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好坏。科学的导入方法和技巧,既有利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因此,教师应从理念上重视课堂导入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设计和实践课堂导入环节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导入到新授课环节。
一、体现并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
每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中学化学教学目标在每堂课中的具体实现。因此,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展开,课堂导入环节也不例外。为了避免出现课堂导入设计花样太多、喧宾夺主的情况,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策略时,必须首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导入设计的红线。不论什么样的课堂导入,都应该有利于学生高效地明白自己将要学习什么,将要掌握什么,而不是形式热闹、内容空洞甚至偏题。化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导出兴趣、导出重点、导出新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乙醇》一课,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新授课之前,这位老师安排学生讨论自己列出的所知道的许多与酒有关的古诗词,待学生纷纷列举了诸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许多相关的诗词后,老师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介绍杜康酒的由来的视频。此时,同学们关于酒的背景知识及兴趣都被激发,然后,老师直接问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等学生回答是乙醇后,老師说:“好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至此,课堂导入环节完成。听完这位老师的导入后,笔者认为,这位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准备了不少背景材料。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一开始所提的问题和设计的活动,与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并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只是花了不少兴趣关注酒的诗词和酒的来历,不太容易想到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位老师导入情境的创设尽管气氛热闹,但没有很好地围绕教学目标,使得课堂导入有些牵强,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链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合理设问一直是化学课堂导入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老师在导入环节如果能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连串相互衔接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主动性,就非常有助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问题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问题设计不能太多,否则中心不突出,也容易浪费时间,二是问题设计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带有一定的超前和引导作用;三是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不能太随意。因此,首先,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所设计的问题与本堂课的新授内容的有机联系,还要备好学生,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化学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所设计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由浅入深,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期待学习。
三、在课堂导入时要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一些老师为了省事,不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是由老师主导,学生配合完成。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课堂导入的实效,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导入方式,都必须考虑到如何尽量保证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形成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结构。以实验导入为例,老师在实验导入时要视条件许可,尽可能做一些探究性小实验,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如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包括一些小魔术,诱导学生自觉进入到探究与学习的状态。同时,化学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总之,化学课堂导入环节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它与学生的心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能力、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和原则等各个方面有关。化学教师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应该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教学情境,更高效地进入新授课环节。
一、体现并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
每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中学化学教学目标在每堂课中的具体实现。因此,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展开,课堂导入环节也不例外。为了避免出现课堂导入设计花样太多、喧宾夺主的情况,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策略时,必须首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导入设计的红线。不论什么样的课堂导入,都应该有利于学生高效地明白自己将要学习什么,将要掌握什么,而不是形式热闹、内容空洞甚至偏题。化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导出兴趣、导出重点、导出新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乙醇》一课,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新授课之前,这位老师安排学生讨论自己列出的所知道的许多与酒有关的古诗词,待学生纷纷列举了诸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许多相关的诗词后,老师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介绍杜康酒的由来的视频。此时,同学们关于酒的背景知识及兴趣都被激发,然后,老师直接问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等学生回答是乙醇后,老師说:“好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至此,课堂导入环节完成。听完这位老师的导入后,笔者认为,这位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准备了不少背景材料。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一开始所提的问题和设计的活动,与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并没有直接联系,学生只是花了不少兴趣关注酒的诗词和酒的来历,不太容易想到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位老师导入情境的创设尽管气氛热闹,但没有很好地围绕教学目标,使得课堂导入有些牵强,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链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合理设问一直是化学课堂导入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老师在导入环节如果能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连串相互衔接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主动性,就非常有助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问题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问题设计不能太多,否则中心不突出,也容易浪费时间,二是问题设计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带有一定的超前和引导作用;三是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不能太随意。因此,首先,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所设计的问题与本堂课的新授内容的有机联系,还要备好学生,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化学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所设计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由浅入深,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期待学习。
三、在课堂导入时要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是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一些老师为了省事,不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是由老师主导,学生配合完成。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课堂导入的实效,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导入方式,都必须考虑到如何尽量保证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形成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结构。以实验导入为例,老师在实验导入时要视条件许可,尽可能做一些探究性小实验,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如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包括一些小魔术,诱导学生自觉进入到探究与学习的状态。同时,化学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总之,化学课堂导入环节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它与学生的心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能力、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和原则等各个方面有关。化学教师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应该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教学情境,更高效地进入新授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