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首先从昌耀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哈拉库图》文本入手分析了这首诗;其次,在考察了昌耀的个人生命行程之后,笔者认为《哈拉库图》的创作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及一些人物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为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哈拉库图》这首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昌耀 《哈拉库图》 生命感伤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哈拉库图》这首诗是昌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为“这首诗之于昌耀创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最后一次强有力地对现实中的自我以外的历史和世界的咏叹,也是对远离了屈辱,同时也远离荒原大地的都市灰色生活的顽强抵抗,而且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昌耀对自己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总结”。在带有昌耀个人生命印记的同时,似乎也与这个特殊的年代有着某种关联,至少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方面,这首诗是昌耀在历经了人生的困苦之后,一种情绪上的自我寻找与诗情的喷发,带着沉重的生命感伤和苍茫的历史意蕴。可以说,以“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为基调的《哈拉库图》,在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限的思绪时,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有着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已过知命之年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特殊的年代也成为我们解开昌耀创作中凸显苍凉情绪的一把钥匙,为我们从社会生活层面来理解昌耀的《哈拉库图》提供了一种思路。
《哈拉库图》是一首集叙事抒情为一体的诗歌,这首诗在感伤情怀的表达上,带有昌耀特殊经历所具有的特殊而深刻的复杂性。往昔的回忆与今日的重新造访给予昌耀对于时间、历史及人的生命的深切关照,这种关照作为一种愁绪萦绕在读者心头的同时,也在昌耀的笔下蔓延。因为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使得哈拉库图的破败、古老在给人视觉震撼和刺痛的同时,更能感觉到一种来自心灵的阵痛。《哈拉库图》的首句“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是全诗的主题基调。而宿命与感伤,则是在诗人追思的寂寞和哈拉库图人坚守执着、超然而又带有观世喜乐色彩的生存中展开的。
一方面昌耀用叙事的笔调将哈拉库图的现实图景展示给我们,首先,是破败的城堡如同滞留在士兵荒草中神龙皱缩的蜕皮,“带着黯淡的烟色,残破委琐,千疮百孔”;其次,是村头一溜靠墙根晒太阳的老人恍若将永远滞留于夕阳的余烬;再次,是他们当年挖掘的盘山水渠,因为从来不曾走水形如不曾生育的老处女;最后,是那位乌黑油亮的辫发如同一部解开的缆索的哈拉库图村昔日的美人,在走向婚寝的若干年后,丈夫与两个儿子相继病残,她自己则常犯癫痫而咬碎舌尖。“美丽的容颜只是春日的花圃顷刻即会凋敝……”面对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现实场景,诗人感慨“时间啊,令人困惑的魔道……我仿佛觉得遥远的一切尚在昨日,而生命脆薄本在转瞬即逝”。
另一方面昌耀又写到,早在远古的年代,哈拉库图人的祖先们在此卜居扎帐时,就曾根据《易经·天地定位》之章而风水罗盘以择址,简板木鱼而娱神。此后更有驻牧山头的妇人不忘时常聚九筲牛乳以礼佛。就是在现今,他此行借宿之家的主人仍执意不肯用玻璃更换其小木屋的老式雕花窗棂。
除此而外,山乡一歌者嘴前的陶埙,又在兀自哇哇呜地吹奏着一个被哈拉库图人称作“憨墩墩”的人物。而“憨墩墩”究竟是谁?昌耀写到“唯有你的憨墩墩才是不朽的大事业么?啊,歌人,憨墩墩的她哩为何唤做憨墩墩哩?你回答说那时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哩,憨墩墩嘛至于憨墩墩嘛……那意思深着……憨墩墩那意思深着……深着……深着……”“憨墩墩”这一个虚实不明的人物在民间歌者的口中传唱,无疑也成为昌耀表达自己无名之忧伤的一种寄托。因而,昌耀不禁问到:“你被故土捏制的陶埙莫不是在奏着一个从古到今谁也不曾解开的人性的死结?”昌耀在向我们揭示哈拉库图来自民间的历史选择的同时,也在文化指向上凸显了民间百姓对于美的独有的鉴赏力,这种表达也显示了昌耀在诗歌创作中对于民间历史文化的珍视。
此外,哈拉库图对于昌耀来说仿佛是一个精神的炼狱场,在历经苦难熬过那段岁月之后,在精神被都市灰色生存的无奈抽空之后,昌耀在这个苦难的缔结地再次找到了足以抚慰他灵魂的东西——哈拉库图的古老城垣、人以及他们的故事。然而,生命总是在无法觉察的憨拙和愚钝中掩藏着令诗人无法消解的感伤。
诗人在这样一种生命的感伤中流连,“下雨了。我仍旧回到乡亲往昔的小木屋,主人和我盘膝坐到炕头,为我撑开雕花窗棂……远山急急踏步的白马,永远地踏着一个同心圆,永远的向空嘶鸣。”那匹嘶鸣的白马,仿佛在预示着昌耀个人生命中激昂的灵魂,也仿佛是在诉说一种命运早已注定,而灵魂仍浑然不觉地慷慨嘶啸的一种状态。白马意象在诗中以这种方式出现,表现了昌耀无法摆脱现实命运的一种无奈。“古城楼幻灭的虚壳”恰好符合了昌耀在这种虚幻中的苍凉心境。
《哈拉库图》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时,都渗透着昌耀来自个人价值判断的深深情感,使得《哈拉库图》这首诗中的叙事在抒情的氛围中被淡化。在《哈拉库图》这首诗中还有一个情节的表达耐人寻味,那就是:当诗人在正午的村巷与为一位少妇出殡的灵车邂逅时,听到的是一位年老的吹鼓手“可着劲吹奏一支凄绝哀婉的唢呐曲牌,音调高亢如红装女子一身寒气闪烁,传送了一种超然的美丽。”似乎一切总是那样易于让人感伤,于是“我听见心尖滴血暗暗洒满一路”,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昌耀来说,似乎唯有这样的感伤才能给生命以刻骨的自我压榨的惊悚。
“秋天啊,秋天啊,秋天啊……”哈拉库图古城堡留给人们的伤痛就有如昌耀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一样,“光荣的面具已随武士的呐喊西沉,如同蜂蜡般炫目,而终软化,粉尘一般流失。”这种伤痛是昌耀身为带有崇高社会理想情结的诗人在现实生存中的伤痛;这也是精英文化的失落与大众文化崛起之后,带给这些老诗人们共同的心灵之痛。现实中的哈拉库图与成为历史的哈拉库图之间在昌耀的笔下动静交错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静”的是哈拉库图现今依然古老的城垣和依着墙根晒太阳的老人,还有留在那里从不曾流水的渠;“动”的是回忆中哈拉库图昔日的美人及现今的生活,送少妇入葬的队伍,和带有一定象征意义踏着同心圆不断疾步不断嘶鸣的白马以及民间艺人不断吟唱的“憨墩墩”。
《哈拉库图》的创作,表现了昌耀从未如此苍茫沉重的生命感伤。可以说是昌耀在灰色生存中寻求突围的一次最大量的释放。生存苦难地的重游为昌耀诗歌重现往日的辉煌提供了最大的资源可能。诗歌是生存体验的哲学被再次验证。而昌耀在《哈拉库图》中箴言性的语句,如“记忆的负重先天深沉,人类与任何动物无别而习于趋利避害/而遵循快乐原则”;“没有一个历尽沧桑者不曾有落寞的挫折感,没有一个倒毙的猛士不是顷刻萎缩形同侏儒”等,则应该是诗人耗尽生命的终极体认。
抛开对文本的解读,纵观昌耀个人的生命行程,我们可以在昌耀创作《哈拉库图》的背后觉察到这种苍凉情绪的产生,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昌耀作为一个心怀社会理想情结的诗人,在经历了“归来”后的激情与西部诗潮的潮起潮落之后,在现实灰色的生存境遇中,遭遇到了来自经济变革之后精英失落的尴尬与困惑,这对于昌耀来说是一种无以言表的伤痛。因为与同时代的所有西部诗人一样,昌耀经历了一场由“第三代诗人”发起的,诗人大展活动之后的茫然和被日渐冷落的命运。“第三代诗人”在诗坛挑起针对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的这场运动中,提出反对意象、反对隐喻,其实意在反对朦胧诗所构成的意义、所假定的喻体、所设定的文体。
因而,“当‘第三代诗人’从主体的位置退出之后,诗歌写作也就成了拒绝给定意义的行为,而朦胧诗那种文化追求和历史追求也就给放逐了。”而这种在诗歌创作中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追求,在西部诗人昌耀那里显得是如此的重要,因为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上的这种选择。
另外,“第三代诗人”在诗歌文体位置的退出,以及在他们诗歌中留下的生活图景“逃学、瞌睡、狂饮、吃茶、吉他与歌唱、猎艳、打架、变卖衣服、借债远游、考试作弊、写诗……”无疑给诗坛中那些经历过岁月的磨难,在复出后的创作中以严肃而深刻地探索人类命运的诗人们当头一击,在这种新潮文学的混乱和繁荣中,在“不断有年轻的或更年轻的人物登场,文学成了各种情感的残骸”面前,昌耀的心绪是混乱和糟糕的,在一次编辑部问答中,当提出“您认为西部文学创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时,昌耀有这样的回答:“很难设想一个与作品的平庸做着不懈抗争的作家竟会拒绝与时代同步。因之,我常感慨于闭目塞听、见识短浅、麻木不仁、得过且过、蝇营狗苟……山羊放屁绵羊不服……”
其次,1989年海子与骆一禾的相继离世,对于当时的诗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成为昌耀心中的疼痛阴影。海子的死可以说是对一个热闹年代的寂寞的拒绝,是对一个走向尾声的时代冷清的精神之别。海子曾是中国青年先锋诗人西部寻根中,两度漫游青藏高原的诗人,虽然在两度进藏的过程中,海子没有去见昌耀,也没有与昌耀有过任何方式的来往,“而写作方向相同,有着同样艺术鉴赏力的海子,对于昌耀诗歌的深沉感受当是不言而喻的”。
并且,在当时,“一个基本的背景是,这些当时国内诗坛最具艺术冲击力的青年诗人,在进入青藏高原腹地途径西宁时大都曾拜访过昌耀,许多人此前就与他有着书信往来,昌耀对他们的创作当然是熟悉的。而他们的作品和当下亢奋的精神状态与竞技状态,则在此被昌耀作为一种对于自己的参照和压力,由此来刺激、压榨、反挫自己。所谓的‘我不甘落伍……我深感落伍已不可避免’,正是在这一情形下的心境书写。”昌耀在这之前写作的诗歌《听候召唤:赶路》,也正是与当代中国青年先锋诗人西部寻根相叠合的,是昌耀在这种诗歌环境中精神上的血路冲杀。
在海子离世仅两个月之后诗人骆一禾因病去世,他的去世只因连续熬夜为死去的海子著书著文。骆一禾的去世给昌耀很大的打击,因为,骆一禾是与昌耀有着两年多交往经历的诗人朋友,当时的骆一禾在《十月》编辑部工作,因为诗歌使他们有了书信来往,而且也见过面,昌耀在《记诗人骆一禾》一文中称:“我以为一禾是一位可以期望在其生命的未来岁月会有卓越贡献的诗人或学问家……但那一作为太阳投射的生命的火焰,刚刚呈示勃发的生机又未免熄灭得太多匆促。”
骆一禾是昌耀诗歌80年代重要的评论者,他与张 合著的评论《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对昌耀诗歌当代地位的肯定,以及对昌耀诗歌经典的阐释,为人们进一步地认识昌耀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友人骆一禾的英年早逝,昌耀感慨“那么又怎样去理解生命的‘脆弱’?”“而当死亡只是义务,我们都是待决的人
。浮云总是永远的过客。”此时的昌耀不仅要面对光阴流失中生命潮汐的衰退和现实境遇中金钱崇拜的倡行给他这个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带来的庸常生活中的压力,还要面对一个对于诗歌殉道者来说,漫长滞缓不能唤起激情的日子。
1989年10月,昌耀重走了故地,那个当年被放逐的地方,也是他解除“囚徒”生涯后流寓边关,组合了五口之家的安身立命之地,随后他写出了这一时期继《大山的囚徒》、《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之后,重要的诗作《哈拉库图》。在经历了多年都市生活后,回到这样一个时空当中,诗人表现城市生活中内省的孤寂和枯瘦没有了,西部边地的物象使得昌耀的诗句变得丰润,并在诗中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昌耀对生命意义深刻地体悟。离开城市回到曾经的落难地——哈拉库图,成为昌耀集躲避、回忆、发泄内心痛苦为一体的一种自觉选择。这首诗对于昌耀的意义也在此显现。
参考文献:
[1] 刘晓林、赵成孝:《青海新文学史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2]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作者简介:安晓平,男,1960—,陕西周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民族文化和屯垦文化、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昌耀 《哈拉库图》 生命感伤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哈拉库图》这首诗是昌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为“这首诗之于昌耀创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最后一次强有力地对现实中的自我以外的历史和世界的咏叹,也是对远离了屈辱,同时也远离荒原大地的都市灰色生活的顽强抵抗,而且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昌耀对自己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总结”。在带有昌耀个人生命印记的同时,似乎也与这个特殊的年代有着某种关联,至少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方面,这首诗是昌耀在历经了人生的困苦之后,一种情绪上的自我寻找与诗情的喷发,带着沉重的生命感伤和苍茫的历史意蕴。可以说,以“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为基调的《哈拉库图》,在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限的思绪时,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有着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已过知命之年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特殊的年代也成为我们解开昌耀创作中凸显苍凉情绪的一把钥匙,为我们从社会生活层面来理解昌耀的《哈拉库图》提供了一种思路。
《哈拉库图》是一首集叙事抒情为一体的诗歌,这首诗在感伤情怀的表达上,带有昌耀特殊经历所具有的特殊而深刻的复杂性。往昔的回忆与今日的重新造访给予昌耀对于时间、历史及人的生命的深切关照,这种关照作为一种愁绪萦绕在读者心头的同时,也在昌耀的笔下蔓延。因为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使得哈拉库图的破败、古老在给人视觉震撼和刺痛的同时,更能感觉到一种来自心灵的阵痛。《哈拉库图》的首句“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是全诗的主题基调。而宿命与感伤,则是在诗人追思的寂寞和哈拉库图人坚守执着、超然而又带有观世喜乐色彩的生存中展开的。
一方面昌耀用叙事的笔调将哈拉库图的现实图景展示给我们,首先,是破败的城堡如同滞留在士兵荒草中神龙皱缩的蜕皮,“带着黯淡的烟色,残破委琐,千疮百孔”;其次,是村头一溜靠墙根晒太阳的老人恍若将永远滞留于夕阳的余烬;再次,是他们当年挖掘的盘山水渠,因为从来不曾走水形如不曾生育的老处女;最后,是那位乌黑油亮的辫发如同一部解开的缆索的哈拉库图村昔日的美人,在走向婚寝的若干年后,丈夫与两个儿子相继病残,她自己则常犯癫痫而咬碎舌尖。“美丽的容颜只是春日的花圃顷刻即会凋敝……”面对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现实场景,诗人感慨“时间啊,令人困惑的魔道……我仿佛觉得遥远的一切尚在昨日,而生命脆薄本在转瞬即逝”。
另一方面昌耀又写到,早在远古的年代,哈拉库图人的祖先们在此卜居扎帐时,就曾根据《易经·天地定位》之章而风水罗盘以择址,简板木鱼而娱神。此后更有驻牧山头的妇人不忘时常聚九筲牛乳以礼佛。就是在现今,他此行借宿之家的主人仍执意不肯用玻璃更换其小木屋的老式雕花窗棂。
除此而外,山乡一歌者嘴前的陶埙,又在兀自哇哇呜地吹奏着一个被哈拉库图人称作“憨墩墩”的人物。而“憨墩墩”究竟是谁?昌耀写到“唯有你的憨墩墩才是不朽的大事业么?啊,歌人,憨墩墩的她哩为何唤做憨墩墩哩?你回答说那时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哩,憨墩墩嘛至于憨墩墩嘛……那意思深着……憨墩墩那意思深着……深着……深着……”“憨墩墩”这一个虚实不明的人物在民间歌者的口中传唱,无疑也成为昌耀表达自己无名之忧伤的一种寄托。因而,昌耀不禁问到:“你被故土捏制的陶埙莫不是在奏着一个从古到今谁也不曾解开的人性的死结?”昌耀在向我们揭示哈拉库图来自民间的历史选择的同时,也在文化指向上凸显了民间百姓对于美的独有的鉴赏力,这种表达也显示了昌耀在诗歌创作中对于民间历史文化的珍视。
此外,哈拉库图对于昌耀来说仿佛是一个精神的炼狱场,在历经苦难熬过那段岁月之后,在精神被都市灰色生存的无奈抽空之后,昌耀在这个苦难的缔结地再次找到了足以抚慰他灵魂的东西——哈拉库图的古老城垣、人以及他们的故事。然而,生命总是在无法觉察的憨拙和愚钝中掩藏着令诗人无法消解的感伤。
诗人在这样一种生命的感伤中流连,“下雨了。我仍旧回到乡亲往昔的小木屋,主人和我盘膝坐到炕头,为我撑开雕花窗棂……远山急急踏步的白马,永远地踏着一个同心圆,永远的向空嘶鸣。”那匹嘶鸣的白马,仿佛在预示着昌耀个人生命中激昂的灵魂,也仿佛是在诉说一种命运早已注定,而灵魂仍浑然不觉地慷慨嘶啸的一种状态。白马意象在诗中以这种方式出现,表现了昌耀无法摆脱现实命运的一种无奈。“古城楼幻灭的虚壳”恰好符合了昌耀在这种虚幻中的苍凉心境。
《哈拉库图》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时,都渗透着昌耀来自个人价值判断的深深情感,使得《哈拉库图》这首诗中的叙事在抒情的氛围中被淡化。在《哈拉库图》这首诗中还有一个情节的表达耐人寻味,那就是:当诗人在正午的村巷与为一位少妇出殡的灵车邂逅时,听到的是一位年老的吹鼓手“可着劲吹奏一支凄绝哀婉的唢呐曲牌,音调高亢如红装女子一身寒气闪烁,传送了一种超然的美丽。”似乎一切总是那样易于让人感伤,于是“我听见心尖滴血暗暗洒满一路”,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昌耀来说,似乎唯有这样的感伤才能给生命以刻骨的自我压榨的惊悚。
“秋天啊,秋天啊,秋天啊……”哈拉库图古城堡留给人们的伤痛就有如昌耀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一样,“光荣的面具已随武士的呐喊西沉,如同蜂蜡般炫目,而终软化,粉尘一般流失。”这种伤痛是昌耀身为带有崇高社会理想情结的诗人在现实生存中的伤痛;这也是精英文化的失落与大众文化崛起之后,带给这些老诗人们共同的心灵之痛。现实中的哈拉库图与成为历史的哈拉库图之间在昌耀的笔下动静交错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静”的是哈拉库图现今依然古老的城垣和依着墙根晒太阳的老人,还有留在那里从不曾流水的渠;“动”的是回忆中哈拉库图昔日的美人及现今的生活,送少妇入葬的队伍,和带有一定象征意义踏着同心圆不断疾步不断嘶鸣的白马以及民间艺人不断吟唱的“憨墩墩”。
《哈拉库图》的创作,表现了昌耀从未如此苍茫沉重的生命感伤。可以说是昌耀在灰色生存中寻求突围的一次最大量的释放。生存苦难地的重游为昌耀诗歌重现往日的辉煌提供了最大的资源可能。诗歌是生存体验的哲学被再次验证。而昌耀在《哈拉库图》中箴言性的语句,如“记忆的负重先天深沉,人类与任何动物无别而习于趋利避害/而遵循快乐原则”;“没有一个历尽沧桑者不曾有落寞的挫折感,没有一个倒毙的猛士不是顷刻萎缩形同侏儒”等,则应该是诗人耗尽生命的终极体认。
抛开对文本的解读,纵观昌耀个人的生命行程,我们可以在昌耀创作《哈拉库图》的背后觉察到这种苍凉情绪的产生,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昌耀作为一个心怀社会理想情结的诗人,在经历了“归来”后的激情与西部诗潮的潮起潮落之后,在现实灰色的生存境遇中,遭遇到了来自经济变革之后精英失落的尴尬与困惑,这对于昌耀来说是一种无以言表的伤痛。因为与同时代的所有西部诗人一样,昌耀经历了一场由“第三代诗人”发起的,诗人大展活动之后的茫然和被日渐冷落的命运。“第三代诗人”在诗坛挑起针对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的这场运动中,提出反对意象、反对隐喻,其实意在反对朦胧诗所构成的意义、所假定的喻体、所设定的文体。
因而,“当‘第三代诗人’从主体的位置退出之后,诗歌写作也就成了拒绝给定意义的行为,而朦胧诗那种文化追求和历史追求也就给放逐了。”而这种在诗歌创作中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追求,在西部诗人昌耀那里显得是如此的重要,因为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上的这种选择。
另外,“第三代诗人”在诗歌文体位置的退出,以及在他们诗歌中留下的生活图景“逃学、瞌睡、狂饮、吃茶、吉他与歌唱、猎艳、打架、变卖衣服、借债远游、考试作弊、写诗……”无疑给诗坛中那些经历过岁月的磨难,在复出后的创作中以严肃而深刻地探索人类命运的诗人们当头一击,在这种新潮文学的混乱和繁荣中,在“不断有年轻的或更年轻的人物登场,文学成了各种情感的残骸”面前,昌耀的心绪是混乱和糟糕的,在一次编辑部问答中,当提出“您认为西部文学创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时,昌耀有这样的回答:“很难设想一个与作品的平庸做着不懈抗争的作家竟会拒绝与时代同步。因之,我常感慨于闭目塞听、见识短浅、麻木不仁、得过且过、蝇营狗苟……山羊放屁绵羊不服……”
其次,1989年海子与骆一禾的相继离世,对于当时的诗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成为昌耀心中的疼痛阴影。海子的死可以说是对一个热闹年代的寂寞的拒绝,是对一个走向尾声的时代冷清的精神之别。海子曾是中国青年先锋诗人西部寻根中,两度漫游青藏高原的诗人,虽然在两度进藏的过程中,海子没有去见昌耀,也没有与昌耀有过任何方式的来往,“而写作方向相同,有着同样艺术鉴赏力的海子,对于昌耀诗歌的深沉感受当是不言而喻的”。
并且,在当时,“一个基本的背景是,这些当时国内诗坛最具艺术冲击力的青年诗人,在进入青藏高原腹地途径西宁时大都曾拜访过昌耀,许多人此前就与他有着书信往来,昌耀对他们的创作当然是熟悉的。而他们的作品和当下亢奋的精神状态与竞技状态,则在此被昌耀作为一种对于自己的参照和压力,由此来刺激、压榨、反挫自己。所谓的‘我不甘落伍……我深感落伍已不可避免’,正是在这一情形下的心境书写。”昌耀在这之前写作的诗歌《听候召唤:赶路》,也正是与当代中国青年先锋诗人西部寻根相叠合的,是昌耀在这种诗歌环境中精神上的血路冲杀。
在海子离世仅两个月之后诗人骆一禾因病去世,他的去世只因连续熬夜为死去的海子著书著文。骆一禾的去世给昌耀很大的打击,因为,骆一禾是与昌耀有着两年多交往经历的诗人朋友,当时的骆一禾在《十月》编辑部工作,因为诗歌使他们有了书信来往,而且也见过面,昌耀在《记诗人骆一禾》一文中称:“我以为一禾是一位可以期望在其生命的未来岁月会有卓越贡献的诗人或学问家……但那一作为太阳投射的生命的火焰,刚刚呈示勃发的生机又未免熄灭得太多匆促。”
骆一禾是昌耀诗歌80年代重要的评论者,他与张 合著的评论《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对昌耀诗歌当代地位的肯定,以及对昌耀诗歌经典的阐释,为人们进一步地认识昌耀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友人骆一禾的英年早逝,昌耀感慨“那么又怎样去理解生命的‘脆弱’?”“而当死亡只是义务,我们都是待决的人
。浮云总是永远的过客。”此时的昌耀不仅要面对光阴流失中生命潮汐的衰退和现实境遇中金钱崇拜的倡行给他这个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带来的庸常生活中的压力,还要面对一个对于诗歌殉道者来说,漫长滞缓不能唤起激情的日子。
1989年10月,昌耀重走了故地,那个当年被放逐的地方,也是他解除“囚徒”生涯后流寓边关,组合了五口之家的安身立命之地,随后他写出了这一时期继《大山的囚徒》、《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之后,重要的诗作《哈拉库图》。在经历了多年都市生活后,回到这样一个时空当中,诗人表现城市生活中内省的孤寂和枯瘦没有了,西部边地的物象使得昌耀的诗句变得丰润,并在诗中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昌耀对生命意义深刻地体悟。离开城市回到曾经的落难地——哈拉库图,成为昌耀集躲避、回忆、发泄内心痛苦为一体的一种自觉选择。这首诗对于昌耀的意义也在此显现。
参考文献:
[1] 刘晓林、赵成孝:《青海新文学史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2]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作者简介:安晓平,男,1960—,陕西周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民族文化和屯垦文化、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