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应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由教师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者意识转变;由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由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转变。
【关键词】 课程 教师 角色 环境 转换
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深化,传统的课程环境与新的课程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冲撞、磨合与转化,传统的课程环境日益失去了它在教育舞台中的主导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行之有效的新课程环境。下面本人从传统的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比较出发谈谈教师角色及其转换的意义。
一、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
多少年来,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和教参、统一教学标准捆住了教师的手脚,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导向,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也违反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施教原则,使不少教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一次备课,年年通用,一本教参,样样照搬,根本就不考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一本发黄的教案,教了父亲教儿子,根本就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学的价值取向也没适应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实行新课改后,教师们经过培训,在不断的实践中弃旧纳新,一步一步地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应有的展示。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时,本人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适当地加进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探究内容,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分别充当实验时应该出现的各种群体——围观者、同事等等,最后又让学生们充当评委予以评判,整个场面既热烈又实在,起到了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较好地体现了课改所强调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如此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正是课改所提倡的教师应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的具体举措。
二、由教师的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者意识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师喻作“园丁”,殊不知,这一美称对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教师是合适的,而对于新的课程环境理念来说就有不妥帖之处,因为它虽然肯定了教师的作用,但也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幼苗进行任意的人为修剪,甚至淘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随意,极易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无法构成平等的、和谐的课程环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理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事实上,教育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只能是辅助其成长,并不能强制性地修剪和淘汰。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同时与教师的唤醒、指导、帮助分不开。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作为教师,要实现由教师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者意识转变,必须强化两种意识:首先是人本意识,因为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必须努力做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其次是民主意识,即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意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某教师上《最后一课》时,能抓住小说这一体裁的教学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是一个怎样的人”去品读课文,各抒己见。学生积极发言,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而教者再深入学生之中,进行点拨式引导,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教与学的互动,合作探究效果很好。现在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权威意识,积极地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过渡。
三、由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个体劳动,认为教师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质与教育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责任感发挥的程度,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工作。这种理念导致了教师间互不合作,每个教师都在自己的“单行道”上行驶,把很多可以互相利用、取长补短的资源白白浪费,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句话,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突破学科专门化的樊篱,具有整体把握和综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改变单兵作战、独往独来的个性化行为的工作方式。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当然,要求各位教师科科精通,目前还达不到,以后也很难达到,但尽最大可能进行互通还是做得到的,这就要求每位科任教师由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最近,我们学校在实施“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这一课程理念。具体的做法是,由某一科的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其他科的教师均到场参与探究,再由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点评,揭开了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的序幕。
四、由教师和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转变
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多少年来,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一丝不苟地记。即使是实行课改,还是有不少的教师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这当成就是课改。殊不知,其所教之学生成了“呆鸟”,不喂不吃,一个个都失去了灵性。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学生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样无需他们去努力独立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性的。《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是唤醒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过程。旧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保姆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习惯于当“配角”。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引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
这些改革,不仅要我们理解、认同、接受,更主要的是付诸实践。“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课标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近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开始重视这一方面,有的已初见成效。
从以上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角色的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势在必行的。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必须扎扎实实地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课程决策者、平等参与者、学科合作者,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 课程 教师 角色 环境 转换
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深化,传统的课程环境与新的课程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冲撞、磨合与转化,传统的课程环境日益失去了它在教育舞台中的主导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行之有效的新课程环境。下面本人从传统的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比较出发谈谈教师角色及其转换的意义。
一、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
多少年来,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和教参、统一教学标准捆住了教师的手脚,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导向,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也违反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施教原则,使不少教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一次备课,年年通用,一本教参,样样照搬,根本就不考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一本发黄的教案,教了父亲教儿子,根本就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学的价值取向也没适应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实行新课改后,教师们经过培训,在不断的实践中弃旧纳新,一步一步地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应有的展示。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时,本人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适当地加进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探究内容,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分别充当实验时应该出现的各种群体——围观者、同事等等,最后又让学生们充当评委予以评判,整个场面既热烈又实在,起到了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较好地体现了课改所强调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如此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正是课改所提倡的教师应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的具体举措。
二、由教师的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者意识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师喻作“园丁”,殊不知,这一美称对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教师是合适的,而对于新的课程环境理念来说就有不妥帖之处,因为它虽然肯定了教师的作用,但也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幼苗进行任意的人为修剪,甚至淘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随意,极易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无法构成平等的、和谐的课程环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理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事实上,教育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只能是辅助其成长,并不能强制性地修剪和淘汰。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同时与教师的唤醒、指导、帮助分不开。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作为教师,要实现由教师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者意识转变,必须强化两种意识:首先是人本意识,因为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就必须努力做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其次是民主意识,即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意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某教师上《最后一课》时,能抓住小说这一体裁的教学要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是一个怎样的人”去品读课文,各抒己见。学生积极发言,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而教者再深入学生之中,进行点拨式引导,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教与学的互动,合作探究效果很好。现在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权威意识,积极地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过渡。
三、由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个体劳动,认为教师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质与教育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责任感发挥的程度,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工作。这种理念导致了教师间互不合作,每个教师都在自己的“单行道”上行驶,把很多可以互相利用、取长补短的资源白白浪费,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句话,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突破学科专门化的樊篱,具有整体把握和综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改变单兵作战、独往独来的个性化行为的工作方式。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当然,要求各位教师科科精通,目前还达不到,以后也很难达到,但尽最大可能进行互通还是做得到的,这就要求每位科任教师由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最近,我们学校在实施“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这一课程理念。具体的做法是,由某一科的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其他科的教师均到场参与探究,再由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点评,揭开了学科的个体化向学科的合作化转变的序幕。
四、由教师和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转变
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多少年来,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一丝不苟地记。即使是实行课改,还是有不少的教师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这当成就是课改。殊不知,其所教之学生成了“呆鸟”,不喂不吃,一个个都失去了灵性。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学生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样无需他们去努力独立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性的。《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是唤醒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过程。旧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保姆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习惯于当“配角”。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引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
这些改革,不仅要我们理解、认同、接受,更主要的是付诸实践。“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课标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近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开始重视这一方面,有的已初见成效。
从以上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角色的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势在必行的。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必须扎扎实实地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课程决策者、平等参与者、学科合作者,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