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派绘画的世俗性具体表现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上画派是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并不是只包含一种风格的流派,而是由一群敢于打破传统并整合西方艺术手法的画家共同创造的名为海派艺术的新风格。为了进一步分析海派绘画的世俗性特征,本文结合具体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分析了该画派的各个分支,剖析了海上画派世俗性作品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海上画派;世俗性作品;绘画;艺术风格
  一、清末海派花鸟画的世俗性
  生活在二十世纪的画家吴昌硕,是晚清最后一位文人画巨匠,其绘画风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作品以商品性和世俗性作为外在表现特征,内里则充满了浓厚的古雅气息。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功与当时的环境密切相关,其绘画的世俗性不仅反映了他对时代变化的密切关注,也反映了他入世的创作理念。分析其绘画特征,有助于探索近代以来以吴昌硕等人为代表的“海派”绘画的演变历程和这种演变的实质所在,阐明以吴昌硕作品为代表的海派花鸟画的世俗化发展倾向。吴昌硕自幼生活在民间,受民间艺术氛围的感染,在构图、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世俗生活的特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吴昌硕的作品,画面通俗易懂,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寓于诗情画意之中,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藩篱,拓宽了花鸟画的绘画领域。
  吴昌硕是擅长花鸟画的海派代表画家,他的绘画特别注重将文人画的形式与世俗性相融合。他文化修养深厚,先后师法陈淳、徐渭、扬州八怪、石涛、八大山人等先贤,但他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思路,而是能够将所学的各种艺术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笔法、个性,突破陈规旧条,勇于创新,自成一家。他对海派花鸟绘画的贡献,在于他将传统花鸟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大胆运用色彩,成功塑造了海派花鸟绘画的世俗形象。在题材方面,他热衷于瓜果蔬菜、花卉、藤类等植物,这些大多也是民间艺术常见的题材,对这些题材的选择体现出民间绘画的世俗性对文人画的影响。不难推测,吴昌硕常画这类作品,与当时的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梅花是吴昌硕很常用的题材,他视梅花为知己,爱梅、植梅、画梅、咏梅,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其代表作品《墨梅图》(图1)是其五十四岁所作,该作品的构图、绘画技巧和色彩的运用都显示出他在绘画时的苦心经营,是吴昌硕的心血之作。看整幅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梅盘曲的枝干,自上而下,挺然直立,主干在前,次干在后,笔墨老辣,浓淡干湿分明,如蛟龙一般直冲云霄,咄咄逼人;侧枝层次分明,穿插有序,多采用“女”字形交叉,丰富、生动。吴昌硕一贯追求画面的和谐、明亮、热烈、饱满,惯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强调造型的表现力,创造出清新明快的格调,使文人画的“雅”和民间绘画的“俗”得到融合,朴实且略带幽默感的形象使人联想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这样的用色更接近民间绘画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体现了海派花鸟画世俗性的特征。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可以看出他试图打破平稳的画面结构,不拘泥于传统的素雅色调,注重整体性,崇尚气势,形成了活泼、明快、原始的独特创作风格,画面具有金石气息。此外,他还强调用笔、色彩密度、题款、印章等方面的巧妙结合。吴昌硕作为海派大师,是近代中国书画史的核心人物,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转型期的关键人物,也是我国近代书画界一位承前启后的宗师。他的作品对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人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響。
  虚谷也是海派诸家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位花鸟画家,他的绘画也具有明显的海派绘画的世俗性特征,除了色彩鲜艳之外,还表现出些许趣味性和朴拙感。他善于运用侧锋渴笔作画,通过这种独特的用笔总结事物的形象,传达其特有的意趣,彰显自己的风格、心性和真实感受,例如他笔下笨拙可爱的乌龟、活泼好动的猫、自由自在的金鱼等,都是其内心情感的直接写照。使用侧锋的处理方法描绘物体并形成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是以往画家所未有的。这是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和独到体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市井平民的精神生活,他的作品蕴含物质性、幽默性、纯真性等民族艺术元素,明显受到民族艺术形式和审美的影响,其代表作品有《梅花金鱼图》《松鹤图》《瓶菊图》等。
  任伯年是海派画家的突出代表之一,他不仅擅长画花鸟,也擅长画人物,这两种主题的创作都具有显著的世俗性特征。任伯年的花鸟画技法演变是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变迁的缩影,他早年学宋代的工笔画,追求严谨周密,后来取法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山人等人的笔意,在设色和题材上继承了扬州八怪等人的传统,重视色彩,扩大了绘画的题材范围。任伯年从小生活在民间,受高度商业化和世俗化的市场浸染,他的画作自然也体现出世俗化特征。同时,他把西方绘画的理念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他曾经在上海土山湾图画馆学习西方素描,在学习西方绘画的过程中,他吸收了西方画家的观察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写生方式。天赋异禀的他将传统的中国画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技巧巧妙地进行结合。任伯年画花卉时,画法严谨工整,笔墨生动,色彩鲜丽明亮,堪称一绝。他是第一位将西方的绘画色彩观念运用于文人画的大师。其画作中常见的对比色虽然是绿色和红色,但是色彩搭配和谐、清新,是优雅的传统文人绘画与民间通俗性绘画的完美结合。
  二、清末海派人物画的世俗性
  任伯年以其在人物画方面的成就,被徐悲鸿称为“仇英以后的第一人”,他的人物画具有鲜明的世俗性特征。
  首先,任伯年的人物画作品题材范围十分广泛。他能深入地展现当时社会的世俗性特点,多画道释人物、世俗人物、肖像画、历史人物等,现存的作品中人物画占四成左右,其中以肖像画的艺术价值最高。他的肖像画描绘的大多是亲朋好友和书画家,如以吴昌硕为对象的肖像画作品《酸寒尉像》(图2),造型生动,结构合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对象的心理状态,而且在笔法上多有创意,令观者耳目一新。他的人物画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例如韩信、李白、怀素、苏轼等,他们不仅是历代文人雅士所颂扬的对象,同时也是市井中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们是理想、愿望、精神的化身,在社会冲突严重和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满含艺术创作者的关切。任伯年不仅在传统的文人画中融入了浓厚的世俗性色彩,也致力于对七仙女、寿星、王母、八仙、嫦娥等神话人物的塑造,在他的笔下,这些神话人物都被描绘成平民百姓的样子,例如《女娲炼石》中的女娲形象,就是取材于市井的普通女子。在他的道释人物画中,无量寿佛、观音菩萨、达摩的形象,主要是为了满足善男信女的崇拜需求。
  在任伯年作品的人物形象中,世俗性形象占据多数,例如渔翁、农民、儿童、小贩、市井游民等,都是身边的常见人物,这些世俗性人物形象的创作并不都是为了迎合他人,更多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在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得以摆脱物质的束缚,在高超的技艺水平下描绘出细腻的生活情感。他的作品不能仅仅用“形神兼备”这类词去概括,因为他的创作方式是一种中西融合的新形式,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内心世界、艺术语言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等方面都与传统的中国画有所不同,在吸收外来技法为己所用的层次上,远远超越了同代画家,用独特的绘画手法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任伯年的人物画中,世俗性的特点表现得具体、生动,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他的作品成为那个时代世俗文艺作品的标杆,也是海派绘画世俗性的完美体现。
  三、清末海派山水画的世俗性
  与花鸟画、人物画相比,海派山水画的地位并不高。“扬州八怪”时期,画坛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花鸟画和人物画方面,山水画创作则未能引起注意。到了海上画派时期,山水画在海派画家的作品中更是只占少数。
  赵之谦是海派画家的先驱,他在学画初期曾涉猎山水画,多学扬州八怪“谐俗”的路子,笔墨较为简单,构图奇特,具有元代山水画的特点,后来他便放笔不作山水画。另一位海派画家任熊的山水画较多,但是他在技法上更倾向唐宋时期的青绿山水,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作品具有生机勃勃的画意,与揚州八怪描绘山水的世俗性一致,更加强调画面造型。部分具有文人画气息的作品,画面内容也处理得雅俗共赏,富有真实性,避免了宫廷绘画的庙堂之气和传统文人画的孤傲之态。
  即使是清末海派的领袖人物吴昌硕,其山水画作也并不多,同他的花鸟画一样,他的山水画也体现了世俗性特征。他早年学习唐宋青绿山水,后取法元代赵孟頫、“元四家”以及“清四王”等作品,绘画内容除了传统的听瀑、观泉等题材外,仍然有世俗化的倾向,他将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处理方式,主要表现在画面内容多是花卉和石头的组合,二者平分秋色,画家一般会将远处的山石推到近处,缩短画面内外的距离,表现画家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使观众将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与作品中的自然情感相契合,进而产生共鸣。吴昌硕将文人画从一种表现自我精神的艺术转化为抒写自然感悟的载体,进一步走进了观者内心,加深了山水画的世俗性。
  无论是吴昌硕、任伯年、虚谷还是赵之谦,以他们为代表的海派画家们都在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上体现了深度的世俗性,但世俗并不意味着媚俗,他们的作品和技法依旧蕴含清新灵动的生命力,革新了一代画坛之风气。
  作者简介
  李振,1996年9月生,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选择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梳理与实践应用两方面展开研究,在对界面设计的概念、界面设计流程及界面设计原则等设计要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云游敦煌”与“三星堆云博物馆”综合线上开幕式等网红案例的界面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并以笔者创作的作品“扬州漆艺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为例,分析和探究在云博物馆界面设计中如何彰显博物馆自身的主题文化特色。  关键词:界面设计;虚拟博物馆;
期刊
摘要:本文对吉祥图案的基本内容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祥禽瑞兽、植物花卉以及神仙人物等吉祥图案在山西古建筑中的具体运用加以阐述,希望能为当下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吉祥图案;山西古建筑;装饰设计  吉祥图案作为建筑物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既能丰富建筑美感,提升空间层次,也能充分体现吉祥图案的鲜明寓意,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其精湛的装饰工艺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对于山
期刊
摘要:春秋以后,日常使用的文字逐渐简化,结字比较复杂的文字形体逐渐被取代,这符合文字简化运动的规律。草写简化是为了省事,这必然会对文字的结构和书写方式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原来的文字根基就会动摇,因此,草写简化状态下的文字是不稳定的。文字简化无疑对后世书体演变造成了不小影响,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草率简省的书写方式破坏了文字原有的构形理据,异体繁多,书体杂乱,秦篆与古隶兼行,致使秦始皇初兼天
期刊
摘要:狮子纹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的两个古代文明。关于狮子传入东方,东汉文献记载狮子通过朝贡进入中原。从此以后,狮纹被纳入中原文化的各个装饰体系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流变,逐渐本土化。文章从狮子纹样的起源到传入中原后的流变,分层次进行解读与探究。  关键词:狮纹;印度;两河流域;中原;流变  一、起源  狮子是較为凶猛的动物,四肢强壮,有钩爪,《潜研堂类书》也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佛教
期刊
中国明清城墙是指最终建成于中国明清时期的,兼具军事防御、抗洪防灾和空间规划等功能的体系性构筑物,包括南京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临海台州府城墙、寿县城墙、兴城城墙、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①等。“中国明清城墙”的价值体系丰富多样,包含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等。  南京城墙是“中国明清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中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在现存长度、存在规模方面,还是
期刊
摘要:潇贺古道处于湘、桂两省之间,穿过富川县,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富川瑶族自治县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富川境内潇贺古道周边传统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村寨特色产品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1]。文章提出加强资源整合,发展第二、三产业等对策,这
期刊
摘要: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博物馆的展览交流工作快速升温,很多博物馆(尤其是省级以上博物馆)依托自身馆藏推出了文物巡展。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即在此背景下推出,并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晋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总结本次展览项目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对展览的整体策划、合作模式、展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未来的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阶梯法对漆器的纹样特点进行了分析,使人们从阶梯法的角度认识纹样的美学理念,体会工匠艺人的设计灵感,了解漆器装饰纹样的发展脉络与制作工艺。  关键词:阶梯法;漆器;纹样;特征;艺术  漆器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纹样体现了漆器艺术品的价值,漆器纹样常被运用于多种器皿中,对漆器起到装饰作用,纹样构成是漆器纹样设计中十分关键的步骤。本文从阶梯法的角度看待漆器纹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析纹样所
期刊
摘要:女官制度是中原王朝一项传统的宫廷制度,中国古代女官制度同男官制度一样机构完备、职掌明确、体系独立,是古代君王强化君权的措施之一,但具体制度内容同男官制度又有极大区别。我国古代关于女官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周礼》中,例如“女祝,女奴晓祝事者”等。但是,女性官员真正意义上开始出现,是在东汉末年。北魏王朝作为依靠汉化取得统治权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周礼》为基础正式确立了女官制度,此后对于女官职务系统的
期刊
2021年1月26日,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推出了迎新春特展“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展览汇集了各时期山西民间传统银饰600余件,展品主要来自山西博物院,一件件历经岁月打磨,依然熠熠生辉的银饰,精彩地诠释了“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这一理念。  展览内容围绕明清至民国时期来自山西民间各地的传统银饰,是山西本土传统文化的代表,且与民间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