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大量可靠的语料,在这些语料的基础上,简单叙述了蒙、哈两个民族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借入蒙古语中的部分哈萨语词的借入的原因,借入方式和借入的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蒙古语;语言接触;借词
昭苏县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端,约有16万人口,是一个多个民族杂居的一个边境县。在所管辖的九乡一镇范围内,生活着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哈萨克族人口约有0.8万,约占全县人口的50%;蒙古族人口约有0.2万,其他各民族人数加起来约是0.6万。数据表明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是该县人口较多的两个少数民族。由于是杂居的环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过程中,时常发生两种语言的接触,这些语言接触必然会引起两种语言词汇的互相借用,形成借词。例如:
(1)“”(蒙古语)
汉义:这个灯泡坏了!
这句中的“”(汉义为灯泡)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 ”一音来表示“灯泡”这个义,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因此不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的。
(2)“ ”(蒙古语)
汉义:暖瓶里热水有吗?(这里涉及到蒙汉语法词序的问题)这句中的“temesi”(汉义为暖瓶)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 ”一音来表示“暖瓶”的意义,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temesi”
(3)“” (蒙古语)
汉义:这个人心眼坏!
这句中的“ ”(汉义为坏心眼的)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一音来表示“坏心眼的或者是坏的”这一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 ”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不影响交流。
(4)“” (蒙古语)
汉义:我们(所说的内容)(说、聊)吧!(这里涉及到蒙汉语法词序的问题)这句中的“ ”(汉义为聊天)借用了哈萨克语,蒙古语也有表示“聊天”意义的词语,用“ ”一音来表示。
一、产生的原因
(一)、多个民族杂居的居住环境。
据人口普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分布广泛,几乎遍及昭苏县所管辖的九乡一镇范围。一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共性。比如他们是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夏天住蒙古包(帐篷),冬天住冬窝子(木质结构的房子,现在多为砖房);喜欢喝奶茶,喝马奶酒,吃牛羊肉;风俗习惯上也有些共性,不许别人带着马鞭子进屋,不许他人当着主人的面,数自己家的牛马羊,不能夸奖小孩,尤其是婴儿,日常往来时喜欢骑马等等。这些共同的因素,为这两种语言的接触提供了有利因素。
(二)、哈萨克语的借用是说话人在双语环境中交际的需要。
有些会说蒙古语的人虽不完全会说哈萨克语,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哈萨克族聚居区,耳濡目染,对哈萨克语也略知一二。他们和会说哈萨克语的人用蒙古语交流时,尽可能的把自己会说的哈萨克语词掺进来说,时间久了,这些掺进来的语词就会形成借词。这些词多是在日程生活中用到的名词,如“ ”(火炉子)、“”(包)、“”(窗帘)等,少量的形容词如“ ”(坏的),“ ”(可笑的)”,还有一些动词如“”(聊、说)等等。
(三)、表达哈萨克语中特有的概念。
借用哈萨克语,有时是为了表达哈萨克语种一些特有的概念。如“ ”(一种面食,把煮好的面条和牛羊肉都切碎,然后干伴着吃)、“ ”(哈萨克族特有的民族乐器)等等。蒙古语中没有现成的词语来表达这些概念,就借用哈萨克语中的词语来表达,这些词语经常使用,老幼皆知。
(四)、在蒙古语中借用哈萨克语是一部分人的从众心理,表明自己是当地人,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当时当地追求语言时尚的表现。
二、浅谈借入方式和途径
(一)、从大量的语料中,可以略知,目前昭苏县蒙古语中借用的哈萨克语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音义兼译
音义兼译在这里是指蒙古语中借用的哈萨克语词保留了原有的读音和意义,通常将这种外来词叫做“音译词”,这是在我县蒙古语借用哈萨克语词中最常见的一种借入方式。如例“”(餐桌布)、“qig”(碗到)、“qiapɑn”(上衣)等。
2.音和意义只借用一部分
根据借入的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将借词分为音译和义译两个部分。如“”(汉义是大烟)中的“”是蒙古语,“黑”的意思,“ ”是哈萨克语,是“烟”的意思;“”(汉义是红酒,是一个统称)中“ ”是蒙古语,“红”的意思,“ ”是哈萨克语,“酒”的意思。这就把一个词语切割成两部分,一部分用音译的方法,一部分用义译的方法,再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使用。
(二)、从收集并整理的过程中得出,现阶段的借词是通过口语途径借入的。大多表现在会说蒙古语和哈萨克语的人群中,受母语的影响,会说哈萨克语的人在说蒙古语的时候,有意或无意说出某一个哈萨克语词,慢慢的就形成了借词了。
三、作用
(一)丰富词汇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牧业的发展,相似的风俗习惯,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有着广泛的民族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会产生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词的借用产生的借词是借用现象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这些借词有的是用来表示特有的概念的,有的是为了交流的方便借用的,有的是当地的人们约定俗成的,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不能质疑的是借词的应用丰富了该语言的口语词汇。
(二)民族关系的见证
语言中存在借用现象,说明会说该语言的各民族有过一定的语言接触,我们知道语言接触是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各民族之间有过交流,或者是和平交往,友好往来的关系;或者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或者是移民杂居的关系等等。我县的情况就属于后者。借词的出现更便于不同民族的自由交流。从语言倾向来说,在交流中,听到本民族语言的词,心理会产生亲切感,因此会对交流的内容产生兴趣,促成愉快的交流!
(三)语言发展史中的价值
语言发展的历史是连续性的,在研究语言发展史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借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自然会成为研究一种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昭苏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城,这里的人们多数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里有着丰富的各种语言资料,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为他们的研究接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蒙古语;语言接触;借词
昭苏县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端,约有16万人口,是一个多个民族杂居的一个边境县。在所管辖的九乡一镇范围内,生活着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哈萨克族人口约有0.8万,约占全县人口的50%;蒙古族人口约有0.2万,其他各民族人数加起来约是0.6万。数据表明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是该县人口较多的两个少数民族。由于是杂居的环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过程中,时常发生两种语言的接触,这些语言接触必然会引起两种语言词汇的互相借用,形成借词。例如:
(1)“”(蒙古语)
汉义:这个灯泡坏了!
这句中的“”(汉义为灯泡)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 ”一音来表示“灯泡”这个义,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因此不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的。
(2)“ ”(蒙古语)
汉义:暖瓶里热水有吗?(这里涉及到蒙汉语法词序的问题)这句中的“temesi”(汉义为暖瓶)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 ”一音来表示“暖瓶”的意义,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temesi”
(3)“” (蒙古语)
汉义:这个人心眼坏!
这句中的“ ”(汉义为坏心眼的)就是借用的哈萨克语,在蒙古语中用“”一音来表示“坏心眼的或者是坏的”这一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 ”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不影响交流。
(4)“” (蒙古语)
汉义:我们(所说的内容)(说、聊)吧!(这里涉及到蒙汉语法词序的问题)这句中的“ ”(汉义为聊天)借用了哈萨克语,蒙古语也有表示“聊天”意义的词语,用“ ”一音来表示。
一、产生的原因
(一)、多个民族杂居的居住环境。
据人口普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分布广泛,几乎遍及昭苏县所管辖的九乡一镇范围。一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共性。比如他们是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夏天住蒙古包(帐篷),冬天住冬窝子(木质结构的房子,现在多为砖房);喜欢喝奶茶,喝马奶酒,吃牛羊肉;风俗习惯上也有些共性,不许别人带着马鞭子进屋,不许他人当着主人的面,数自己家的牛马羊,不能夸奖小孩,尤其是婴儿,日常往来时喜欢骑马等等。这些共同的因素,为这两种语言的接触提供了有利因素。
(二)、哈萨克语的借用是说话人在双语环境中交际的需要。
有些会说蒙古语的人虽不完全会说哈萨克语,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哈萨克族聚居区,耳濡目染,对哈萨克语也略知一二。他们和会说哈萨克语的人用蒙古语交流时,尽可能的把自己会说的哈萨克语词掺进来说,时间久了,这些掺进来的语词就会形成借词。这些词多是在日程生活中用到的名词,如“ ”(火炉子)、“”(包)、“”(窗帘)等,少量的形容词如“ ”(坏的),“ ”(可笑的)”,还有一些动词如“”(聊、说)等等。
(三)、表达哈萨克语中特有的概念。
借用哈萨克语,有时是为了表达哈萨克语种一些特有的概念。如“ ”(一种面食,把煮好的面条和牛羊肉都切碎,然后干伴着吃)、“ ”(哈萨克族特有的民族乐器)等等。蒙古语中没有现成的词语来表达这些概念,就借用哈萨克语中的词语来表达,这些词语经常使用,老幼皆知。
(四)、在蒙古语中借用哈萨克语是一部分人的从众心理,表明自己是当地人,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当时当地追求语言时尚的表现。
二、浅谈借入方式和途径
(一)、从大量的语料中,可以略知,目前昭苏县蒙古语中借用的哈萨克语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音义兼译
音义兼译在这里是指蒙古语中借用的哈萨克语词保留了原有的读音和意义,通常将这种外来词叫做“音译词”,这是在我县蒙古语借用哈萨克语词中最常见的一种借入方式。如例“”(餐桌布)、“qig”(碗到)、“qiapɑn”(上衣)等。
2.音和意义只借用一部分
根据借入的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将借词分为音译和义译两个部分。如“”(汉义是大烟)中的“”是蒙古语,“黑”的意思,“ ”是哈萨克语,是“烟”的意思;“”(汉义是红酒,是一个统称)中“ ”是蒙古语,“红”的意思,“ ”是哈萨克语,“酒”的意思。这就把一个词语切割成两部分,一部分用音译的方法,一部分用义译的方法,再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使用。
(二)、从收集并整理的过程中得出,现阶段的借词是通过口语途径借入的。大多表现在会说蒙古语和哈萨克语的人群中,受母语的影响,会说哈萨克语的人在说蒙古语的时候,有意或无意说出某一个哈萨克语词,慢慢的就形成了借词了。
三、作用
(一)丰富词汇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牧业的发展,相似的风俗习惯,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有着广泛的民族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会产生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词的借用产生的借词是借用现象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这些借词有的是用来表示特有的概念的,有的是为了交流的方便借用的,有的是当地的人们约定俗成的,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不能质疑的是借词的应用丰富了该语言的口语词汇。
(二)民族关系的见证
语言中存在借用现象,说明会说该语言的各民族有过一定的语言接触,我们知道语言接触是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各民族之间有过交流,或者是和平交往,友好往来的关系;或者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或者是移民杂居的关系等等。我县的情况就属于后者。借词的出现更便于不同民族的自由交流。从语言倾向来说,在交流中,听到本民族语言的词,心理会产生亲切感,因此会对交流的内容产生兴趣,促成愉快的交流!
(三)语言发展史中的价值
语言发展的历史是连续性的,在研究语言发展史的时候,我们注重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借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自然会成为研究一种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昭苏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城,这里的人们多数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里有着丰富的各种语言资料,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为他们的研究接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