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寓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语言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感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读中悟 悟中读
  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注重朗读示范的艺术性,诱发朗读的兴趣
  1.以“美”激“情”。如《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学生脑海中会出现不同形态的荷花竟都是那样的美。“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因此,整段文字应读得节奏鲜明、顿挫得致、激情昂扬,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得到美的熏陶。
  2.以“声”传“情”。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但文字对有声语言的节律是不加表示或略加表示的。教师就要通过范读,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使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也有兴趣。因此,教师亲身示范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以听的形式接受实际和直接的语言文字训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其人、闻其声,思想感情随教师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让学生以声传情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
  3.以“情”唤“情”。教师的朗读示范除了让自身情感注入和传达学生外,还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荷花》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我设计了配乐范读,并提出:“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边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定会插上想象的翅膀,仿佛置身其中,就有了与作者相似的体验。
  二、讲究朗读形式的多样性,巩固朗读的兴趣
  1.分角色朗读。对故事性强、情节变化快、对话多的课文,可以由不同学生分别读出不同人物的有关语句。这种训练形式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林冲棒打洪教头》、《螳螂捕蝉》等。
  2.齐读和指名读。这两种训练方式可交叉使用,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指名读便于老师针对朗读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适量的齐读可以使较多的同学有朗读的机会,范围面广,但容易形成唱读。
  3.引读与轮读。包括师生引读、轮读、男女生分读等。对景物描写逼真、语言优美的课文,要轻声轮读,如《音乐之都维也纳》、《爱如茉莉》等;对句式押韵、加强识记的可引读,如《灰椋鸟》、《古诗》等。
  4.配乐朗读。朗读课文,配上音乐,学生积极性高,情趣盎然。讲究朗读训练的多样性,要因文而异,灵活安排,才能巩固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授予朗读指导的技巧,提高朗读的兴趣
  1.读准重音。重音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没有非重音也就是没有重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甚至标点符号,让学生掌握句中的重音。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最后一句话:“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其中“九十九”和“一”要念重音,声调高而重。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懂得对句子中重音的处理。
  2.把握语调。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第一自然段的“低低地、缓缓地、伟人、最后一个”,第二自然段的“呜咽、痛悼”以及后面的“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都是字字千钧,情境尽现,只有通过满腔深情的朗读方能展示文章的气势和抒发人们的深情,才能充分表达对伟人邓小平永远的怀念之情。因此,朗读这句话时,必须根据文中情境的变化来选用语言技巧,语气语调要一次比一次低沉,速度逐渐缓慢,才能体现诗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基调。
  3.注意停顿。要让学生知道与标点符号大致相当的语法停顿和逻辑重音相当的强调停顿,教会他们朗读时应如何把握停顿,分辨出哪儿需要强调停顿,特别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的换气。
  四、创设朗读语言的环境,增强朗读的兴趣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鲜明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是朗读的灵魂。”《烟台的海》一课,作者以其一年四季独特的风景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刚走进文本,一位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先写冬天的海呢?多会思考的孩子呀!此时,先前的预设已经成为多余,带着问题,同学们开始细细地品读文章。在文本中徜徉一番,同学们立刻发现冬天烟台的海有其独特的壮观之处,这正是作者作如此安排的深刻用意啊!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趁热打铁,伴随多媒体视频上的图象,有感情地朗读起来。然后让学生分别读读一年四季描写海的句子。此时,同学们的朗读声成了课堂里最美妙的音符,或激昂、或轻柔、或平静……在不同的朗读中,同学们似乎真正走进了烟台海的四季。因此,创设这样的情境,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从而把握课文内容。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课堂教学中,缩短这种距离的主要手段就是直观教学。要归纳总结操作方法,还要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具 学具 教师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评价是数学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作业评价来传送期待,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合理的作业评价方法和内容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教学效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以温馨和关怀,有着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  关键词:作业评价 数学教学 多元化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独立运用和体验知识、技能
期刊
摘 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氛围 学习效率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恒久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问现状 改进措施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严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其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特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和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
期刊
我们所谓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若想学习好语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关键,而怎样提高就是我们这次需要共同探讨的。  一、加强阅读,增加语感。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才能提高鉴赏能力,“量”的提高必然会带动“质”的飞跃。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名作,多加阅读,大声
期刊
朱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不在身边,对孩子没有办法教育,孩子长期生活在姥姥家。我和姥姥交谈时发现,她既不听姥姥、姥爷的话,又不喜欢写作业,而姥姥、姥爷又不识字,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其父母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对孩子的学习几乎是不闻不问。  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朱同学的许多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跟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上课的时候坐姿很随意,有时站起来,有时跪在凳子上,手里的小东西永不间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极大的,特别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奠基作用。利用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进行影响,培养与陶治学生的思想感情,开发学生的思维与逻辑。然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课堂氛围
期刊
摘 要:思考从问题开始,如果没有问题,思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自然离不开提出问题,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设计合理、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每位教师的教学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做到“眼里有生,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有效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案例1:打折问题。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