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当教师布置作文题时,常会听到无东西可写,无材料可写的声音。诚然,学生不可能经常接触社会,但是否因此就找不到作文的素材呢?其实不然。
一、素材来自观察
一提到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就会想到要到校外去观察生活,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要么由面到点,要么由点到面,逐步地、一处一处地、一样一样地细心观察,还要注意观察时的方位、角度和先后顺序。否则,就会影响观察的效果,不利于写作。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发掘深刻的内涵。为此,我们要引导中学生观察生活时力求全面细致,否则认识容易偏激。如有一次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教师把奖旗挂在后墙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件事写一篇短文。当时有许多同学认为奖旗应挂在前墙上,可以天天见到它,引以为自豪;而另有一部分同学则建议挂在后墙上,理由是:成绩属于过去,希望在于将来。这部分同学正是从比较中觉察到了奖旗在后墙与挂在前墙的不同意义。
二、素材来自积累
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像蜜蜂采花,文章就像酿成的蜜。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万卷书的积累,怎有“神来”之笔?蒲松龄如果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通过听别人讲故事而“搜奇索异”,哪来《聊斋志异》这部“孤愤”的奇书?对于中学生来说,虽不要求写出传世的文学佳作,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恐怕连一篇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出来。积累,其要求就是多多益善,“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既要占有正面材料,又要占有反面材料,既要占有具体材料,又要占有概括材料。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建立起两个“仓库”:一个是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
要引导学生不但善于撷取现实生活中闪光的金子,还要善于捡拾海滩上质朴无华的贝壳。如茅盾把毕生积蓄的几十万稿费献给中国的文学事业,居里夫人经几千次实验终于从沥青中提炼出了“镭”……诸如此类闪光的珍珠固然要采撷,就连你小时侯与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玩游戏等只鳞片爪的小事也未尝不是可贵的。鲁迅就是根据他少年时代的所见所闻,才塑造出了“闰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三、素材来自借鉴
这里所说的“借鉴”,是指吸收人家作品中有用的素材为我所用。这样,从书籍、报刊、影视中摄取知识、信息、经验,就成了获取素材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巴尔扎克说他彻夜写作,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图书馆内。福楼拜为了写《布法与白居谢》,参考了1500多册书,马克思更是大英图书馆的常客,他与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时,就是继承了以往历史的优秀理论成果,批判了一切不合理的因素,这也是一种借鉴。
借鉴的范围很广,首先要善于从课本中获取原料,利用好教科书,尽可能地把课文中的知识学扎实,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其次,要善于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冰心11岁就通读《三国志》《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等数十部小说,才有后来的创造生涯。巴金说他写作的“启蒙老师”是《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佳作。两位老作家的成功秘诀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对学习写作的重要。
再次,要善于从影视剧中汲取精华。目前,电视已遍及千家万户,每晚收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节目,对中学生写作也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素材来自生活。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东西可写,原因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学生不善于捕捉、学习、积累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因此,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借鉴获得素材应是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素材来自观察
一提到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就会想到要到校外去观察生活,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要么由面到点,要么由点到面,逐步地、一处一处地、一样一样地细心观察,还要注意观察时的方位、角度和先后顺序。否则,就会影响观察的效果,不利于写作。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发掘深刻的内涵。为此,我们要引导中学生观察生活时力求全面细致,否则认识容易偏激。如有一次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教师把奖旗挂在后墙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件事写一篇短文。当时有许多同学认为奖旗应挂在前墙上,可以天天见到它,引以为自豪;而另有一部分同学则建议挂在后墙上,理由是:成绩属于过去,希望在于将来。这部分同学正是从比较中觉察到了奖旗在后墙与挂在前墙的不同意义。
二、素材来自积累
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像蜜蜂采花,文章就像酿成的蜜。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万卷书的积累,怎有“神来”之笔?蒲松龄如果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通过听别人讲故事而“搜奇索异”,哪来《聊斋志异》这部“孤愤”的奇书?对于中学生来说,虽不要求写出传世的文学佳作,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恐怕连一篇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出来。积累,其要求就是多多益善,“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既要占有正面材料,又要占有反面材料,既要占有具体材料,又要占有概括材料。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建立起两个“仓库”:一个是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
要引导学生不但善于撷取现实生活中闪光的金子,还要善于捡拾海滩上质朴无华的贝壳。如茅盾把毕生积蓄的几十万稿费献给中国的文学事业,居里夫人经几千次实验终于从沥青中提炼出了“镭”……诸如此类闪光的珍珠固然要采撷,就连你小时侯与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玩游戏等只鳞片爪的小事也未尝不是可贵的。鲁迅就是根据他少年时代的所见所闻,才塑造出了“闰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
三、素材来自借鉴
这里所说的“借鉴”,是指吸收人家作品中有用的素材为我所用。这样,从书籍、报刊、影视中摄取知识、信息、经验,就成了获取素材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巴尔扎克说他彻夜写作,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图书馆内。福楼拜为了写《布法与白居谢》,参考了1500多册书,马克思更是大英图书馆的常客,他与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时,就是继承了以往历史的优秀理论成果,批判了一切不合理的因素,这也是一种借鉴。
借鉴的范围很广,首先要善于从课本中获取原料,利用好教科书,尽可能地把课文中的知识学扎实,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其次,要善于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冰心11岁就通读《三国志》《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等数十部小说,才有后来的创造生涯。巴金说他写作的“启蒙老师”是《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佳作。两位老作家的成功秘诀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对学习写作的重要。
再次,要善于从影视剧中汲取精华。目前,电视已遍及千家万户,每晚收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节目,对中学生写作也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素材来自生活。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东西可写,原因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学生不善于捕捉、学习、积累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因此,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借鉴获得素材应是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