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计算题答案背后的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会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从而忽略了运算意义的讲解,尤其是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照搬照套整数那一套运算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教师要巧设教学程序,让学生在每一步计算时都能自觉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四则运算;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31-02
  有一次听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授课教师摒弃分数加减法的原始意义,专门探究算理和计算流程。于是,笔者在期末测验出卷的时候,加入一道特殊题目:
  生活垃圾的分类如图所示,问:食物残渣垃圾比危险品垃圾多多少?列式为[310-320],请说出这个算式的意义。
  一、对师生的调查访谈
  笔者就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统计整理,接受调查的350位学生中,仅有4人的陈述符合要求,其中2人的答案是“两分数之和是[310],一个分数是[320],求另一个分数”;另外2人则是从逆运算的角度答题:“一个数与[320]合并起来是[310],这个数为几?”“从[310]中去掉一部分,还剩[320],求去掉的是多少?”
  采访部分五年级教师得知,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五(1)班的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精细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但讲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没有提及运算意义。其他数学教师则轻描淡写,点到为止,直言相告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别无二致。教师普遍认为,这部分知識为非考试内容,课程标准也将四则运算的意义慢慢淡化了,且当处于下游的学生都会熟练应用分数减法时,再来考查学生能否叙述出运算意义是舍本逐末,多此一举。即使学生勉强说清运算意义,也会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对此,笔者拿类似的题目:“有[34]瓶百事可乐,倒出了[14]瓶,还剩多少饮料?”向几位教师请教“[34] - [14]”的意义,五(1)班的教师觉得:剩下的饮料与倒出的饮料的总量是[34]瓶,倒出了[14]瓶可乐,求剩下多少。其他教师的回答与学生的答案大同小异。这确实令人大感意外。
  二、课程标准对四则运算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意义。”“在计算和应用中,体验什么是互逆运算。”后者看似脱离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其实,各种类型的四则运算都是隐藏在互逆运算的关系之中的,应在理解逆运算时揣摩运算意义。譬如,减法和加法互逆,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数,求另一个数用减法,用和值减去已知加数;除法和乘法互逆,已知两因数之乘积,还有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乘积除以已知因数。
  当学生解决问题时,着重分析已知和未知,然后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做出对比判断,筛选符合情境要求的运算进行解答,由此可见,应用中体现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意义是本源,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终身发展,四则运算的意义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将二者的有机结合做到水乳交融;让学生适当背记一些带有实例背景的运算意义,以助于学生迅速解决问题。
  三、对运算意义的深层次理解
  何为“意义”?意义涉及深层次的内涵,要弄通绝非易事,因为它是抽象的思想和意识,没有固定的具象。那么,怎么深层次理解运算的意义呢?
  其一,通过大量思想载体来印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表象材料的观察、操作、讲解、交流来提取和感知其中蕴含的相似类同的道理。例如,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创设情境:铺设煤气管道,每周铺完全程的[15],4周能完成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找一找“[14]周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在哪里,类比前一问的做法,用“[15][×][14]”来计算。接着,结合情境推演,引领学生揣摩算法,理解分数乘法运算的意义:在一根木棒上(木棒被分为五节),先涂色表示1周施工的进度,然后让学生解说是怎么确定的,再将涂色部分等分成4小份,取其中1小份,就是[14]周施工的进度。此时,可以说明[14]周铺设管道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从而引出“[15][×][14]”的意义。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提出问题“[34]周铺设管道多长?”,要求学生先指一指,再交流,尽量将操作过程和思路交代清楚,教师最后概括算式“[15][×][34]”的意义。与此同步推进的是,加大分数乘法意义的测试及应用的练习,传递这样一个强烈信号:计算意义和计算始终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练习量达标后,再在做题时有意识地概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就顺理成章了。
  其二,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要多方面理解,相互印证,反复验证,才能让意义落地生根。从这点上讲,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灌输”仍有存在的必要;虽然第二学段主要看重运算,可是对意义的融会贯通仍然十分重要,应采用有意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而减法、除法运算的表象繁多,有些需要教师讲解,化繁为简。譬如上文中提到的示例,教师不妨截掉“危险品垃圾”那块扇形,叠放到“食物废渣”那块扇形上,启发学生:这样等同于把“食物废渣”这块份额分割成哪两块?经过点拨,学生就会顿悟“[310-320]”的意义:[310]的食物废渣被分成[320]的危险品垃圾和食物废渣比危险品垃圾多出的部分,求多出部分应用减法。
  新教材非常注重知识间的脉络结构,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材料,指引学生联通贯穿前后知识,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理解分数除法意义时,提示学生依据示意图提问并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板书:每盒口香糖净重100 g,3盒口香糖净重多少?100[×]3=300(g)。此时,教师不着急让学生改编题目,换成除法计算,而是附加说明:这个算式里的乘积和因数已经全部获知,如果隐去一个因数,则为“( )[×]3=300或100[×]( )=300”,再要求学生将其编成整数除法应用题。如果计量单位统一换成千克,又该怎么列式?从而引出分数除法,这样分数除法意义就会自然地展现出来。
  可以说,学习一类运算,理解运算意义必须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对运算意义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才能准确判断什么时候该用这种运算,该怎么用。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中的细节问题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但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价值。教学中的细节,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和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绝不可忽视细节,而应牢牢抓住,使其作用发挥到无限大。  [关键词]细节; 个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26-02  能吸引人的小说往往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遭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扎实,但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严重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统筹兼顾学生的实际和新形势的要求,倡导“大道至简”和“取舍有道”,促使学生在坚实的根基上获得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板块;全局;取舍;拿来;自创;境界;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
[摘 要]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例2)”一课时,可以典型错题为载体,通过进一步的剖析错因、分析访谈,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沟通计算方法间的联系,有效消除学生在试商时出现的错误。  [关键词]笔算除法 典型错题 应用 教学改进  [中
实践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制胜法宝,让学生掌握实践探究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探究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使他们感受到在实践探究中“做”数学的重要性。下面,以“千克和克”一课教学为例提些个人拙见,旨在引发大家新的谈论与思考。  一、实践感知,建构重量观念  “千克和克”的认识是枯燥单调的,表象
[摘 要]如何改变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课题。在数学教学中,用儿歌法记忆数的分与合,利用“智慧树”整理知识点,利用绘本故事书引导学生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又高效。  [关键词]好玩;儿歌记忆;思维导图;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60-
[摘 要]学生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教师做到“扶”。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扶”有导向,就能引领思维,“扶”得巧妙,才能深化思维,“扶”在难点,重在转换思维。  [关键词]圆的认识;引领思维;深化思维;转换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75-02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93~94页的内容。“
[摘 要]“平均数”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教师要注重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明晰概念,进而掌握核心知识。  [关键词]平均数;意义;移多补少;探究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47-01  “平均数”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求平均数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征。因此,
[摘 要]分类列举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它能使探索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分类的封闭,用列举验证猜想;要注重分类的生长,借列举有序探索;要注重分类的迁移,助列举内化模型;还要注重分类的联结,促列举感悟价值。最终,让学生体验探索的愉悦,获得学习的成功。  [关键词]分类列举;和与积的奇偶性;探索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要]“数的运算”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更要关注其运算方法的选择和对算理的了解。在“数的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追溯本源,让学生的思维有据;设计题组,依托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更活、更广,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和数学运算素养。  [关键词]数的运算;数学思维;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
[摘 要]学生普遍存在机械套用面积计算公式、不能理解面积单位含义、不会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宽度值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训练;长方形;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