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纸证件引发的焦点
诺大的首都“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竟然只有小部分的经销大户拥有卫生许可证,实在令人惊讶!
大市场的大漏洞
新发地市场被喻为北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晴雨表”。现在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市场是在北京市丰台区工商局监督指导下,由新发地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于1988年5月份在原市场自发交易的基础上兴建和发展起来的。曾连续八年被北京市评为“北京文明市场”,1997年成为北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最初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是一个占地15亩、管理人员15名、启动资金15万元,连围墙都是铁丝网的小型农贸市场。可就在一帮普普通通淳朴农民的努力下, 经过将近21年的艰苦创业,摸爬滚打, 终于在昔日皇家围猎的荒蛮之地, 将一个马路小市场打拼成全国响当当的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向首都人民提供绿色安全食品的最大绿色“ 航母”。现在,市场占地面积1520亩,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有管理人员1759名,总资产10.6亿元。主要经营蔬菜、果品、肉类、种子、粮油、水产、副食、调料、禽蛋、茶叶等农副产品,是一处以蔬菜、果品、肉类批发为龙头的国家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2008年实现总交易量78亿公斤、总交易额260亿元。是北京市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和地方纳税大企业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掌控着首都人民“菜篮子”的农产品大市场,竟然市场内只有一小部分商户申请办理了卫生许可证,这是记者在与新发地市场一位“元老级”的商户谈话时了解到的情况。得知这一消息,记者不禁想起一日三餐所食,心里打起了寒颤。没有卫生许可证,那我们日常生活一直在吃的瓜果蔬菜会不会容易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应该不只这一家市场存在这种现象,市场作为管理方,这么长时间有没有责任督促商户办理齐备相关证件?监管部门又在哪里?不知道您是不是也与记者有相同的疑虑。
新发地市场的宗旨是“让客户发财,求市场发展”,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新发地的决策者们认为:一办市场不仅要提供场地, 更重要的是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要千方百计帮助进场的菜农把菜能卖出去, 并且尽量能卖出好价钱, 这样市场对他们才有吸引力;二市场有了“ 市”, 市场才能称其为市场, 否则, 有场无“ 市” 的市场是没有可能办下去的, 更不可能谈什么发展了。市场从决策者到管理者, 直至每个工作人员, 都时刻牢记这一宗旨。于是,市场多年来在繁荣首都城乡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是新发地市场在致力于带领商户全速发展的同时,似乎在对商户的管理方面重视的并不足够。市场中的另一位商户表示:“我们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都是个人去办的,市场在这方面没有统一办理的机构。现在市场上很多家商户都还没有许可证,一些经销大户自己去办的会多一些。其实,市场也有相关的管理条例,但达不到那么细致,还不能让每位商户都有证件齐全。并且,市场管理的条例也多是注重在关于促进销售的管理上。工商、卫生部门也都过来检查过,但也没有硬性规定。工商部门主要检查有没有营业执照,看是不是合法经营;卫生部门主要是看卫生许可证,但过去也就检查卫生大扫除,没有那么具体,这十多年二十多年也就是这么过来的。”听到这里,记者不禁心里想,幸亏新发地市场在日常管理的比较得当,可是商户这么多,万一其中某个商户不负责任酿成农产品安全事故呢?
“那长期没有卫生许可证,会不会被罚款啊?”记者顺势问道。
“其实,罚款这件事情也是收缩性很大的。现在,中国的很多制度还不健全,在监管上许多事情都是凤头鸡尾,像整治黑车这件事,严查一段时间后,就又不管了,你爱跑不跑。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说到这里,这位商户的情绪有些激动,“还有,很多程序也造成了腐败的机会。比如,检查汽车尾气这件事情。你买了新车,开了还不到一个月,咔嚓,一查,尾气不合格。可是,出厂的时候怎么不查,有没有合格证。其实,他就是给你设一个一个的关卡,多设置几道程序,可以多收几次钱。”
同样的“软肋”
写到这里,记者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则关于天津市场一度“注水肉”称霸的报道,同样暴露出了食品市场监管的软肋。
2000年以前天津市生猪的市场管理比较规范,大型屠宰企业生意红火,顺利、宝迪等企业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吸引去天津投资建厂的。但自2001年开始,天津市把定点屠宰厂审批权限下放到区县级政府商务部门,而这些部门只批不管,导致小屠宰厂遍地开花,“注水肉”现象开始抬头。后来尽管天津市商务委收回审批权,但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对众多企业监管力度不足,生猪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对于生猪市场混乱现状,不少大企业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他们认为正是由于有关部门的长期监管缺位,导致市场整体环境不净,给动歪心思者可乘之机。
当时,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资深食品专家吴锁贵也呼唤监管到位,他说,近年来,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私屠滥宰与“注水肉”问题确实下了力量进行多次整治,但为何管不住、打不绝,主要是现有监管体制,对查处工作形成了制约。商务部门需会同卫生、畜牧、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协调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容易产生互相推卸责任和通风报信现象。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也表示,生猪屠宰属于食品安全事件易发的高危行业,在不少发达国家均属于严格控制的领域。而如今,“注水”成为天津屠宰行业的潜规则,导致低价劣质肉唱大戏、诚信企业破产,这是一些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一旦部分正规企业在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利益驱使,生产注水肉,将是很可怕的。
相似的“困扰”
只批不管,互相推诿,有利则抢,无利则让,这种监管的“潜规则”在食品行业似乎并不单单存在于批发市场中,超市、便利店、餐饮行业等大多都有过类似“经历”。
在北京阜外大街一个超市的墙上,并排整齐地挂着三个证件,其中包括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证。店主正在跟其中一个店员聊着什么,记者便走上前去跟他们搭起了话。
“您好,请问如果要办您墙上的这些证件要去哪里办?”
“金融街, 那里的经济服务大厅就可以办,先去那里申请。”店主很热情地回答。
“哦,那这些证是归工商局管吗?”
“有工商的,也有卫生局的。营业执照就是工商管,食品安全许可证是卫生管。”
“那他们会定期过来检查吗?”
“来啊。不过是不定期的。”一边的店员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说道。
“我听说新《食品安全法》公布了,你们知道这个事吗?现在食品的生产、流通还有餐饮业都要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监管啦。”
那位店主和店员似乎并不知晓新法的颁布,全然是并不知情的表情。店主想了一会儿后,说:“我还真不知道有了这个法。不过现在检查的项目太多了,一会儿来一个,事情太多,你想, 多一拨儿人就多一摊子的事儿啊。要是以后能集中到一个部门来检查就好了。”
看来,他们也受着监管的“困扰”。而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李先生则透露,当初他们刚开餐厅时,工商与卫生部门也会经常“登门”检查,但一来二往,熟了给了一些“好处”之后,就很少有人来检查,甚至当时要求的店员必须拥有健康证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李先生说他们最初招聘的将近20个员工中总共只有一个店员办理了健康证。
诺大的首都“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竟然只有小部分的经销大户拥有卫生许可证,实在令人惊讶!
大市场的大漏洞
新发地市场被喻为北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晴雨表”。现在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市场是在北京市丰台区工商局监督指导下,由新发地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于1988年5月份在原市场自发交易的基础上兴建和发展起来的。曾连续八年被北京市评为“北京文明市场”,1997年成为北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最初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是一个占地15亩、管理人员15名、启动资金15万元,连围墙都是铁丝网的小型农贸市场。可就在一帮普普通通淳朴农民的努力下, 经过将近21年的艰苦创业,摸爬滚打, 终于在昔日皇家围猎的荒蛮之地, 将一个马路小市场打拼成全国响当当的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向首都人民提供绿色安全食品的最大绿色“ 航母”。现在,市场占地面积1520亩,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有管理人员1759名,总资产10.6亿元。主要经营蔬菜、果品、肉类、种子、粮油、水产、副食、调料、禽蛋、茶叶等农副产品,是一处以蔬菜、果品、肉类批发为龙头的国家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2008年实现总交易量78亿公斤、总交易额260亿元。是北京市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和地方纳税大企业之一。
可就是这样一个掌控着首都人民“菜篮子”的农产品大市场,竟然市场内只有一小部分商户申请办理了卫生许可证,这是记者在与新发地市场一位“元老级”的商户谈话时了解到的情况。得知这一消息,记者不禁想起一日三餐所食,心里打起了寒颤。没有卫生许可证,那我们日常生活一直在吃的瓜果蔬菜会不会容易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应该不只这一家市场存在这种现象,市场作为管理方,这么长时间有没有责任督促商户办理齐备相关证件?监管部门又在哪里?不知道您是不是也与记者有相同的疑虑。
新发地市场的宗旨是“让客户发财,求市场发展”,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新发地的决策者们认为:一办市场不仅要提供场地, 更重要的是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要千方百计帮助进场的菜农把菜能卖出去, 并且尽量能卖出好价钱, 这样市场对他们才有吸引力;二市场有了“ 市”, 市场才能称其为市场, 否则, 有场无“ 市” 的市场是没有可能办下去的, 更不可能谈什么发展了。市场从决策者到管理者, 直至每个工作人员, 都时刻牢记这一宗旨。于是,市场多年来在繁荣首都城乡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是新发地市场在致力于带领商户全速发展的同时,似乎在对商户的管理方面重视的并不足够。市场中的另一位商户表示:“我们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都是个人去办的,市场在这方面没有统一办理的机构。现在市场上很多家商户都还没有许可证,一些经销大户自己去办的会多一些。其实,市场也有相关的管理条例,但达不到那么细致,还不能让每位商户都有证件齐全。并且,市场管理的条例也多是注重在关于促进销售的管理上。工商、卫生部门也都过来检查过,但也没有硬性规定。工商部门主要检查有没有营业执照,看是不是合法经营;卫生部门主要是看卫生许可证,但过去也就检查卫生大扫除,没有那么具体,这十多年二十多年也就是这么过来的。”听到这里,记者不禁心里想,幸亏新发地市场在日常管理的比较得当,可是商户这么多,万一其中某个商户不负责任酿成农产品安全事故呢?
“那长期没有卫生许可证,会不会被罚款啊?”记者顺势问道。
“其实,罚款这件事情也是收缩性很大的。现在,中国的很多制度还不健全,在监管上许多事情都是凤头鸡尾,像整治黑车这件事,严查一段时间后,就又不管了,你爱跑不跑。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说到这里,这位商户的情绪有些激动,“还有,很多程序也造成了腐败的机会。比如,检查汽车尾气这件事情。你买了新车,开了还不到一个月,咔嚓,一查,尾气不合格。可是,出厂的时候怎么不查,有没有合格证。其实,他就是给你设一个一个的关卡,多设置几道程序,可以多收几次钱。”
同样的“软肋”
写到这里,记者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则关于天津市场一度“注水肉”称霸的报道,同样暴露出了食品市场监管的软肋。
2000年以前天津市生猪的市场管理比较规范,大型屠宰企业生意红火,顺利、宝迪等企业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吸引去天津投资建厂的。但自2001年开始,天津市把定点屠宰厂审批权限下放到区县级政府商务部门,而这些部门只批不管,导致小屠宰厂遍地开花,“注水肉”现象开始抬头。后来尽管天津市商务委收回审批权,但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对众多企业监管力度不足,生猪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对于生猪市场混乱现状,不少大企业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他们认为正是由于有关部门的长期监管缺位,导致市场整体环境不净,给动歪心思者可乘之机。
当时,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资深食品专家吴锁贵也呼唤监管到位,他说,近年来,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私屠滥宰与“注水肉”问题确实下了力量进行多次整治,但为何管不住、打不绝,主要是现有监管体制,对查处工作形成了制约。商务部门需会同卫生、畜牧、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协调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容易产生互相推卸责任和通风报信现象。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也表示,生猪屠宰属于食品安全事件易发的高危行业,在不少发达国家均属于严格控制的领域。而如今,“注水”成为天津屠宰行业的潜规则,导致低价劣质肉唱大戏、诚信企业破产,这是一些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一旦部分正规企业在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利益驱使,生产注水肉,将是很可怕的。
相似的“困扰”
只批不管,互相推诿,有利则抢,无利则让,这种监管的“潜规则”在食品行业似乎并不单单存在于批发市场中,超市、便利店、餐饮行业等大多都有过类似“经历”。
在北京阜外大街一个超市的墙上,并排整齐地挂着三个证件,其中包括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证。店主正在跟其中一个店员聊着什么,记者便走上前去跟他们搭起了话。
“您好,请问如果要办您墙上的这些证件要去哪里办?”
“金融街, 那里的经济服务大厅就可以办,先去那里申请。”店主很热情地回答。
“哦,那这些证是归工商局管吗?”
“有工商的,也有卫生局的。营业执照就是工商管,食品安全许可证是卫生管。”
“那他们会定期过来检查吗?”
“来啊。不过是不定期的。”一边的店员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说道。
“我听说新《食品安全法》公布了,你们知道这个事吗?现在食品的生产、流通还有餐饮业都要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监管啦。”
那位店主和店员似乎并不知晓新法的颁布,全然是并不知情的表情。店主想了一会儿后,说:“我还真不知道有了这个法。不过现在检查的项目太多了,一会儿来一个,事情太多,你想, 多一拨儿人就多一摊子的事儿啊。要是以后能集中到一个部门来检查就好了。”
看来,他们也受着监管的“困扰”。而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李先生则透露,当初他们刚开餐厅时,工商与卫生部门也会经常“登门”检查,但一来二往,熟了给了一些“好处”之后,就很少有人来检查,甚至当时要求的店员必须拥有健康证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李先生说他们最初招聘的将近20个员工中总共只有一个店员办理了健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