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里,在课改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突破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中的说教性和呆板性,凸显思想品德课“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作者就自己多年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实践进行概括总结,摸索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一些理论。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方法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教材的特点,很多农村中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化的看法。
一、信息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化教学拉近了思想品德和农村现实的距离,更好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在中学的各个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难以走出“课难备、书难教”的困境,而学生也面临“不好学、不想学”的尴尬局面。尽管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一直是动摇学生信念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抗拒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从内容上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形式上丰富学生的视听,较快和较稳固地吸引学生;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提高其认识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信息化教学通过时空的跨越把世界真实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社会。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思想品德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具有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但对于思想品德教师尤其是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其重大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而且能够将它们集成起来,为思想品德教学所用,从而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并且通过对思想品德事件的评述、感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在讲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号召同学们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组织部分同学到附近的石材厂、机砖厂、水泥厂周围的地面铺好一块塑料布,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去收集一平方米面积上所落的粉尘。我还和几位计算机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制作CAI课件,由于同学们共同参与了这节课的准备工作,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本来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有趣。
3.信息化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难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思想品德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法律知识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最直观的就是教材的改革,人文气息更浓,但讲解起来更需要教师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的指导性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作用显而易见。同时,在学生理解和记忆上,丰富的材料、生动的故事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例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中,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首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国家机关干部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贪污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根据所查材料展开讨论,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我发展的过程,使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品质,既掌握了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教育。
二、思想品德信息化教学中,还需要我们注意下面几种弊端的防范。
1.防止喧宾夺主,把握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一最终原则。
思想品德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最终会使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思想品德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思想品德思维的乐趣和受到思想品德情感的熏陶。
2.防止以机器为中心,注意把握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思想品德信息化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许多思想品德事件和思想品德场景只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完整直观再现。但是教师必须防止以机器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作为教学手段我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但是不等于我们把学生完全交给机器。由“满堂灌”到“放映员”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算不上观念的进步。
3.防止盲目照搬,注意从模仿借鉴到探索创新的转变。
多媒体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但是要完成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需要大量细致的准备和琢磨,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制作的课件过程中,切忌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或者干脆把网络上的优秀课例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我们当然可以借鉴模仿别人的成功之处,但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根据自己的备课和教学目标,有所选择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要图省事,照抄照搬。否则,就会使课堂教学不伦不类,在教学过程的把控上也不会得心应手。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的教育教学工具不断涌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这片土地上也逐渐竖起高科技的大旗,教师作为改革的实验者和推进者,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杜兴义.对加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思考.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方法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教材的特点,很多农村中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化的看法。
一、信息化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化教学拉近了思想品德和农村现实的距离,更好地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在中学的各个学科中,思想品德课是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难以走出“课难备、书难教”的困境,而学生也面临“不好学、不想学”的尴尬局面。尽管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一直是动摇学生信念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抗拒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从内容上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形式上丰富学生的视听,较快和较稳固地吸引学生;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提高其认识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信息化教学通过时空的跨越把世界真实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社会。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能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思想品德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具有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和快速检索功能,但对于思想品德教师尤其是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其重大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文声像等多样化信息,而且能够将它们集成起来,为思想品德教学所用,从而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并且通过对思想品德事件的评述、感悟,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在讲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号召同学们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组织部分同学到附近的石材厂、机砖厂、水泥厂周围的地面铺好一块塑料布,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去收集一平方米面积上所落的粉尘。我还和几位计算机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制作CAI课件,由于同学们共同参与了这节课的准备工作,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本来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有趣。
3.信息化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难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思想品德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法律知识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最直观的就是教材的改革,人文气息更浓,但讲解起来更需要教师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的指导性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作用显而易见。同时,在学生理解和记忆上,丰富的材料、生动的故事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例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中,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首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国家机关干部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贪污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根据所查材料展开讨论,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我发展的过程,使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品质,既掌握了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教育。
二、思想品德信息化教学中,还需要我们注意下面几种弊端的防范。
1.防止喧宾夺主,把握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一最终原则。
思想品德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最终会使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思想品德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思想品德思维的乐趣和受到思想品德情感的熏陶。
2.防止以机器为中心,注意把握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思想品德信息化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许多思想品德事件和思想品德场景只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完整直观再现。但是教师必须防止以机器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作为教学手段我们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但是不等于我们把学生完全交给机器。由“满堂灌”到“放映员”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算不上观念的进步。
3.防止盲目照搬,注意从模仿借鉴到探索创新的转变。
多媒体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但是要完成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需要大量细致的准备和琢磨,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制作的课件过程中,切忌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或者干脆把网络上的优秀课例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我们当然可以借鉴模仿别人的成功之处,但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根据自己的备课和教学目标,有所选择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要图省事,照抄照搬。否则,就会使课堂教学不伦不类,在教学过程的把控上也不会得心应手。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的教育教学工具不断涌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这片土地上也逐渐竖起高科技的大旗,教师作为改革的实验者和推进者,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杜兴义.对加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思考.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