则,紧密结合文本的特点进行命题。例如,第24题“探究详写的内容和目的”,这个题目紧扣文章的文体特质。《我所见的叶圣陶》是一篇散文,作者写散文的最终目的不是记述这个人、这件事,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自己对友人叶圣陶的深切感情。学生如果懂得散文和纪实类文学作品的不同,在答题时就能够答到“羡慕、钦佩、感激、怀念”这个层次,而不是停留在表现叶圣陶“写作能力强,重感情”这个层次上。
四、教学启示
从试题的导向上看,日常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只有力争做到引导学生“真正、真实”地阅读,学生存在的很多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包括日常的积累、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考试时能够顺利读懂阅读材料、读懂题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课太强调“阅读的技巧”,而忽略了真正地去“读”。或者说,孩子们在这样那样的机构里学会了太多的阅读技巧,而恰恰没有学会耐心细致地把文章好好读一遍。耐心细致阅读,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特别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文章一句一句都读懂了,知道上一句和下一句、上一段和下一段是什么关系。有了认真耐心的读作为基础,谈阅读技巧才会有用处。
真正地去读之后,我们还要重视“整体阅读”,平时教学中尽量重视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对优秀的文章要有信心,要相信它是逻辑清晰严密的,它一句接着一句、一段接着一段写下去,中间是不会断裂的。如果在一篇完整的文章里,这儿挑出一个比喻句、拟人句讲一讲,那儿又拎出一个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练一练,学生会很茫然,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改革进取中的云南省中考语文命题将进一步破除套路,考查真实阅读的能力。在这样的导向之下,那种将“知识能力”等同于“考点”、将“考点”等同于“题型”、将“题型”等同于“答题模式”的教学和备考思路不应再大行其道。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