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回放
上课不久,教室里传来了手机铃声,我停下讲课,让这个同学把手机关了,随后继续讲课,可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的手机震动的课桌直响。学生带手机弊病真多:有在课堂上,相互发短信、传照片的;在考场上,利用手机作弊的,有的在校园里边走边打电话,旁若无人,甚至有的给老师发骚扰短信的,自习课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现在有一些学生到底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卑、自私、自负、逆反、忧郁、疑虑、嫉妒的心理,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学生经常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心理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青少年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应对策略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同行分享。
1.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如果在这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2.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作出有预见性地分析。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3.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没有可能继续发生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儿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要从点滴抓起,重在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耐心与匠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教师在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意识的同时,应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掌握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注重研究教育艺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课不久,教室里传来了手机铃声,我停下讲课,让这个同学把手机关了,随后继续讲课,可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的手机震动的课桌直响。学生带手机弊病真多:有在课堂上,相互发短信、传照片的;在考场上,利用手机作弊的,有的在校园里边走边打电话,旁若无人,甚至有的给老师发骚扰短信的,自习课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现在有一些学生到底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卑、自私、自负、逆反、忧郁、疑虑、嫉妒的心理,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学生经常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心理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青少年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应对策略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同行分享。
1.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如果在这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2.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作出有预见性地分析。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3.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没有可能继续发生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儿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要从点滴抓起,重在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耐心与匠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教师在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意识的同时,应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掌握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注重研究教育艺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