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现代命运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5月,毕肖普在好友洛威尔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看望庞德。此后,她数次去拜访庞德。她看见在逼仄的空间里,这位老诗人处于半癫狂状态,同时又有旺盛的创造力。那种在几乎静止的时间里努力与世界保持联系的顽强力量,有种孩童般的天真成分,像是一个人与时间的游戏。这些让毕肖普深受震动。几年后,她写了一首诗《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以此表达她对庞德的认识。1963年,毕肖普在给朋友安妮·斯蒂文森的信中说:“我写了一首关于庞德的诗(发在最新一期的《党派评论》选集里),我想以此表达我对庞德非常好的感觉和印象。”
  这种好的感觉和印象,不是即时的结论,它实际上是个叠加的过程。毕肖普对庞德的每一次拜访,都有新的印象和认识。它是一个在时间中发展的结果。毕肖普一直寻找某种方式来展现这样一个过程,后来,终于在一首歌中受到了启发。毕肖普跟安妮·斯蒂文森曾经谈起过这首诗和罗雷姆的一首歌的关系,她说:“坦率讲,这首诗套用了内德·罗雷姆的歌。我听说,就在几天前,珍妮·图雷尔还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唱这首歌。(之前,她已经到处唱这首歌——但老实说,我觉得她应该80岁左右了吧……?)我希望能好好保存这张唱片。”
  可以看出,毕肖普非常喜欢这首歌。尽管她没有具体指出罗雷姆的哪首歌,但根据《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这首诗的音乐形式,那首歌应该是从一首童谣发展而来。开头第一句“This is the house of Bediam.(这是疯人院的房子)。”是全诗的主旋律,后面的句子是这个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这一句作为起始句,单独一节以突出它的定调作用。后面每一节都以这一句作为结尾。这一句像是地基,后面逐层地往上添加东西,用叠加的方式反复强调某些关键性内容。这和英国18世纪的一首古老童谣有着相同的结构和韵律。这个童谣是“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这是杰克造的房子)”。它的开头是这样:
  这是杰克造的房子。
  这是麦芽糖
  放在杰克造的房子里面。
  这是老鼠
  吃了麦芽糖
  它放在杰克造的房子里。
  第一句作为后面每一节的末句。在重复的基础上,下一节对上一节进行内容扩展。这是童谣普遍使用的回环反复的手法,具有歌唱性。这种韵律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很小的核开始,一步步将许多东西席卷进去,最后变成一个大大的雪球。它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能将互相联系的任何东西放进去,并且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从而扩展出极其广阔的宏大的画面来,或者說,扩展出宏大的和声来。《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这首诗用这种音乐形式,将庞德周围跟他有关的几乎所有东西都编织进去,那些陪伴他,围绕他,捆绑它又激发他的众多事物:
  这是疯人院的房子。
  这是那个
  躺在疯人院里的男人。
  这是属于
  那个躺在疯人院里的
  悲剧的男人的时刻
  ……
  这是一名水手
  佩着那只腕表
  指示出属于
  那个躺在疯人院里的
  可敬的男人的时刻。
  每个诗节,采用相对稳定的音步结构。前面几句都是三音步或四音步,中间几句是固定的二音步,最后一句又都回到三音步。每个句子都采用:“This is something”的结构,都有个中心词,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将新的内容卷进去,像缠线轴。这根线可以短,也可以很长。在这首诗里,这根线越来越长,到最后一节,这个线轴已经被缠得很大个了。诗节里的每个长句子都像一次深呼吸,念出来的时候有飘忽的气息。起先保持在低音,后来声音逐渐升高,最后到一个浑厚的中音结束。但节奏始终是舒缓的。这首诗在音乐上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它在每一节末尾出现这个句子:“the man that lies in the house of Bedlam.”(一个躺在精神病院里的男人)也是种副歌形式,它源自灵修会的咏唱活动,后来变成自创圣歌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减弱了诗中童稚的音色,增加某些威严感。
  童谣中这种回环反复的结构,暗示庞德众多身份的互相纠缠和交错。他们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本不能分开彼此。这是个多重身份重叠而成的结合体。毕肖普试图尽量客观地描绘出这个结合体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毕肖普眼中,疯人院里的庞德,既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又是一个绝望的老人;既是一个快乐疯狂的水手,又是一个古怪悲伤的诗人。这个矛盾体自成一个世界。像第九节首句所界定的:“This is a world of books gone flat.(这是一个变单调的书中的世界)”。在毕肖普看来,庞德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也是一部文字作品。这作品是谁写的?可以说是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他人、世界、时间、生活,更准确地说,是这一切共同完成的。庞德的生活,作为一部作品,毕肖普小心翼翼地表达它的复杂性,就如评论家乔安妮·迪尔赫谈到这首诗时说的那样:“远游者的伪装,儿童的声音,古怪的证词,人类的局限,这些经验都用意味深长的感受和拐弯抹角的叙述表达了出来。”
  每一节都叠加进一个新的身份,到最后一节,作者将男孩、士兵、水手、老人、犹太人等等全都叠加在同一个旋律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多面体:
  这是那名从战场返回家乡的士兵。
  这些是年月,是墙壁,是门
  冲着轻敲地板的男孩关上,他要
  看看世界究竟是圆的,还是平的。
  这是一个犹太人,戴着报纸叠的帽子
  小心翼翼沿病房一路跳舞,
  和那疯狂的水手一起
  踏在一口棺材的厚木板上
  水手展示他的腕表
  指明属于
  那个躺在疯人院里的
  凄惨的男人的时刻。
  每个角色都非常清晰,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样貌。但又有一根链条将他们连在一起。每个不同的身份指向庞德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领域。是他的形象的不同侧面。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诗人形象,任何针对他的一个方面进行评论都是不公正的。二战期间,庞德跟意大利法西斯关系密切,二战后,他被美国以叛国罪判刑。美国公众对庞德充满敌意。1958年,毕肖普给洛威尔的信中说:“弗罗斯特写了《阴郁的坏诗人》。我读了一些他评价庞德的话——就是公众想要听到的,我觉得——”毕肖普对美国公众把庞德仅仅看做“叛国者”这样一个政治符号,感到不满;尤其对弗罗斯特迎合美国公众对庞德的敌意,难以认同。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作者不愿意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庞德。而是用众多角色恢复一个诗人复杂丰富的人性。就如邦尼·卡斯特罗说的:“用这种累积的方法,《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吸纳了世界性事件和文学,从童谣到圣经,这种形式毕肖普从没在其他诗作中实践过。她将庞德众多压倒性的个性特征连接在一起,从而激发这首诗成为‘变帽子戏法’一样超乎寻常的作品。毕肖普不给公共论坛提供机会打击还活着的人。”   这些诗里的众多形象不完全来自毕肖普的想象,他们也有其现实来源,是想象与现实的结合体。1963年,在给安妮·斯蒂文森的另一封信里,毕肖普再次谈到这首诗,她说:“在关于庞德的那首诗《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里面,那些人物是以其他疯子为基础创造的。圣伊丽莎白医院是个巨大的疯子收容所,由华盛顿特区管理。一整天,庞德都是在敞开的牢房里,所以,对他的访问经常被打断。一个男孩曾经让我们看他的手表,另一个则拍打地板,等等。——但是,很自然地,这首诗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体。”
  这首诗在每一节反复出现的还有一个词“time”。从句法上看,这是水手戴着的手表显示的时间,同时也是躺在精神病医院的一个老人的时间:“这水手/戴着手表/它显示这老而勇敢的男人的时间/他躺在精神病院里。”时间也是这首诗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对于被囚禁的老人来说,时间既是流淌的,又是静止的。他只剩下时间,老年的被囚禁的时间,这或者是他用来测量自己生命的唯一途径。空间的维度被压缩和限制之后,时间的宽度就更为重要了。它会变得更有彈性,可以放进去任何现实或者幻想的东西。这个老人借助某种幻想航行:他所处的疗养院也是码头,地板也是甲板,他既是老诗人也是年轻的水手。这个戴着手表的水手关注时间,在时间中航行,他就是时间和变幻本身。同时,水手是四处漂泊,四海为家,无所归属的,还是年轻、浪漫,自由和快乐的。水手与被囚禁的老人构成相对立的两种生活和形象,他们通过手表和时间结合在一起。水手的生活是庞德幻想中的生活,那是庞德的另一个自己:摇旗呐喊的年轻诗人,漂洋过海,追求成就和名声的开拓者。
  某种意义上,伊丽莎白想通过水手形象来减弱加在庞德身上的政治色彩,将他还原为一个以“浪子”为原型的纯粹的诗人,而不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可以简单概括的罪人。那个曾经闯荡世界、自由的诗人,如今变成一个被囚禁因而暴躁、抑郁、絮絮叨叨的老人。对于此种处境里的庞德,毕肖普怀有深深的同情:“在《访问圣伊丽莎白医院》这首诗里,通过不断扩张的诗节来表现庞德(模仿《这是杰克造的房子》那首歌)。虚弱、脆弱、患友的沉闷抑制了庞德基本的尊严感。随着诗节不断扩充,庞德的处境(字面意义的医院,象征意义的单元——有趣的复杂性)也从‘悲剧性的’‘威严的’和‘勇敢的’转为‘古怪的’、‘沉闷的’和‘可怜的’。”
  对庞德的认知同样影响着毕肖普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庞德对她的意义在她后面的时间里慢慢显现出来。像庞德那样,过一种受限制的生活。她有意地与美国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保持距离,长期生活在边远的巴西小镇。而且,最终,她在孤独和单调的生活中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一种被压低的,舒缓的声音。当她完成了这部作品,就像她自己宣称的那样获得了“最终的自由”。某种纯粹的音乐带来的迷幻而沉醉的自由。韵律是一种严格的限定性力量。毕肖普一向着迷于在限定中去发现和理解事物,并最终突破这种限制,获得内在的自由。
其他文献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在现代都市里,找寻一尊城市雕塑并不难,但是要在众多雕塑中找到一个会心、走心的造型,却需要阅尽千帆。这大概就是造型艺术与
期刊
我曾见过故宫的落日。夕阳下  漆黑的鸦群,高踞于  古槐们遒劲的枝丫之上  似乎是一个古老的比喻  我也曾在李家山的落日中逡巡  当我从暮色中回过神来,落日  正在动用最后一丝光线  为我屋檐下的母亲加冕  后来,我就被边地的落日俘虏  当那最后的光,越过乌云的藩篱  照射在普者黑的万亩荷塘之中  有人陳仓暗度,有人万箭穿心——  你瞧,同一盏落日下  万物有着迥异的倒影  ——原载《核桃源》20
期刊
命运相关  很久以前,我曾眺望过遥远的未来,  今天,我已到达这里,却并无多少惊喜。  就像做了一场夢,醒来后,去日经年。  有时我坐在石头上,心想,  还有更远的未来,还有  永远无法相遇的人,继续走下去。  还有望不见的星球,  飘浮着,像气泡,躲在远处。  活到如今,我终于知道,  宇宙是个整体,  世间微小的变化,都与我命运相关。岷 山  再高的山,树也能上去。  树也上不去的地方,青草能
期刊
一片芳草  昌 耀  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  只作寒暄。只赏芳草。  因此其余都是遗迹。  时光不再变作花粉。  飞蛾不必点燃烛泪。  无需阳关寻度。  没有饿马摇铃。  属于即刻  惟是一片芳草无穷碧。  其余都是故道。  其余都是乡井。  2020年,恰好是昌耀的《一片芳草》创作30周年。昌耀在1980年前后进入创作高峰。到1990年,代表作《慈航》《高车》《斯人》《哈拉库图》等都已完成。这首
期刊
《桑多镇的男人们》和《桑多镇的女人们》一样,都是我近年来创作的“桑多系列”中的一部分内容。“桑多”,在藏语里,是“大夏河源头”的意思。而大夏河,藏语名桑曲,史书上叫漓水,是甘肃省中部重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和合作市境内,流经河州,注入黄河。我工作且生活的地方,算是大夏河的上游。从1999年开始,我就关注此地的历史沿革、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得多了,就有创作“文学桑多语法
期刊
采访者:王文静,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  受访者:杨庆祥,诗人  王文静:让我们先从您的诗歌写作谈起吧,如果以13岁作为写诗的起点还算准确的话,到目前为止,您经历了怎样的诗歌写作上的自我嬗变呢?  杨庆祥:虽然比较早写分行体,但真正找到诗歌的内在语感大概要到2000年左右吧,我接触到了更当代的、用汉语写作比较成熟的诗人。有个暑假我读到昌耀的作品很受震撼,发现原来汉语诗歌是如此有力量、有质感。另外
期刊
如果不是我,那么另一个人  也会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  ——米沃什:《诱惑》一个诗歌话题,或一种诗歌现象  文学因人类的精神需要而存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受人类所处时代的综合因素影响并决定。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诗歌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必然随时代生活的延续而常在常新。从诗经到乐府民歌、从格律诗到歌赋、散曲,再到近代旧体诗词,漫漫三千多年,中国古代汉语诗歌的变化一直处
期刊
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  田野进入我的房间。  它伸出青翠的双臂  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  手里牵着一条河。  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  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  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把它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  静默中涌现一株音乐之树。  树上悬挂着一切美丽的话  发着亮,成熟了,落下。  在我的额头,一道闪电匿居的洞穴  却到处长满了翅膀。  对我说,田野真的从那么远来到了  还就是
期刊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从
期刊
今天,母亲在电话中说  有两只母鸡病了  厌食。粪便是白色的。咳嗽  我无法想象母鸡咳嗽的声音  尽管母亲打了个比方:  像人一样的咳嗽  我熟悉另一个比喻:惟有爱和咳嗽  是藏不住的  母亲给两只鸡喂了药,但还未奏效  今年夏天,母亲说起老母鸡生病  也是打了个比方,说“像人一样地害病”  其实母亲的意思是說,母鸡跟人一样  老而病弱  我真希望听到  母亲这样说起它们:像人一样笑出了眼泪  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