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中,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精神,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让学生去掌握关键的结构知识,目的让学生学到“再生性知识”,培养并发展其创造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以境激情
即通过再现,创设特定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某种感情。比如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对于那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景物,我们就应尽可能把学生带到野外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对景物的兴趣并产生独特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再来品味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样做不仅容易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的特定感情并把自己的体验融进去,或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融与共鸣,或生发出不同于作者的独特感觉,这种不同感觉即是他们写作的最好素材。
2.设置悬念,循循善诱
教学中导入新课,可以设置学习上的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习上的渴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立性和独立性,促使其“爱学乐学”。
二、感知教材,质疑评价,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读课文后自己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减轻对老师的依赖,并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在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将起大作用,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理解,善于“架梯”展现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设计方法,比如化大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即“架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理解。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
例教《木兰诗》,怎样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第一,表层性理解,学生朗读后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即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年征战、辞官还乡的故事。第二,解释性理解,为什么文章“十年征战”写得简略,而其他内容写得详细?学生回答因为文章不是为了突出木兰的英勇善战,而是写一个忧国忧家,不贪图富贵,眷恋故乡和亲人的有血有肉的女子。第三创造性理解,“你为什么喜爱这个人物形象”回答众口不一、各抒己见。有答“她深明大义”,有答“她淡泊名利”,有答“机敏勇敢”,有答“她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等等,老师都要一一肯定。
四、运用(能力迁移)
1.诱发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体现,也是最具魅力的地方。令人遗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使显露出一点独特的东西,教师也只是把它当作一朵小浪花。任其很快消失,而没有作为幼苗来加以培植。比如作文教学,一般教师总是十分在意文体的规范性,按照抽象出来的文体知识去详加指导,强调写什么像什么,而忽略写作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写什么,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独特之处。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诱发学生的独特性来展开,学生有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或许会写得不合体式,但却痛快酣畅,这就达到了一般写作的目的。一旦形成了追求独特的特点和习惯,就可逐渐成为一种风格。事实证明,独特才有生命力,独特是美。
2.诱发创造性。开发个性的目标追求是引发创造性。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善于将信息联接起来,进行新的组合。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全班同学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近十种观点。教师没有轻易地认同哪种观点,而是充分肯定了各种观点中的合理性,因为每种说法都有依据,这样,使每个学生能够收获独立思考的成功喜悦。这种创造性的引发,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养成勤于思索,主动探索的学风,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正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
在三年的研究与实践中,老师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了学生的个性,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以境激情
即通过再现,创设特定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某种感情。比如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对于那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景物,我们就应尽可能把学生带到野外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对景物的兴趣并产生独特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再来品味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样做不仅容易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的特定感情并把自己的体验融进去,或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交融与共鸣,或生发出不同于作者的独特感觉,这种不同感觉即是他们写作的最好素材。
2.设置悬念,循循善诱
教学中导入新课,可以设置学习上的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习上的渴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立性和独立性,促使其“爱学乐学”。
二、感知教材,质疑评价,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读课文后自己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减轻对老师的依赖,并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做到敢于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引导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处理:是因读书马虎而产生的,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
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在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创性意见,勇于自我评价,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导”将起大作用,导说,导辩,最后教师还要适时小结,去粗存精,统一认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长足发展。
三、理解,善于“架梯”展现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设计方法,比如化大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即“架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理解。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
例教《木兰诗》,怎样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第一,表层性理解,学生朗读后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即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年征战、辞官还乡的故事。第二,解释性理解,为什么文章“十年征战”写得简略,而其他内容写得详细?学生回答因为文章不是为了突出木兰的英勇善战,而是写一个忧国忧家,不贪图富贵,眷恋故乡和亲人的有血有肉的女子。第三创造性理解,“你为什么喜爱这个人物形象”回答众口不一、各抒己见。有答“她深明大义”,有答“她淡泊名利”,有答“机敏勇敢”,有答“她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等等,老师都要一一肯定。
四、运用(能力迁移)
1.诱发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体现,也是最具魅力的地方。令人遗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使显露出一点独特的东西,教师也只是把它当作一朵小浪花。任其很快消失,而没有作为幼苗来加以培植。比如作文教学,一般教师总是十分在意文体的规范性,按照抽象出来的文体知识去详加指导,强调写什么像什么,而忽略写作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写什么,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独特之处。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诱发学生的独特性来展开,学生有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或许会写得不合体式,但却痛快酣畅,这就达到了一般写作的目的。一旦形成了追求独特的特点和习惯,就可逐渐成为一种风格。事实证明,独特才有生命力,独特是美。
2.诱发创造性。开发个性的目标追求是引发创造性。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善于将信息联接起来,进行新的组合。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全班同学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近十种观点。教师没有轻易地认同哪种观点,而是充分肯定了各种观点中的合理性,因为每种说法都有依据,这样,使每个学生能够收获独立思考的成功喜悦。这种创造性的引发,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养成勤于思索,主动探索的学风,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正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
在三年的研究与实践中,老师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了学生的个性,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