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庙奇遇,敢“打”士兵的老人
1983年,满脸稚气的我应征入伍后,在新兵连集训了一个半月,因为在回答首长询问为什么当兵时讲了一句“就是为了解决全民工作,混个‘铁饭碗’养老娘”的大实话,逗乐了老红军陈政委,于是被调到了后勤部机关。在战勤处当通信员。因庸俗的回答而被调到机关工作。那一年我的运气还不错。
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值班干部老段同志喝茶时,也为我沏上了一杯,“微香而小苦”的滋味,更加触动了我的乡愁,直到凌晨四点多依然无法进入梦乡,索性爬起来去文庙练拳。文庙与我们机关只是一墙之隔,“文革”后一直是省军区通信部门的仓库,故而人迹罕至,早晚在那里练拳根本用不着担心被人发现。那天早上雪下得特别大,纷纷的雪片把文庙装饰成一个银白色的庭园,在我每天练拳的那块空地上,我看见树下有位微微驼背的老人正练着一种我不认识的拳术。姿势有着明显的个人特色,手势、身形、头颈和步态都有特殊的、古怪的风格,虽然他长得有些猥琐,穿戴脏不拉叽的,有好几块油渍补丁几乎可以反光,但出于尊重,我没贸然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看他旁若无人的练着。老人气色甚好,步履轻健,动作忽快忽慢,动静无常,变化无端,也看小出是他围着树转还是树围着他转,令我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他反反复复练得是什么。约莫半个小时后,他自己停了下来,我快步上前,敬过军礼后便问他练的是什么。为什么身上冒白气,老人一瞪眼反问我一句:“我老吗?”我一愣,忙说不老,可他又非常生气似的说了一句“你的年龄还没有我的零头大呢,我怎么不老!”没容我思考,他接着又说,“能看出我身上冒正气,看样子你也跟‘高人’学过拳脚,不知道经不经打”。话音未落,我还没看清他是怎样从丈外过来的,就被他一抬手打了出去,我顿时火冒三丈,爬起来二话没说,就用达摩八式的小开门攻了上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我是攻一次,倒一次,什么达摩八式、小红拳、猴拳没有一招管用,一连被他摔了七八跤。有横着出去的,有嘴啃泥的;有斜着飞出去的,有屁股坐地上的;有仰面朝天的。脸肿了,牙磕掉了半个:右腿胫骨被台阶磕了一个黄豆大的坑:右脚的大脚趾盖也被老人踩掉了。当时被打得火气全无,斗志全无。大脑一片空白,跟傻子没什么两样。真是“从来未有事,竟出在文庙”。身上的伤将息了半个多月才恢复,切身体验了什么叫跌打损伤。跟老人学拳之后,才知道他用来打我的手法是戴家心意拳三种打法之一的打法。另外两种打法分别是拿穴法和打穴法,可惜未等我全部领会和掌握,老人就撒手人寰了。辞世前的一天早上,他把平素为我讲解的两本拳谱交给了我,一本是他姐夫著的《戴家拳通》,一本是老人自著的《神拳点睛》。这么多年。我一直把拳谱带在身边,没舍得跟任何人分享。
大前年,小儿背诵完二十篇《论语》后,我带他去参观重新修缮过的文庙。旧地重游,颇多感慨。我让小儿背四书。其实也是老人的意思,老人非仙非佛,不道不禅。若强给老人定位的话,老人只能算是大隐于世的杂家。在新塑的孔夫子行教像前,我告诉儿子,我就是在这里接触《论语》和狂热地爱上传统武术的(没好意思对儿子讲,也是在这里饱餐了一顿老拳,比子路受教还惨)。儿子听了笑一笑,我问儿子,将来有没有可能习武,儿子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不是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他可不想把欲望当成志气,免得他日被人嘲笑勇而无礼。“子不类父”,我对他也是有看法没办法,不学就算了罢。由他自己做主吧,反正我也希望他成为一个和武术毫无关系的人,今天的武术界确实有点像无术界。拾阶而上进大殿前。我提醒儿子要“行不履阈”。儿子会心一笑……“行不履阈”是《论语》“乡党篇”中的一句,也是老人当年为我讲解虎步要领时讲的一句话,初中水平的我当时根本不解其意,老人摇了摇头,一声长叹后随手从书架上取了一函石印本的《论语》递给我这个不可雕也的朽木,我认真查阅一周,总算弄明白了老人要点化我什么,他是要我明白如何避开对手给自己脚下设的“磙子”,而不被其绊倒。是啊!“谁能出不由户”做到“善行无辙迹”。说句废话:步法和腿法不结合,只能打、不能顾,什么劈崩钻炮横,屁用都没有。记得有一天我在一本武术杂志上看到了“半步崩拳打遍黄河两岸”的故事。就问老人是否知道形意拳家郭云深,老人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确,老人除了戴先师和董海川外,根本不知道任何武林人物。他讲的“绊步崩拳”也与人不同,是“绊人”的“绊”,不是“一半二半”的“半”,有意者可尝试一下“绊步崩拳”的惊人效果。
拳术的意境有它的深度、高度、阔度。戴家拳的高、大、深,俱非常人nr及。老人传拳反对“素隐行怪”,主张举一反三,让我最受益的就是可以到他老人家身上去吃吐拳劲,找跌、拿、打的感觉。吐到人所不能吐到的为高:吃到人所不能吃到的为大;化到人所不能化的为深。这种言传身教的法门,在今天的武术界已是不可寻了。
大概是我命中注定没师缘吧,老人虽无私地传授我拳术,却不许我尊称他为师父,他毫不隐讳地说我不够格,只承认指点过我。的确,在他眼里,我的资质实在是太差了,身子骨弱,又没有协调性和灵敏度,根性顽痴、缺乏自制力,还……他之所以把旷世绝学传给我。是因为他自知大限将至,时口不多,迫不得已只能用我这个有点缘分的废物来延续他的武学生命了。
那几年我经常半夜溜出去偷偷练拳。战友们不知缘由,背后都悄悄议论说大帅(我在部队时的绰号)魔魔怔怔的,肯定是精神病,我也不予计较。倒是刘参谋长家养的那条纯种德国狗很识货,一见我练戴家拳就狂吠不止,也许是这畜生感受到了戴家拳的不同凡响之处。
“敛用务求其适。”对于戴家拳的“致用”,老人要求我跌、打、拿不分,要一气呵成。他能轻松做到“肘上措杯”收发自如。所谓肘上措杯,就是一只手持杯。另一只手制人而水不外溢,过程只在一瞬间。可惜我二十多年埋头苦练,虽然有一点温故知新,但积之即久,还是不能水到渠成。我忽然感到有些悲哀。不怪当年老人家说我不成器,现在真是心服口服了。这些年我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想进一步探本求源,足迹虽遍及晋、豫、沪、陕,也曾有幸领略了一些心意名家的风采,可是老人能演示的上乘拳学境界在他们身上却得不到印证。譬如说拳无拳来意无意的“抖把”,偶尔有一二能道出其名称的却练不出;有大言不惭、信誓旦旦说自己练的就是“抖把”的,其实也是面目皆非,不过是想骗青年的学费罢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其实,你就是把浑身的肥肉哆嗦下来,也与“抖把”无关呐!在这里本人不妨透露一点消息,老人的“抖把”从顾法上来说好像处处都是陷阱,用力按他身体任何部位都会使自己产生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想不失衡都不行。想起当初练这把拳时也颇有趣,老人当时命我闭着双眼一直往前走,直到我一脚踏空、摔入文庙的泮池中,我才似懂非懂地领悟了一点“引进落空”、“泥牛入海”,今天饶舌讲一点,希望能对爱好者有所启发。
老人阅历丰富,除了具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眼洞穿人肺腑的识人之明外(在其自著的《神拳点睛》上,此功法为见性之法),还有一门十分骇异的功夫,我本人曾多次领教,老人说这是心意拳的最高境界,谓之神打,即所谓的“上士杀人用语言”。只要他说我的手抬不起来:同时扫我一眼,我的手真就无法举起来,他说我腿不能动,腿就真的无法动地方。这有点类似今天流行的催眠术,但还不完全相同,当时真是令人恐慌,事后莫名其妙却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这真是拳经上所记载的“神受神攻”,那可真是神啊!
心意拳强调养心为寿,至于老人到底是高寿了。说来惭愧,我也弄不清楚。1998年存朋友引荐下,我去拜访老人的忘年交小老弟,黑龙江名医,老武术家高式国先生(高老时年102岁,享寿104岁,无疾而终,火化后得舍利子五颗),根据高老的年龄推算,我1984年初遇老人家时,他已是百岁以上的高寿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说我的年龄(18岁)还没有他的零头大呢。本人不以教拳为生,更不想涉足武术界,为了不引起无谓的纠纷,避免被人指责为冒充大辈,老人的师承、名字、拳谱,还有神奇的功法只能留待机缘成熟时再公开吧。这也是老人告诫我遵守“时至不疑,见善勿殆,去非勿处”的处世原则。
1983年,满脸稚气的我应征入伍后,在新兵连集训了一个半月,因为在回答首长询问为什么当兵时讲了一句“就是为了解决全民工作,混个‘铁饭碗’养老娘”的大实话,逗乐了老红军陈政委,于是被调到了后勤部机关。在战勤处当通信员。因庸俗的回答而被调到机关工作。那一年我的运气还不错。
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值班干部老段同志喝茶时,也为我沏上了一杯,“微香而小苦”的滋味,更加触动了我的乡愁,直到凌晨四点多依然无法进入梦乡,索性爬起来去文庙练拳。文庙与我们机关只是一墙之隔,“文革”后一直是省军区通信部门的仓库,故而人迹罕至,早晚在那里练拳根本用不着担心被人发现。那天早上雪下得特别大,纷纷的雪片把文庙装饰成一个银白色的庭园,在我每天练拳的那块空地上,我看见树下有位微微驼背的老人正练着一种我不认识的拳术。姿势有着明显的个人特色,手势、身形、头颈和步态都有特殊的、古怪的风格,虽然他长得有些猥琐,穿戴脏不拉叽的,有好几块油渍补丁几乎可以反光,但出于尊重,我没贸然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看他旁若无人的练着。老人气色甚好,步履轻健,动作忽快忽慢,动静无常,变化无端,也看小出是他围着树转还是树围着他转,令我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他反反复复练得是什么。约莫半个小时后,他自己停了下来,我快步上前,敬过军礼后便问他练的是什么。为什么身上冒白气,老人一瞪眼反问我一句:“我老吗?”我一愣,忙说不老,可他又非常生气似的说了一句“你的年龄还没有我的零头大呢,我怎么不老!”没容我思考,他接着又说,“能看出我身上冒正气,看样子你也跟‘高人’学过拳脚,不知道经不经打”。话音未落,我还没看清他是怎样从丈外过来的,就被他一抬手打了出去,我顿时火冒三丈,爬起来二话没说,就用达摩八式的小开门攻了上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我是攻一次,倒一次,什么达摩八式、小红拳、猴拳没有一招管用,一连被他摔了七八跤。有横着出去的,有嘴啃泥的;有斜着飞出去的,有屁股坐地上的;有仰面朝天的。脸肿了,牙磕掉了半个:右腿胫骨被台阶磕了一个黄豆大的坑:右脚的大脚趾盖也被老人踩掉了。当时被打得火气全无,斗志全无。大脑一片空白,跟傻子没什么两样。真是“从来未有事,竟出在文庙”。身上的伤将息了半个多月才恢复,切身体验了什么叫跌打损伤。跟老人学拳之后,才知道他用来打我的手法是戴家心意拳三种打法之一的打法。另外两种打法分别是拿穴法和打穴法,可惜未等我全部领会和掌握,老人就撒手人寰了。辞世前的一天早上,他把平素为我讲解的两本拳谱交给了我,一本是他姐夫著的《戴家拳通》,一本是老人自著的《神拳点睛》。这么多年。我一直把拳谱带在身边,没舍得跟任何人分享。
大前年,小儿背诵完二十篇《论语》后,我带他去参观重新修缮过的文庙。旧地重游,颇多感慨。我让小儿背四书。其实也是老人的意思,老人非仙非佛,不道不禅。若强给老人定位的话,老人只能算是大隐于世的杂家。在新塑的孔夫子行教像前,我告诉儿子,我就是在这里接触《论语》和狂热地爱上传统武术的(没好意思对儿子讲,也是在这里饱餐了一顿老拳,比子路受教还惨)。儿子听了笑一笑,我问儿子,将来有没有可能习武,儿子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不是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他可不想把欲望当成志气,免得他日被人嘲笑勇而无礼。“子不类父”,我对他也是有看法没办法,不学就算了罢。由他自己做主吧,反正我也希望他成为一个和武术毫无关系的人,今天的武术界确实有点像无术界。拾阶而上进大殿前。我提醒儿子要“行不履阈”。儿子会心一笑……“行不履阈”是《论语》“乡党篇”中的一句,也是老人当年为我讲解虎步要领时讲的一句话,初中水平的我当时根本不解其意,老人摇了摇头,一声长叹后随手从书架上取了一函石印本的《论语》递给我这个不可雕也的朽木,我认真查阅一周,总算弄明白了老人要点化我什么,他是要我明白如何避开对手给自己脚下设的“磙子”,而不被其绊倒。是啊!“谁能出不由户”做到“善行无辙迹”。说句废话:步法和腿法不结合,只能打、不能顾,什么劈崩钻炮横,屁用都没有。记得有一天我在一本武术杂志上看到了“半步崩拳打遍黄河两岸”的故事。就问老人是否知道形意拳家郭云深,老人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确,老人除了戴先师和董海川外,根本不知道任何武林人物。他讲的“绊步崩拳”也与人不同,是“绊人”的“绊”,不是“一半二半”的“半”,有意者可尝试一下“绊步崩拳”的惊人效果。
拳术的意境有它的深度、高度、阔度。戴家拳的高、大、深,俱非常人nr及。老人传拳反对“素隐行怪”,主张举一反三,让我最受益的就是可以到他老人家身上去吃吐拳劲,找跌、拿、打的感觉。吐到人所不能吐到的为高:吃到人所不能吃到的为大;化到人所不能化的为深。这种言传身教的法门,在今天的武术界已是不可寻了。
大概是我命中注定没师缘吧,老人虽无私地传授我拳术,却不许我尊称他为师父,他毫不隐讳地说我不够格,只承认指点过我。的确,在他眼里,我的资质实在是太差了,身子骨弱,又没有协调性和灵敏度,根性顽痴、缺乏自制力,还……他之所以把旷世绝学传给我。是因为他自知大限将至,时口不多,迫不得已只能用我这个有点缘分的废物来延续他的武学生命了。
那几年我经常半夜溜出去偷偷练拳。战友们不知缘由,背后都悄悄议论说大帅(我在部队时的绰号)魔魔怔怔的,肯定是精神病,我也不予计较。倒是刘参谋长家养的那条纯种德国狗很识货,一见我练戴家拳就狂吠不止,也许是这畜生感受到了戴家拳的不同凡响之处。
“敛用务求其适。”对于戴家拳的“致用”,老人要求我跌、打、拿不分,要一气呵成。他能轻松做到“肘上措杯”收发自如。所谓肘上措杯,就是一只手持杯。另一只手制人而水不外溢,过程只在一瞬间。可惜我二十多年埋头苦练,虽然有一点温故知新,但积之即久,还是不能水到渠成。我忽然感到有些悲哀。不怪当年老人家说我不成器,现在真是心服口服了。这些年我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想进一步探本求源,足迹虽遍及晋、豫、沪、陕,也曾有幸领略了一些心意名家的风采,可是老人能演示的上乘拳学境界在他们身上却得不到印证。譬如说拳无拳来意无意的“抖把”,偶尔有一二能道出其名称的却练不出;有大言不惭、信誓旦旦说自己练的就是“抖把”的,其实也是面目皆非,不过是想骗青年的学费罢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其实,你就是把浑身的肥肉哆嗦下来,也与“抖把”无关呐!在这里本人不妨透露一点消息,老人的“抖把”从顾法上来说好像处处都是陷阱,用力按他身体任何部位都会使自己产生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想不失衡都不行。想起当初练这把拳时也颇有趣,老人当时命我闭着双眼一直往前走,直到我一脚踏空、摔入文庙的泮池中,我才似懂非懂地领悟了一点“引进落空”、“泥牛入海”,今天饶舌讲一点,希望能对爱好者有所启发。
老人阅历丰富,除了具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眼洞穿人肺腑的识人之明外(在其自著的《神拳点睛》上,此功法为见性之法),还有一门十分骇异的功夫,我本人曾多次领教,老人说这是心意拳的最高境界,谓之神打,即所谓的“上士杀人用语言”。只要他说我的手抬不起来:同时扫我一眼,我的手真就无法举起来,他说我腿不能动,腿就真的无法动地方。这有点类似今天流行的催眠术,但还不完全相同,当时真是令人恐慌,事后莫名其妙却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这真是拳经上所记载的“神受神攻”,那可真是神啊!
心意拳强调养心为寿,至于老人到底是高寿了。说来惭愧,我也弄不清楚。1998年存朋友引荐下,我去拜访老人的忘年交小老弟,黑龙江名医,老武术家高式国先生(高老时年102岁,享寿104岁,无疾而终,火化后得舍利子五颗),根据高老的年龄推算,我1984年初遇老人家时,他已是百岁以上的高寿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说我的年龄(18岁)还没有他的零头大呢。本人不以教拳为生,更不想涉足武术界,为了不引起无谓的纠纷,避免被人指责为冒充大辈,老人的师承、名字、拳谱,还有神奇的功法只能留待机缘成熟时再公开吧。这也是老人告诫我遵守“时至不疑,见善勿殆,去非勿处”的处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