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名篇《劝学》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对于语文学习,我们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总是向学生宣讲这一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没有制定固定的制度,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从而让这一重要思想只停留在理论上,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很难提高。
基于这种现状,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一系列语文积累的制度,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介绍给语文同行,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前五分钟古诗文朗读,每课坚持。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对古诗文进行反复朗读,可以在无形中增强语感,识记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把握固定句式的结构,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文章内容的意蕴┅┅对于反复朗读,没有人否定它的重要意义。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长期坚持?凡是教初中,尤其是高中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抱怨:很少有学生花时间学语文,他们总是把早上的时间花在学英语或政史地上,下午的时间花的学数学或理化生上,语文只在课堂上学习。其实也不怪学生,谁让语文即使下大功夫学一周甚至一月,也不一定见成效呢?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要抱怨,更不能放弃,于是我采用这样一个办法:让学生在每节课之前,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课间2-3分钟,上课后2-3分钟)朗读古诗文,如果文章篇幅长,那怕读半篇也行,这个制度从开学初就实行,直到学生毕业最后一节课,从不间断,即使上公开课也是如此。这样坚持下去,最实惠的回报是学生在高三复习时,古诗文背诵问题已基本解决,文言文再也不必花长时间过课本,可以留下更多时间复习别的内容,至于对学生文化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一周抄写一篇作文,周周如此。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无论从语文素养的角度说,还是从应试的角度说,这句话很有道理。作为语文老师,谁不重视作文,他就不是一名真正的语文老师。作文怎么写?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可是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苦口婆心,声嘶力竭,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布置下一篇作文让学生写,当你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批阅时,你才发现,学生的作文“涛声依旧”,你的理论方法几乎没用,于是你很懊恼,也很无奈?也许是我工作的学校,生源较差,第一次阅读他们的“文章”,感觉就两个字:太差!象样的作文凤毛麟角。于是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经历感受。怎么办?墨守成规行不通,恢心丧气更不行。古人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经过仔细分析,认真研究,总结归纳出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大多数的学生作文根本无立意意识,不知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思路不清,结构散乱;材料稀少,空洞无物;语言贫乏,无表现力┅┅这些都是作文的硬伤,在短期内根本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采取了一个强制措施:用一个专用本子,一周抄写一篇作文,周周如此,一真坚持到高三。在此过程中,学生慢慢地领悟了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写作有了中心;思路也渐渐地清晰起来,会安排文章的结构了;从别人习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作文时有话可说;语言在选词造句上,也日益丰富起来,通顺流畅起来。在抄写的过程中,再一点一点渗透一些自已的作文理念和技巧,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课堂拾零碎,坚持不懈。
语文学习是一个慢功,不可一蹴而就,也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更是点滴积累的结果,不会一口吃个大胖子。想想,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语文学习时间更是如此,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上,学生那怕积累一点知识,提高一点能力,三年之后,那该有的多少!有句俗话说:“拣到筐里都是菜。”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凡是遇到成语、名言、优美的句子,不管是阅读材料上的,还是我或学生说的,都要记录背诵下来,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为了使这个活动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可以督促检查,或定期不定期收交批阅,这样,三年之后,学生会很轻松地,不知不觉地积累大量知识。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件让我至今想起就自豪的真实往事:在2012年5月的某个课堂上,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很自然地评论说:“你的分析很的道理,让人醍醐灌顶。”之后我把“醍醐灌顶”这个成语写在黑板上,并及时解释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学生当堂也记下了。令人高兴的是,在2012年甘肃省高考时,正好考查了“醍醐灌顶”这一成语。
四、坚持练字,写好为止。
一手好字,受用终生。这里我不说练字如何传承中华文明,也不说练字如何修身养性,我只很功利地说练字和语文甚至其它学课成绩的关系。作为老师,每个人都批过作业,阅过试卷,每当拿起一本作业,一份试卷,如果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字形优美,你会心情愉快,赞不绝口,这时,你会把可给可不给的分数不给吗?要知道,考试试卷大部分是人阅的,而不是机器。现在的许多学生,对汉字索然无味,甚至于厌嫌,写字要么龙飞凤舞,要么缩头缩脑,使得老师在批作业改作文时如雾里看花,大海捞针一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开展了练字活动。先挑选书写不过关的同学,让他们每天练字至少五分钟,并且每天早上要上交检查,天天练,天天积累书写经验,慢慢提高书写水平,只到过关为止。这样坚持下去,收交的字帖越来越少,书写水平提高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后会解决书写问题。
关于积累,“前人之述备矣”。我也很认同一些同行的成功做法,如课前在黑板写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作文……这些活动在每天都花时少,切实可行,长期坚持,效果明显,它成功地落实了关于积累的重要理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这种现状,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一系列语文积累的制度,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经过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介绍给语文同行,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前五分钟古诗文朗读,每课坚持。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对古诗文进行反复朗读,可以在无形中增强语感,识记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把握固定句式的结构,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文章内容的意蕴┅┅对于反复朗读,没有人否定它的重要意义。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长期坚持?凡是教初中,尤其是高中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抱怨:很少有学生花时间学语文,他们总是把早上的时间花在学英语或政史地上,下午的时间花的学数学或理化生上,语文只在课堂上学习。其实也不怪学生,谁让语文即使下大功夫学一周甚至一月,也不一定见成效呢?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要抱怨,更不能放弃,于是我采用这样一个办法:让学生在每节课之前,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课间2-3分钟,上课后2-3分钟)朗读古诗文,如果文章篇幅长,那怕读半篇也行,这个制度从开学初就实行,直到学生毕业最后一节课,从不间断,即使上公开课也是如此。这样坚持下去,最实惠的回报是学生在高三复习时,古诗文背诵问题已基本解决,文言文再也不必花长时间过课本,可以留下更多时间复习别的内容,至于对学生文化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一周抄写一篇作文,周周如此。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无论从语文素养的角度说,还是从应试的角度说,这句话很有道理。作为语文老师,谁不重视作文,他就不是一名真正的语文老师。作文怎么写?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可是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苦口婆心,声嘶力竭,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布置下一篇作文让学生写,当你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批阅时,你才发现,学生的作文“涛声依旧”,你的理论方法几乎没用,于是你很懊恼,也很无奈?也许是我工作的学校,生源较差,第一次阅读他们的“文章”,感觉就两个字:太差!象样的作文凤毛麟角。于是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经历感受。怎么办?墨守成规行不通,恢心丧气更不行。古人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经过仔细分析,认真研究,总结归纳出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大多数的学生作文根本无立意意识,不知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思路不清,结构散乱;材料稀少,空洞无物;语言贫乏,无表现力┅┅这些都是作文的硬伤,在短期内根本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采取了一个强制措施:用一个专用本子,一周抄写一篇作文,周周如此,一真坚持到高三。在此过程中,学生慢慢地领悟了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写作有了中心;思路也渐渐地清晰起来,会安排文章的结构了;从别人习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作文时有话可说;语言在选词造句上,也日益丰富起来,通顺流畅起来。在抄写的过程中,再一点一点渗透一些自已的作文理念和技巧,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课堂拾零碎,坚持不懈。
语文学习是一个慢功,不可一蹴而就,也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更是点滴积累的结果,不会一口吃个大胖子。想想,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语文学习时间更是如此,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上,学生那怕积累一点知识,提高一点能力,三年之后,那该有的多少!有句俗话说:“拣到筐里都是菜。”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凡是遇到成语、名言、优美的句子,不管是阅读材料上的,还是我或学生说的,都要记录背诵下来,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为了使这个活动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可以督促检查,或定期不定期收交批阅,这样,三年之后,学生会很轻松地,不知不觉地积累大量知识。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件让我至今想起就自豪的真实往事:在2012年5月的某个课堂上,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很自然地评论说:“你的分析很的道理,让人醍醐灌顶。”之后我把“醍醐灌顶”这个成语写在黑板上,并及时解释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学生当堂也记下了。令人高兴的是,在2012年甘肃省高考时,正好考查了“醍醐灌顶”这一成语。
四、坚持练字,写好为止。
一手好字,受用终生。这里我不说练字如何传承中华文明,也不说练字如何修身养性,我只很功利地说练字和语文甚至其它学课成绩的关系。作为老师,每个人都批过作业,阅过试卷,每当拿起一本作业,一份试卷,如果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字形优美,你会心情愉快,赞不绝口,这时,你会把可给可不给的分数不给吗?要知道,考试试卷大部分是人阅的,而不是机器。现在的许多学生,对汉字索然无味,甚至于厌嫌,写字要么龙飞凤舞,要么缩头缩脑,使得老师在批作业改作文时如雾里看花,大海捞针一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开展了练字活动。先挑选书写不过关的同学,让他们每天练字至少五分钟,并且每天早上要上交检查,天天练,天天积累书写经验,慢慢提高书写水平,只到过关为止。这样坚持下去,收交的字帖越来越少,书写水平提高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后会解决书写问题。
关于积累,“前人之述备矣”。我也很认同一些同行的成功做法,如课前在黑板写一个成语,一句名言,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作文……这些活动在每天都花时少,切实可行,长期坚持,效果明显,它成功地落实了关于积累的重要理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