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质量,本文借助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形式,通过对南京市大学195名本科生的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多为自我满足,但不排除存在功利主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较高但与其偏好匹配度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满意度较低。针对存在问题,本文分别从激励方式、参与渠道、专业培训三方面着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参与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刘畅,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6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不计成本与回报,而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帮助和服务他人、群体或事业的任何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及组织性四大特点(胡凯等,2011)。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广泛地服务在社区服务、支教及大型活动赛事中。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魏娜,2013)。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已经有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
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发展过程中,笔者却发现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有功利主义倾向。此外,因在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上的管理不当也增加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不满。因此,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调查。
一、 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数据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样本来源为南京市在校本科生。经核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本科生的年级分布为:大一学生32人,大二学生40人,大三学生95人,大四学生23人,大五学生5人(表1)。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改进对策
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激励方式、参与渠道、专业培训三方面着手,改善部分大学生动机不纯、对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低等问题,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质量。
(一)选择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方式
考虑到目前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不纯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方式,改变志愿者功利化倾向。通过问卷调查,88.20%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建立与改变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在认为需要激励的调查对象更加偏爱的激励方式中(图1),51.16%大学生认为提供志愿服务证明最为有效,2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综合素质加分使之与普通学生相区别,13.37%认为需要进行物质奖励,10.46%认为需要受到表扬。因此,对于今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改进,本文认为应以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证明为主,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配以适当的综合素质加分,但要避免恶性竞争。
(三)加强专业培训,注重成员选拔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是志愿服务过程中非常重要却易被忽视的一环。志愿服务活动发起组织应当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或与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合作培训。对于培训老师选择方面,除了选择专业的老师或专家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外,一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讲师的作用。此外,对于特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应选拔具有能力的志愿者参与,根据选拔的情况分配活动资源,激发组织成员的竞争意识,过滤动机不纯的同学,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凯、杨欣.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2]魏娜.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13(7).
[3]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南京N学院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1(3).
[4]张杨.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参与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刘畅,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6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不计成本与回报,而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帮助和服务他人、群体或事业的任何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及组织性四大特点(胡凯等,2011)。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广泛地服务在社区服务、支教及大型活动赛事中。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魏娜,2013)。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已经有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4043万。
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发展过程中,笔者却发现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有功利主义倾向。此外,因在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上的管理不当也增加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不满。因此,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调查。
一、 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数据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样本来源为南京市在校本科生。经核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本科生的年级分布为:大一学生32人,大二学生40人,大三学生95人,大四学生23人,大五学生5人(表1)。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改进对策
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激励方式、参与渠道、专业培训三方面着手,改善部分大学生动机不纯、对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低等问题,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质量。
(一)选择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方式
考虑到目前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不纯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方式,改变志愿者功利化倾向。通过问卷调查,88.20%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建立与改变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在认为需要激励的调查对象更加偏爱的激励方式中(图1),51.16%大学生认为提供志愿服务证明最为有效,2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综合素质加分使之与普通学生相区别,13.37%认为需要进行物质奖励,10.46%认为需要受到表扬。因此,对于今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改进,本文认为应以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证明为主,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配以适当的综合素质加分,但要避免恶性竞争。
(三)加强专业培训,注重成员选拔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是志愿服务过程中非常重要却易被忽视的一环。志愿服务活动发起组织应当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或与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合作培训。对于培训老师选择方面,除了选择专业的老师或专家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外,一些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讲师的作用。此外,对于特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应选拔具有能力的志愿者参与,根据选拔的情况分配活动资源,激发组织成员的竞争意识,过滤动机不纯的同学,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凯、杨欣.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2]魏娜.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13(7).
[3]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南京N学院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1(3).
[4]张杨.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