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让学生思维放飞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于本世纪之初如春雨滋润着我国的教育教研阵地。在新课标的召领下,我们欣然发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不仅是学生的解惑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路者,更是学生思想的探究者。于是,我试着利用语文教学这块多棱舞台让学生放飞思维、展露才华,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趣得到发展,不断升华,让他们在语文天地里自由驰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情境的创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舞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的内容主旨,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让他们的思维穿越时空隧道,不受教师影响。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技能的施展过程,更应是学生能力、个性、情感的展示过程。如我教《最后一课》,在学生总体领悟文章内容,体会小弗朗士的变化后,让学生假设若自己是小弗朗士,下课后会做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时,或言与德语教师明里从,暗中抗;或言誓死不低下高贵的头;或言“胳膊拗不过大腿”顺着罢了;或言明学德语,暗学法语,等待时机成熟,做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岂不美哉?更有违常人之思,说“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要不做叛国贼仍是好汉一个”。
  实践证明,多角度地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探究欲望更强,既激活了思维,又使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开放教学,弘扬个性
  
  新课标强调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蕾先生就语文提出了“课内外衔接”,变语文考试的闭卷为开卷,从根本意义上预测并实践了语文新课标的本质。这种科学做法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強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独特的个性精神与独具的个体感受。开放教学,弘扬学生个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学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可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一篇散文,培养学生再现意境,欣赏诗文的能力。又如学《春》描写花的语句时,可联想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领悟其中的意境情感;也可想林黛玉写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帮助学生明确抒何情、有何感。这些尝试与努力都在昭示: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学方式要灵活开放,弘扬学生个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重视实践,感悟生活
  
  杜威说过:“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语文教学是教育的一个层面,故语文学习应根植于现实,重视实践,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言可表。特别是练笔、作文更能显现生活的真谛。若让学生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写出的文章要么空洞乏味,要么胡编乱凑。鉴于此,我带领学生放飞山林,饱览山村秋景,把学到的东西延伸到生活、自然、社会中去,把已有的生活实践写到作文中来,接着进行对照验证、品味揣摩,融会贯通。事后,有一学生写出:“片片金黄的秋叶随着风阿姨打着旋跳着舞逡巡。更有趣的是一只失群的黄蝴蝶以为同伴来了,高兴地飞上去迎接。”还有一同学写道“我们爬到山腰,山下的房屋、稻田尽收眼底,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最好玩的是我在林中‘荡秋千’……我‘飞’起来了。正得意忘形,‘啪’的一声,我连同藤子一同摔落到地上,美梦随之惊跑”,这是又一学生的佳句。
  可见,学生在“玩中学”,既结合实践,感悟生活,又写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好文章。学得轻松,能力逐渐形成、提高,也还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四、注重整合,提高效率
  
  整合,就是人力资源的构建。师与师的整合,师与生的整合,生与生的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师与师的整合,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与生的整合,建立起“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生与生的整合,就更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这一目标。
  教学中,应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同读、同析、同评、同议、同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与创造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微笑与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悦,这样,自主、合作、探究就显得实实在在,不浮于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当然,人们总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教育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一个发展中的生命自然会与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新课标为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在语文教学的舞台中放飞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有幸参加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研究中心刘惊铎、姚亚萍教授的生态体验培训活动,感触良多。现回放一些场景,与你分享其中的教育意蕴。  场景一:  培训的导入活动,主题是“让我们荣辱与共”。有5个要求(参加此次培训时,采用小组活动形式,每一组有12人)。  1.两两相互介绍:我是……我在……我希望……   2.将对方介绍给他人:他是……他在……他希望……  3.小组成员分工,组长/书记员/发言
期刊
幼儿园与小学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小学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幼儿园对孩子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小学则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每年的小学新生入学,都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和同事们讨论起来,觉得幼儿园和家长在很多方面是可以提前帮孩子做好一些准备的。    一、做好作息时间的调整    小学每天上六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两节加一个活动课,每节课40分钟。一般
期刊
目前,江苏省正在实施素质教育333工程,突出“三育”(德育、体育、美育),抓好“三会”(会学习、会劳动、会创造),落实“三定”(落实课堂计划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的规定、考试评价的规定)。这些具体要求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遵循教学规律,实施有效教学,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仅作一些浅显的探究。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观念上求
期刊
理解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就要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它是积极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既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引领作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何才能做到合作学习呢?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成功的
期刊
提问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课堂中,科学探究本身就是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在探究教学实施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在现实学习及生活中,经常质疑和爱提问的情况占的比例很小,而没有疑问和从不主动提问的却占大多数,学生质疑和提问的基础较差。像我们农村学校
期刊
一、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因此创造“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成了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我在《探索物体位置的确定》的研讨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去创设开放性问题,营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并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作为倾听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实践者和探究
期刊
传统的评语写法是令人乏味的。据统计,使用率最高的经典用语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成绩一般,上课有时开小差,希望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这类评语,跟伪科学的电脑算命有点像,因为没有把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描绘出来,换个名字,套在另一个学生的头上也说得过去。现在时代发展了,计算机普及了,评语软件也被人“开发”了出来。你若是将
期刊
一、引言    在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中,小学英语与语文、数学课程改革共同进行着。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课程改  革,小学英语以它强大的时代发展力量,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几个特点    1.教材内容涉及面宽,信息量大。  2.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为语言学习和习得服务的“任务”,任务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任务的载体丰富多彩,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3.
期刊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
期刊
一、朗读指导,“牵”出抑扬顿挫    1.导语激情  成功的朗读训练,重在理解课文含义,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在《老师领进门》一文的教学中,如何领悟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下面这位老师的教学是个很好的范例:  师:田老师的一句:“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是那么坦然,那么从容,但分明又是那么厚重,那么深沉。“我”是永远也抹不去心头的感激之情,作者在文末深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