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奏鸣曲式小型化处理的典型范例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幻想曲集》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舒曼早期创作的一部钢琴套曲,由八首乐曲构成,每首乐曲都有一个生动简洁的标题。本文试从舒曼《幻想曲集》的曲式结构入手,以第二首“冲动”和第四首“奇想”为重点,探析舒曼《幻想曲集》的特点。
  关键词:舒曼 《幻想曲集》 曲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05-03
  一、创作背景
  罗伯特·舒曼(1810-1856)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是在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他又身处浪漫主义的繁盛时期,与门德尔松和肖邦等同时代的一批作曲家一同为当时的欧洲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钢琴音乐在舒曼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钢琴写下了他最优秀的作品。《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较早的一部钢琴套曲,是由八首带有独立标题的小曲组成,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舒曼在钢琴创作上开拓其特有艺术境界的最初的一集作品。
  二、《幻想曲集》介绍
  (一)《夜晚》
  《夜晚》是舒曼《幻想曲集》中的第一首,速度较慢,力度以“弱”为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黄昏逐渐来临时的场景,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歌唱性。三连音节奏贯穿全曲:高音声部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和中音声部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上下错落有致,而低音声部每小节的第一拍也大量使用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节奏,与中音声部辉映。
  (二)《冲动》
  《冲动》是舒曼侧重激情性格的音乐形象,速度快,情绪变化是突然的、激动的,主题强烈地表达出作曲家内心的澎湃与激动的情绪。主部主题采用附点节奏,正好是在高音声部旋律的第三第四个音上的附点,让音乐有种向前冲的感觉,勾画出冲动而热情的形象,与标题非常贴切。
  (三)《为什么》
  《为什么》在篇幅上相对《幻想曲集》其他七首来说较为短小,曲式结构比较规整,速度为慢板,抒情性强。在这首曲子中,主题的一次次出现都像是在追问“为什么”,装饰音的多次出现为这首曲子更是增添了一丝梦幻的色彩。在创作技法上这首曲子采用了复调的手法,主题不断地在右手各声部出现,主题旋律虽然单一,但调性、和声的变化却非常丰富。
  (四)《奇想》
  《奇想》是舒曼钢琴作品中侧重激情性格音乐形象的作品,该曲速度快,要求“Mit Humor”(非常幽默地演奏)。主题以柱式和弦的织体奏出,音响效果浑厚,同时采用了跳音的演奏手法,音响效果浑厚的同时又让音色富有弹性,体现了其“幽默性”。中央插部采用非常独特的节奏,舒曼巧妙地把每小节的重音位置通过切分节奏和连音线进行改变,改变了之前3/4拍的强弱规律,使重音发生了倾斜,让这个类似圆舞曲的乐曲更加富有动感。
  (五)《夜》
  《夜》是《幻想曲集》中篇幅最长、音乐最辉煌、最有激情,同时也是最著名的一首乐曲,经常被钢琴家们单独拿出来演奏。这首乐曲一开始就直截了当的给出了热情的主题旋律,左手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上行与下行不断交替像是黑夜中大海不断翻滚的波浪,烘托着激动不安的主题,表现出作者内心忐忑不安的情绪。
  (六)《寓言》
  《寓言》是《幻想曲集》中唯一一首不是降號调的乐曲,开始以缓慢的引子展开寓言故事,紧接着是采用跳音和十六分音符的活泼俏皮的主题形象。《寓言》是舒曼的“双重性格”的一个典型体现,一个性格热情冲动、诙谐幽默,一个却又温柔而富于幻想,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这两种性格叙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七)《奇幻的梦境》
  《奇幻的梦境》是舒曼《幻想曲集》中的第七首。这首乐曲是《幻想曲集》中速度最快的一首,主题轻快流畅,旋律大量使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每一拍的最后两个音跨度较大形成诙谐的效果。中部却又极具抒情性,和声优美,音乐气氛和谐,展现出舒曼在和声与复调创作上的天赋,与首部和再现部形成鲜明对比。
  (八)《最后的歌曲》
  《最后的歌曲》是《幻想曲集》的最终曲,节奏偏快,主题壮阔优美,非常有气势,具有进行曲的特征。主题壮阔优美,中部则呈现出一种欢乐诙谐的效果。舒曼的“悲剧性的幽默”在这首曲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幻想曲集》第二首与第四首曲式分析
  (一)《冲动》
  第二首《冲动》是回旋奏鸣曲式。其曲式结构如下:
  主部是一个乐段重复。A段是一个二句类的、对比材料的、方整性的、收拢性的乐段。a乐句的主题采用柱式和弦的织体,音响效果浑厚,力度上不断渐强,表现了非常激动的情绪。b乐句旋律起伏较大,左手伴奏采用等节奏分解和弦的织体,最后在主调bA大调上形成完满终止。A1段和A段为乐段重复。
  副部是一个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B段是一个二句类的、对比材料的、方整性的、收拢性的乐段。副部的主题与主部的激动澎湃形成对比,旋律流动感强,调性上转至bD大调。C段为引申型中段,其旋律和节奏保持了B段的基本特征,但和声上更为丰富。B1段是B段的完整再现。
  主部再现为主部的变化再现,由乐段重复变成了单乐段。A2段是一个三句类的乐段,a乐句主题出现两次,然后是b乐句材料的一个变化发展而来的f乐句。
  中央插部是一个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D段是一个二句类的、方整性的、对比材料的、收拢性的乐段。D段的右手旋律以柱式和弦的织体为主,节奏以附点四分音符贯穿,伴奏非常有流动性。E段是一个五句类的、对比材料的、非方整性的、开放性的乐段。i乐句的旋律音区较低,节奏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主。j乐句与i乐句相比音区较高,在调性上转至bE大调,k乐句又转回bB大调。k1乐句和k2乐句为k乐句的变化重复,调性在k1乐句时转至bD大调,k2乐句又转回bB大调。D1段是D段的完整再现。再现准备部分调性上逐渐向主调bA大调上靠拢,为再现部出现做准备。   再现部时主部只再现A段,副部服从于主调bA大调。
  (二)《奇想》
  第四首《奇想》为回旋奏鸣曲式。其曲式结构图如下:
  主部是一个复乐段。A段是一个二句类的、方整性的、对比材料的、开放性的乐段。a乐句的旋律采用柱式和弦的织体,音响效果浑厚。b乐句则较为连贯流畅,左手伴奏采用八度加厚的形式,结束时转调至bA大调形成转调终止。A1乐段结束时不再转调,而是在主调bD大调主和弦上形成完满终止。
  副部是一个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B段是一个二句类的、重复材料的、方整性的、收拢性的乐段。c乐句旋律连贯流畅,采用复调的写作手法。c1乐句是c乐句的变化重复,结束在f小调上形成不完满终止。C段是一个二句类的、重复材料的、方整性的,收拢性的乐段。c乐句采用b乐句的材料进行发展,但又在旋律、节奏上进行变化和发展,调性也与B段形成对比。B1段是B段的完整再现。
  主部再现为A段的完整再现。
  中央插部是一个无再现二段曲式重复一次。D段是一个三句类的、对比材料的、方整性的、开放性的乐段。e乐句由bG大调开始,旋律整体音区偏低,采用柱式和弦的织体,音响效果浑厚。节奏上大量使用连音线和切分,改变了原来的重音位置,e1乐句是e乐句的变化重复。f乐句力度渐强至“ff”,旋律音区也逐渐变高,结束时调性转至bD大调并形成转调终止。E段是一个二句类的、非重复材料的、方整性的、开放性的乐段。g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低音声部形成属持续,调性转回bD大调。h乐句保持了g乐句旋律和节奏的基本特征,调性上转为#f小调,结束时转为bD大调并形成转调终止。D1段是D段前两个乐句的高十六度重复,E1段是E段的变化重复。
  再现部在结构上完整再现了呈示部的各部分,但副部再现时调性为bb小调、bD大调、bb小调。
  四、《幻想曲集》第二首与第四首曲式特点分析
  (一)固定的主部和副部结构
  《冲动》和《奇想》这两首曲子在结构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但又不完全照搬,第一个特点就是这两首曲子都有着固定的主部和副部结构。
  主部为乐段的结构。第二首《冲动》的主部在呈示部中第一次出现时为乐段重复,两个乐段除伴奏织体有部分不同外主题旋律一样,呈示部中的主部再现以及再现部的两次出现却又只再现了一段。而第四首《奇想》的主部无论是在呈示部还是再现部中都是以复乐段的结构出现。两首的主部都是二句类的、对比材料的、方整性的乐段,主题激动而又豪迈地倾泻而出,采用柱式和弦的织体音响效果浑厚如洪钟一般。
  这两首的副部皆为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冲动》的副部主题非常具有流动感,《奇想》的副部主题也是较为连贯流畅的旋律,与其主部主题洪钟般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
  (二)中间部分皆出现新主题形成中央插部
  在回旋奏鸣曲式中,中间部分既有可能是展开部也有可能是中央插部,而在这两首曲子中,作曲家都采用加入新主題形成明确曲式结构的中央插部。第二首《冲动》的中央插部是一个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中段对比呈示段和再现段规模较大,采用展开型的写法,材料不断发展变化,调性的变化也较为频繁。第四首《奇想》的中央插部是一个无再现的二段曲式重复一次,新主题出现在第二段,第一段是主部材料的变化发展。
  (三)较少出现从属部分(连接、补充、尾声等)
  无论是在声乐曲还是器乐曲中,从属部分是非常常见的,如引子、连接、补充、尾声等。而回旋奏鸣曲式中,更是每一个部分之间都有可能出现连接。但在这两首曲子之中,除第四首《奇想》副部中段和再现段之间有一个4小节连接外,其他每个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过渡,任何从属部分都没有出现。
  (四)其他特点
  1.调性
  在舒曼《幻想曲集》中,舒曼非常多的使用降号调,八首曲子除第六首《寓言》为C大调,其余七首皆为降号调。第二首《冲动》主调为bA大调,副部时转至主调下属方向大调bD大调,再现部时副部服从于主调。第四首《奇想》主调为bD大调,副部转为主调属方向调的关系小调f小调,再现时副部却不直接服从主调,而是在主调关系小调bb小调上再现。这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特点:在结构上仍然保持了古典时期的框架,但在调性上作曲家们进行了更多的探索。
  2.节奏
  在舒曼的钢琴音乐中节奏是非常有特色的。如第二首《冲动》,6/8拍,采用了附点节奏,正好是在主题的第三、第四个音上的附点,让音乐有种向前冲的感觉,勾画出冲动而热情的形象,与标题非常贴切。
  又如第四首《奇想》的中央插部,3/4拍,舒曼巧妙地把每小节的重音位置通过切分节奏和连音线进行改变,将最后一拍和第一拍连起来,使重音位置在第二拍上,将原来的强弱规律彻底改变。
  综上所述,舒曼的钢琴套曲《幻想曲集》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曲式结构,但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大胆地进行了变化,充满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在和声、旋律和节奏等方面都体现了舒曼娴熟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他独特的音乐创作境界。
  参考文献:
  [1]钱洁.从《幻想曲集》(Op.12)看舒曼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26(06).
  [2]方之文.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任光是我国自有声电影发展以来的第一代电影音乐作曲家,他以一首《渔光曲》成名,创作了20多首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作品,为我国电影音乐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任光 电影歌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53-02  电影音乐在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占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电影音乐创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这整部电影的成功与
期刊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世界著名三大教育思想之一,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经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运用对幼儿想象力、創造力、音乐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幼儿园为例,调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传播。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 幼儿园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其音响效果十分立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对学生多声部作品的听觉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使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促进我国青少年音乐素质,让其成为具备全面歌唱修养人才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大初中合唱团训练力度是现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初中合唱团训练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西方音乐史中,歌剧这一音乐体裁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歌剧的创作伴随他的一生,是其音乐创作中尤为辉煌的领域之一,其歌剧创作的主要成就集中于维也纳时期,《费加罗的婚礼》就是其创作于该时期的一部典型代表作。本文以《费加罗的婚礼》这一作品为例,在对其创作背景与剧情概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试从其中的一些作品片段的分析中窥探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路》是一首由胡廷江改编的俄罗斯风格声乐作品,这首声乐作品的技巧性、艺术性、情感性值得声乐学习者为提高演唱素养而研习。在众多演唱版本中,笔者选取钟丽燕的演唱版本,结合自身对这首声乐作品的学习,围绕演唱时所涉及的演唱技巧、气息、情感等方面进行剖析,希望能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好的演绎这首声乐作品。  关键词:《小路》 钟丽燕 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
期刊
摘要:以汉代墓葬祠堂出土的画像石(砖)、陶俑、玉器、青铜器等为载体的汉代乐舞静态遗存为世人熟知,而民间舞蹈、地方戏曲、民俗祭祀等活动中的乐舞动态遗存,世人却了解甚少。本文以徐州地区的汉代乐舞动态遗存为例,从汉代乐舞的动态遗存、遗存方式论证及动态遗存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阐述,以期推动汉代乐舞遗存资料更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关键词:徐州汉代乐舞 动态遗存 动态遗存方式 动态遗存特征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明清小曲【鲜花调】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同宗民歌之一。本文对【鲜花调】在四川清音中的传播、流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鲜花调】 四川清音 传播流变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26-02  明代中期以来小曲开始兴盛,到了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小曲这一艺术形式已遍及大江南北
期刊
摘要:弗朗西·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法国作曲家,出生在巴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中,六人团(Les six)成员之一,奉行萨蒂的“新精神”,受萨蒂、拉威尔等人的影响较大。普朗克一生共创作了130余首艺术歌曲,歌曲的形式多为声乐套曲并以钢琴作为伴奏,其中的很大部分都采用了同时代诗人的诗歌作为歌词。本次所分析的作品——《路易·拉朗内诗三首》创作于1931年,是普朗
期刊
摘要:模因,文化傳播的基本单位,模因的成功复制取决于自身特征和在文化传播中的适应度。以瓷制乐是陶瓷工艺的创新,是瓷乐模因在同化和记忆阶段的优势。作为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瓷乐的传播还须借助强势的陶瓷文化元素,以提高在瓷乐模因表达和传播阶段的整体适应度。模因论是文化传播的新视角,以瓷取胜是瓷乐传播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陶瓷乐器 音乐模因 文化模因 瓷乐 传播  中图分类号:J63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美术教育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中的作用,通过美术课程的补充,丰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内容。首先从分析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着手,探究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艺术教育干预的可行性,然后按阶段分析对自闭症儿童实施美术教育干预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教育干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闭症 儿童 艺术教育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