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地理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规律 ,系统的知识层次 ,近几年也将其纳入初中阶段中考其中一个科目。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空间跨度大,知识要点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教师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制约,导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遍厌学, 再加上出门机会少,见识的约束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质较低,成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大障碍,也成为影响教学改革深入的一大因素。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因此加强对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尝试探讨如何更好的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地理课堂要转变更新教师角色和教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育教学一定要改变靠“背诵”的习惯,转为“理解”——彻底理解,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课内而轻视课外,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把考试内容练了又练,考了又考,资料如山,题目如海,学生不堪重负。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师德、师爱、师识、师艺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淡化功名利禄,提倡奉献,学习好、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程设置,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教好课的重要一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主动摄取知识,积极思考,并能意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学习地理就是要利用地理知识认识地理事物初中生好奇、好动。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参与进来,使他们真正的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整堂课才会充满生机,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如七年级学习《学用地图》一章节的教学,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识记为“十”字方向,看平面图时要学生心中有“十”字方向来辨别方向。在现实中,以人的身体为“十”字,在课堂中做示范。双脚站立两手张开,左手为西方,右手为东方,面向为北方,背向为南方。让学生要课堂中体验一下,他的东方是哪位同学?
三、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在农村由于教师资源的分配,一般都没有专业的地理老师,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受而这此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
四、地理知识融入课堂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性问题
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需要教师构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把地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地理新课标的主旨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农村家庭房屋朝向,是否坐北朝南,结合当地气候现象问题。我国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吹南风,冬季吹北风房屋朝向对人身体的影响……这些各具特色的生活现象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好奇感、需求感。教师可顺势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渠道搜集资料,拓宽视野,有条件的可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没有条件的同学也可看电视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或如“人与自然”“探索频道”等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节目。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看得见,摸得到,学生容易操作,因此,他们乐意去做。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抽象、归纳、整体优化等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五、提高学生阅读黑白地图的能力
地理课本中的插图都是彩图,很多学生能根据彩图很好地解答相应的题目,可一到考试,看到试卷上的黑白图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分不清图中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更不用说做题了。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分区黑白图,很多学生反映很难看懂。怎么办?我想唯一的办法是“练加考”。《中考解读》中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读图分析题,除了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中考复习指导》中的题目外,还在课堂中彩图与黑白图进行对比,必要时学生要画一画。同时定期出些读图分析题进行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学生不但可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識得以消化和巩固。
以上只是笔者粗浅的看法和做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应多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考能力。
一、地理课堂要转变更新教师角色和教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育教学一定要改变靠“背诵”的习惯,转为“理解”——彻底理解,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课内而轻视课外,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把考试内容练了又练,考了又考,资料如山,题目如海,学生不堪重负。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师德、师爱、师识、师艺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淡化功名利禄,提倡奉献,学习好、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程设置,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教好课的重要一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主动摄取知识,积极思考,并能意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学习地理就是要利用地理知识认识地理事物初中生好奇、好动。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参与进来,使他们真正的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整堂课才会充满生机,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如七年级学习《学用地图》一章节的教学,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识记为“十”字方向,看平面图时要学生心中有“十”字方向来辨别方向。在现实中,以人的身体为“十”字,在课堂中做示范。双脚站立两手张开,左手为西方,右手为东方,面向为北方,背向为南方。让学生要课堂中体验一下,他的东方是哪位同学?
三、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在农村由于教师资源的分配,一般都没有专业的地理老师,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受而这此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
四、地理知识融入课堂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性问题
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需要教师构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把地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地理新课标的主旨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农村家庭房屋朝向,是否坐北朝南,结合当地气候现象问题。我国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吹南风,冬季吹北风房屋朝向对人身体的影响……这些各具特色的生活现象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好奇感、需求感。教师可顺势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渠道搜集资料,拓宽视野,有条件的可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没有条件的同学也可看电视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或如“人与自然”“探索频道”等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节目。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看得见,摸得到,学生容易操作,因此,他们乐意去做。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抽象、归纳、整体优化等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五、提高学生阅读黑白地图的能力
地理课本中的插图都是彩图,很多学生能根据彩图很好地解答相应的题目,可一到考试,看到试卷上的黑白图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分不清图中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更不用说做题了。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分区黑白图,很多学生反映很难看懂。怎么办?我想唯一的办法是“练加考”。《中考解读》中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读图分析题,除了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中考复习指导》中的题目外,还在课堂中彩图与黑白图进行对比,必要时学生要画一画。同时定期出些读图分析题进行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学生不但可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識得以消化和巩固。
以上只是笔者粗浅的看法和做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应多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