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同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居住的生活环境较为落后,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低。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用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 、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显得愈发重要,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活的居住环境较为落后,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强,主要表现在:由于说话时心理紧张,怕别人笑话,说的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思维反应能力较慢;由于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落后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与家庭教育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而形成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此种背景下,农村小学生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和父母的交流机會很少。
(2)家庭教育的落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农村也不例外。农村小学生在同父母的交际过程中都使用方言,可能造成普通话水平不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再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即可,其他的不用自己操心。或者即使父母在家,也忙于工作,没有很多闲暇时间对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或者即使父母重视家庭教育,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孩子更好的口语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全方位发展,但是有的学校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真正明白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只是一味地讲课教书,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现象使得口语交际这种不属考核范围的能力变得可有可无。
(2)教师不注重面向全体课堂。大胆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同学, 其他同学有时想说也没有胆量说。
(3)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没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得学生对交际的话题索然无味,或者没有多少认识就会失去交际的兴趣。
(三)心理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口语水平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反之,则阻碍口语水平的发挥。一些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实践,胆子较小,在和同学或者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从而导致自己说话含糊不清,说话没有逻辑,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进行交流,造成口语交际能力较低。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应对措施
(一)推广普通话,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结合自己所在班级的情况,推广普通话做到班里,不管是上课发言,还是课余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话,为学生创设一种说普通话的环境。同时,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普通话的发音水平。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环境,使其能标准和清晰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重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和学校应该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在口语交际教育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转变落后观念,不仅要注重孩子的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要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多对其进行口语锻炼,克服胆怯的心理。家长还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和意见,在事情上充分交流,形成一个良性的口语交际氛围。
(三)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养成认真听的好习惯
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经常是别人在说他也在做别的事情。教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做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进行口语交际
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敢于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师生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学知识更深,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促进师生交流,同时也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克服紧张心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瞎子摸瘸子 贴鼻子 画嘴巴 等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在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黑板上画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 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 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能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同时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 、演讲会、 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多想办法,结合实际广泛挖掘源头活水,激活口语交际,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样,个个都愿说、能说、会说、乐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用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 、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显得愈发重要,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活的居住环境较为落后,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强,主要表现在:由于说话时心理紧张,怕别人笑话,说的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思维反应能力较慢;由于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落后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与家庭教育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而形成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此种背景下,农村小学生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和父母的交流机會很少。
(2)家庭教育的落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农村也不例外。农村小学生在同父母的交际过程中都使用方言,可能造成普通话水平不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再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即可,其他的不用自己操心。或者即使父母在家,也忙于工作,没有很多闲暇时间对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或者即使父母重视家庭教育,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给孩子更好的口语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全方位发展,但是有的学校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真正明白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只是一味地讲课教书,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现象使得口语交际这种不属考核范围的能力变得可有可无。
(2)教师不注重面向全体课堂。大胆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同学, 其他同学有时想说也没有胆量说。
(3)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没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得学生对交际的话题索然无味,或者没有多少认识就会失去交际的兴趣。
(三)心理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口语水平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反之,则阻碍口语水平的发挥。一些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实践,胆子较小,在和同学或者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从而导致自己说话含糊不清,说话没有逻辑,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进行交流,造成口语交际能力较低。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应对措施
(一)推广普通话,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结合自己所在班级的情况,推广普通话做到班里,不管是上课发言,还是课余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话,为学生创设一种说普通话的环境。同时,对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普通话的发音水平。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环境,使其能标准和清晰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重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和学校应该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在口语交际教育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转变落后观念,不仅要注重孩子的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要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多对其进行口语锻炼,克服胆怯的心理。家长还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和意见,在事情上充分交流,形成一个良性的口语交际氛围。
(三)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养成认真听的好习惯
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经常是别人在说他也在做别的事情。教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做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进行口语交际
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敢于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形成一个良性的师生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学知识更深,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促进师生交流,同时也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克服紧张心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瞎子摸瘸子 贴鼻子 画嘴巴 等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在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黑板上画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 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 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能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同时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 、演讲会、 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多想办法,结合实际广泛挖掘源头活水,激活口语交际,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样,个个都愿说、能说、会说、乐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