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没入学的孩子心里有“上万个为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心里有“上千个为什么”,小学生心里有“一百个为什么”,初中生心里只有“十个为什么”,高中生心里没有“为什么”……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孩子的质疑能力反而迅速下降,这是年龄原因还是我们的教育所致呢?
教育不应该是一把削砍学生质疑能力的利剑,可是在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曾有过思考,有过实践,但是收效甚微。看来要想为学生打开一扇更广阔的空间大门,还需要重要的科研探索才行。于是在校长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 “学贵有疑 疑贵有思 思贵有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课题研究中,从最初的模式设计到一轮轮的实践,从课堂安排的思考到授课结束的反思,一路的科研披荆斩棘,让我收获颇丰,最让我欣喜的是看到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像小树苗一样成长起来。为了让学生心田的“质疑树”更好的成长,我在科研实践中总结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经验与大家共研。
首先,质疑训练,把握问题范围。
阅读疑问需要植根于文章本身,从问题中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旨和相关的语文学习元素。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有些好奇不一定能够与语文学习有关系,如果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提问,一些语文知识就会消失在学生的问题中。刚开始引导学生质疑时,各类问题蜂拥而至,让我措手不及,一节课下来简直成了一堂零碎的问题解决课。记得当时讲的《赵州桥》就有这样一些提问:为什么它叫赵州桥,不叫李州桥?为什么桥上要雕刻狮子不雕刻老虎?……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学生的语文问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师要教给学生提什么样问题,怎么表达自己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我一般把握两方面的问题原则:一是有疑而问,就是学生提出自己读书过程中真不理解的问题,如词语的意思、某个句子的意义等;二是无疑而问,就是学生心里明白,但觉得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例如与文章主旨有关的句子,能够提出来和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心得体会。有目的的课堂阅读问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学生把握住准确的问题范围。
其次,习惯质疑,学会问题分类。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动脑筋的,要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充盈疑问、富有探索精神,这需要让质疑成为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他们依赖老师,习惯于被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将课后的问题当成自己的疑问,不愿意多动脑思考,这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本着“三个周培养习惯,三个周巩固习惯”的原则,我在班上开展了“每天一篇文,每天有问题”的小组活动,每天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学生解决不了的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通过课堂答疑解惑。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有的学生从最初的听别人的问题,到后来的主动发问,小组交流的内容从最初的课文内容质疑发展到课外阅读质疑。
有了质疑习惯,还需要质疑方法。教给学生将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有条理分类解决,不失一种好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已能够自觉地把问题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简单的字词理解或脱离语文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课前自行解决;第二类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简单问题,学生通常可以自读课文或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第三类是课文所要表达的关键问题,并且学生不太容易表达清楚的,留待课堂结合课文内容集体解决。我在教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时候,课文中的 “凋零”“步履匆匆”等词语的意思学生已经自己预习解决了,题目中的“生命桥”的意义,也通过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而“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两个“静静地”所在的句子等课文相关句子留到了课文讲解环节中。这样的安排学生培养的不仅是质疑能力,还有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可谓有效高效,事半功倍。
最后,释疑辩论,多角度思考问题。
质疑并不是科研探索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个动力,质疑教学的科研探索最终目标是释疑。有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的时候,只是结合这个句子本身,或者联系一下段落分析,缺少把握全文的思维倾向。这样就让释疑成了水中的浮萍浮在课文字面上,没有像大树一样把根更深地扎到文字里面。方法领航成为我们引导释疑的有效途径——词语理解9法,阅读理解13法,我们以智慧的力量逐步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咬文嚼字,领略文字美、意境的精妙;结合插图,揣摩文字的内涵;背景查阅,与作者共同感受世间冷暖沧桑;丰富联想,穿越与祖国大江南北,世事万万千千……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的鼓励,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方法全文思考,不断深化读书意趣,强化阅读的深度。在教授《梅花魂》的时候,我班有个孩子提问:“我觉得文中的外公并不思念祖国,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回来呢?”她的问题像一颗石子落湖一样阵阵涟漪散开,学生不自觉的形成了两个意见相反的阵营,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辩论。于是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词语成了他们反驳对方的“依据”,学生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经过几个环节的问题对垒和相对应的答疑解惑,学生终于从“梅花画卷”、“梅花手绢”、外公的几次落泪中感悟到思念祖国的赤子情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外公的身体状况中明白了外公客居他乡的原因。文字中凝结的感情被学生一一挖掘,文章所体现的爱国情怀也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所以释疑的过程就是创新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教育不应该是一把削砍学生质疑能力的利剑,可是在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曾有过思考,有过实践,但是收效甚微。看来要想为学生打开一扇更广阔的空间大门,还需要重要的科研探索才行。于是在校长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 “学贵有疑 疑贵有思 思贵有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课题研究中,从最初的模式设计到一轮轮的实践,从课堂安排的思考到授课结束的反思,一路的科研披荆斩棘,让我收获颇丰,最让我欣喜的是看到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像小树苗一样成长起来。为了让学生心田的“质疑树”更好的成长,我在科研实践中总结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经验与大家共研。
首先,质疑训练,把握问题范围。
阅读疑问需要植根于文章本身,从问题中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旨和相关的语文学习元素。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有些好奇不一定能够与语文学习有关系,如果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提问,一些语文知识就会消失在学生的问题中。刚开始引导学生质疑时,各类问题蜂拥而至,让我措手不及,一节课下来简直成了一堂零碎的问题解决课。记得当时讲的《赵州桥》就有这样一些提问:为什么它叫赵州桥,不叫李州桥?为什么桥上要雕刻狮子不雕刻老虎?……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学生的语文问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师要教给学生提什么样问题,怎么表达自己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我一般把握两方面的问题原则:一是有疑而问,就是学生提出自己读书过程中真不理解的问题,如词语的意思、某个句子的意义等;二是无疑而问,就是学生心里明白,但觉得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例如与文章主旨有关的句子,能够提出来和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心得体会。有目的的课堂阅读问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学生把握住准确的问题范围。
其次,习惯质疑,学会问题分类。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动脑筋的,要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充盈疑问、富有探索精神,这需要让质疑成为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他们依赖老师,习惯于被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将课后的问题当成自己的疑问,不愿意多动脑思考,这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本着“三个周培养习惯,三个周巩固习惯”的原则,我在班上开展了“每天一篇文,每天有问题”的小组活动,每天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让学生小组交流,学生解决不了的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通过课堂答疑解惑。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有的学生从最初的听别人的问题,到后来的主动发问,小组交流的内容从最初的课文内容质疑发展到课外阅读质疑。
有了质疑习惯,还需要质疑方法。教给学生将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有条理分类解决,不失一种好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已能够自觉地把问题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简单的字词理解或脱离语文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课前自行解决;第二类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简单问题,学生通常可以自读课文或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第三类是课文所要表达的关键问题,并且学生不太容易表达清楚的,留待课堂结合课文内容集体解决。我在教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时候,课文中的 “凋零”“步履匆匆”等词语的意思学生已经自己预习解决了,题目中的“生命桥”的意义,也通过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而“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两个“静静地”所在的句子等课文相关句子留到了课文讲解环节中。这样的安排学生培养的不仅是质疑能力,还有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可谓有效高效,事半功倍。
最后,释疑辩论,多角度思考问题。
质疑并不是科研探索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个动力,质疑教学的科研探索最终目标是释疑。有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的时候,只是结合这个句子本身,或者联系一下段落分析,缺少把握全文的思维倾向。这样就让释疑成了水中的浮萍浮在课文字面上,没有像大树一样把根更深地扎到文字里面。方法领航成为我们引导释疑的有效途径——词语理解9法,阅读理解13法,我们以智慧的力量逐步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咬文嚼字,领略文字美、意境的精妙;结合插图,揣摩文字的内涵;背景查阅,与作者共同感受世间冷暖沧桑;丰富联想,穿越与祖国大江南北,世事万万千千……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的鼓励,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方法全文思考,不断深化读书意趣,强化阅读的深度。在教授《梅花魂》的时候,我班有个孩子提问:“我觉得文中的外公并不思念祖国,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回来呢?”她的问题像一颗石子落湖一样阵阵涟漪散开,学生不自觉的形成了两个意见相反的阵营,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辩论。于是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词语成了他们反驳对方的“依据”,学生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经过几个环节的问题对垒和相对应的答疑解惑,学生终于从“梅花画卷”、“梅花手绢”、外公的几次落泪中感悟到思念祖国的赤子情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外公的身体状况中明白了外公客居他乡的原因。文字中凝结的感情被学生一一挖掘,文章所体现的爱国情怀也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所以释疑的过程就是创新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