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教育的视角,探讨案例教学的教学策略:立足民族地区,开发案例资源,多样化地呈现案例;依据案例类型,结合民族特点,指向性地设疑;善于倾听,关注民族学生心理,适时有效地作出反应;提供平台,多民族和谐共组,促进多角度分析讨论;淡化权威,强化民主的课堂管理。
关键词: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教育;案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2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力度”。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融仫佬族、瑶族、毛难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地处广西民族地区的高校理所当然地承担民族地区数学师资的培养,为广西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数学教师。教师教育中案例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多,本文试图从广西民族地区数学教学的视角探讨案例教学,以期为丰富案例教学理论,研究民族地区高校的数学教师教育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足民族地区,开发案例资源,多样化地呈现案例
案例资源开发应立足民族地区,放眼发达地区,以保证案例的丰富性。案例资源开发包括选择案例材料、撰写案例、整编案例等。案例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典型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切性的原则。所谓典型性,就是所选择的案例材料是数学教学中的典型事件、典型问题;时代性就是案例应与时俱进,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适时反映广西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的新问题、新观念、新现象等。地域性就是具有广西本地域民族数学教育特征的案例,如选择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学案例。适切性就是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广西民族特点相适切的案例。案例材料的收集为案例撰写和整编提供基本素材。收集案例材料的主要途径有:
1.走进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地区中学进行课堂录像、课后访谈;
2.聘请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到高校叙述他们自身的教学案例;
3.收集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数学课比赛录像。
4.深入实习生的教育实习现场,对他们在民族地区中学数学实习课进行录像、课后访谈。
5.购买全国优秀数学课堂教学录像光盘、网络下载全国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录像。案例材料收集后,及时进行再加工,可以撰写成文本案例,剪辑成视屏案例,制作成动漫案例,录音成为口述案例,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多样化地向学生呈现案例,激发学生分析、探究案例的兴趣。
二、依据案例类型,结合民族特点,指向性地设疑
案例设疑可以使案例分析、讨论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对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来说,就功用而言案例可以分为示范性案例、诊断反思性案例。示范性案例是指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为师范生提供榜样示范性的成功案例。诊断反思性案例是指存在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需要师范生诊断和反思的失败或反面案例。教师在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原理、学情,围绕案例设计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和移情性的一系列问题,供学生学习、讨论。
三、善于倾听,关注民族学生心理,适时有效地作出反应
倾听是现代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更是现代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要关注民族学生心理,善于倾听,帮助民族学生建立信心,提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倾听贯穿于案例教学全过程,从案例呈现、设疑、讨论到评价总结等环节都需要倾听。有效的课堂倾听,应遵循平等性、客观性、全面性原则。所谓平等性原则,就是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关注民族学生心理,以“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倾听学生心声;客观性原则,就是教师撇开自身的主观臆断,客观公正地倾听学生心声;全面性原则是指倾听内容和对象的全面性,即倾听学生的各种观点与看法,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课堂倾听策略,还需要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从倾听中解读学生对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的认知,对数学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理论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倾听不仅是对信息的纳入,更重要的是对所纳入信息的及时、有效的反应。教师可以作出如下反应:一是启发引导,在倾听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状态时,教师适时启发,使学生“柳暗花明”;当学生的思维方向游离教学目标时,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回归正轨”;二是颔首微笑,教师真诚、善意、鼓励的微笑,可以使优等生得到更大的心理支持,使学困生、胆怯生得到鼓励和赞赏,促使他们更乐意展示自己的观点。三是不动声色,当学生的答案还不够完善或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还未答全,教师倾听时不急于评价,有意“留白”,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
四、提供平台,多民族和谐共组,促进多角度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绩差学生,小组讨论都能为其提供交流的平台。班级讨论使大家共享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汇集全班学生的智慧,分析、解决小组疑难问题。组建讨论小组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5人,以自愿为前提适当调配,成员除了在性别、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力求搭配合理外,更注重壮族、瑶族、仫佬族、毛难族、汉族等多民族学生和谐搭配,促使大家在学习讨论中互相接触、互相了解、互相帮组,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力求均衡,保证小组任务完成的质量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巡视,适时引导、适度参与。在组长的组织下,围绕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展开多角度的讨论,控制讨论的时间和方向,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组员大胆发言,发言者结合自己的民族背景、案例背景、自身对数学教学的认知以及数学教育理论,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发言、不带个人偏见地认真倾听,分享他人的观点,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同学激烈、和谐的讨论中形成小组结论,当然,对于开放性问题的结论应求同存异。班级讨论是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的进一步讨论。让各小组长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提出本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鼓励各民族学生广开言路,使讨论多角度、深层次。引导学生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中所涉及人物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就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以教师的角色体悟案例中执教教师的教学智慧。调控课堂,使讨论低耗高效。
五、淡化权威,强化民主的课堂管理
民族地区高校部分教师多年来习惯于“一言堂”的课堂管理方式,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极大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对课堂管理的灵活性、应变性、调控性提出更大的要求。案例教学的课堂,学生不再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而是以案例主人翁的换位角色,移情地判断案例问题、诊断结症的根源、作出决策。在这过程中,有静态的观察、思考、判断、倾听,也有动态的发表观点、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这就需要教师淡化权威,强化民主,有效调控课堂,使学生思维既不能离题,又能擦出精彩的火花。民主型的课堂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其一,建构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包括良好的物理环境和良好的心理环境。案例教学的良好物理环境主要是课桌椅的安排,应突破传统的秧田式,取而代之的是圆形、田字格、半圆形、马蹄形、马鞍形等形状,以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便于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良好的心理环境,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其二,促进师生之间的顺畅沟通。案例教学中信息交流多向化,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流向教师,形成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流向、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流向。信息交流得以顺畅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沟通,而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无论是哪一层次学生,哪一民族学生,都应得到教师的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顺畅功于课外,利在课内。在沟通过程中,教师放下权威,以朋友的心态理解、接纳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型课堂景象。
参考文献:
[1]王海秋.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1.新世纪广西高校教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数学教师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1JGB108);2.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编号:GXTSZY222)
作者简介:肖春梅(1968.3-),女,广西东兰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数学教师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教育;案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2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力度”。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融仫佬族、瑶族、毛难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地处广西民族地区的高校理所当然地承担民族地区数学师资的培养,为广西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数学教师。教师教育中案例教学策略的研究很多,本文试图从广西民族地区数学教学的视角探讨案例教学,以期为丰富案例教学理论,研究民族地区高校的数学教师教育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足民族地区,开发案例资源,多样化地呈现案例
案例资源开发应立足民族地区,放眼发达地区,以保证案例的丰富性。案例资源开发包括选择案例材料、撰写案例、整编案例等。案例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典型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切性的原则。所谓典型性,就是所选择的案例材料是数学教学中的典型事件、典型问题;时代性就是案例应与时俱进,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适时反映广西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的新问题、新观念、新现象等。地域性就是具有广西本地域民族数学教育特征的案例,如选择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学案例。适切性就是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广西民族特点相适切的案例。案例材料的收集为案例撰写和整编提供基本素材。收集案例材料的主要途径有:
1.走进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地区中学进行课堂录像、课后访谈;
2.聘请仫佬族、毛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到高校叙述他们自身的教学案例;
3.收集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数学课比赛录像。
4.深入实习生的教育实习现场,对他们在民族地区中学数学实习课进行录像、课后访谈。
5.购买全国优秀数学课堂教学录像光盘、网络下载全国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录像。案例材料收集后,及时进行再加工,可以撰写成文本案例,剪辑成视屏案例,制作成动漫案例,录音成为口述案例,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多样化地向学生呈现案例,激发学生分析、探究案例的兴趣。
二、依据案例类型,结合民族特点,指向性地设疑
案例设疑可以使案例分析、讨论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对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来说,就功用而言案例可以分为示范性案例、诊断反思性案例。示范性案例是指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为师范生提供榜样示范性的成功案例。诊断反思性案例是指存在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需要师范生诊断和反思的失败或反面案例。教师在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原理、学情,围绕案例设计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和移情性的一系列问题,供学生学习、讨论。
三、善于倾听,关注民族学生心理,适时有效地作出反应
倾听是现代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更是现代民族地区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要关注民族学生心理,善于倾听,帮助民族学生建立信心,提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倾听贯穿于案例教学全过程,从案例呈现、设疑、讨论到评价总结等环节都需要倾听。有效的课堂倾听,应遵循平等性、客观性、全面性原则。所谓平等性原则,就是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关注民族学生心理,以“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倾听学生心声;客观性原则,就是教师撇开自身的主观臆断,客观公正地倾听学生心声;全面性原则是指倾听内容和对象的全面性,即倾听学生的各种观点与看法,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课堂倾听策略,还需要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从倾听中解读学生对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的认知,对数学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理论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倾听不仅是对信息的纳入,更重要的是对所纳入信息的及时、有效的反应。教师可以作出如下反应:一是启发引导,在倾听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状态时,教师适时启发,使学生“柳暗花明”;当学生的思维方向游离教学目标时,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回归正轨”;二是颔首微笑,教师真诚、善意、鼓励的微笑,可以使优等生得到更大的心理支持,使学困生、胆怯生得到鼓励和赞赏,促使他们更乐意展示自己的观点。三是不动声色,当学生的答案还不够完善或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还未答全,教师倾听时不急于评价,有意“留白”,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
四、提供平台,多民族和谐共组,促进多角度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绩差学生,小组讨论都能为其提供交流的平台。班级讨论使大家共享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汇集全班学生的智慧,分析、解决小组疑难问题。组建讨论小组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5人,以自愿为前提适当调配,成员除了在性别、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力求搭配合理外,更注重壮族、瑶族、仫佬族、毛难族、汉族等多民族学生和谐搭配,促使大家在学习讨论中互相接触、互相了解、互相帮组,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力求均衡,保证小组任务完成的质量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巡视,适时引导、适度参与。在组长的组织下,围绕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展开多角度的讨论,控制讨论的时间和方向,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组员大胆发言,发言者结合自己的民族背景、案例背景、自身对数学教学的认知以及数学教育理论,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者不随意打断发言、不带个人偏见地认真倾听,分享他人的观点,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同学激烈、和谐的讨论中形成小组结论,当然,对于开放性问题的结论应求同存异。班级讨论是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的进一步讨论。让各小组长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提出本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鼓励各民族学生广开言路,使讨论多角度、深层次。引导学生在剖析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中所涉及人物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就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以教师的角色体悟案例中执教教师的教学智慧。调控课堂,使讨论低耗高效。
五、淡化权威,强化民主的课堂管理
民族地区高校部分教师多年来习惯于“一言堂”的课堂管理方式,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极大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对课堂管理的灵活性、应变性、调控性提出更大的要求。案例教学的课堂,学生不再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而是以案例主人翁的换位角色,移情地判断案例问题、诊断结症的根源、作出决策。在这过程中,有静态的观察、思考、判断、倾听,也有动态的发表观点、观点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这就需要教师淡化权威,强化民主,有效调控课堂,使学生思维既不能离题,又能擦出精彩的火花。民主型的课堂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其一,建构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包括良好的物理环境和良好的心理环境。案例教学的良好物理环境主要是课桌椅的安排,应突破传统的秧田式,取而代之的是圆形、田字格、半圆形、马蹄形、马鞍形等形状,以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便于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良好的心理环境,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其二,促进师生之间的顺畅沟通。案例教学中信息交流多向化,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流向教师,形成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流向、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流向。信息交流得以顺畅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沟通,而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无论是哪一层次学生,哪一民族学生,都应得到教师的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顺畅功于课外,利在课内。在沟通过程中,教师放下权威,以朋友的心态理解、接纳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型课堂景象。
参考文献:
[1]王海秋.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1.新世纪广西高校教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数学教师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1JGB108);2.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编号:GXTSZY222)
作者简介:肖春梅(1968.3-),女,广西东兰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数学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