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走了,他的故事讲完了。那些重复了一生的打鬼子故事,是他教育儿女不忘历史的特殊方式。
  父亲16岁在山东老家沂蒙山区参加游击队,18岁入党。从八路军、新四军到华东第三野战军,可谓身经百战。参加过著名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渡江战役。幸运的是,父亲从未受过枪伤,唯一受伤那次是在1943年初。
  一天,他们游击小组与鬼子遭遇:“小鬼子人多,我们才十来个人。我是组长下令快撤!散开跑!大家边打边撤,最后我们仨被小鬼子追到一个悬崖边。子弹很快打光了,眼见小鬼子追上来了,我说了声跳!仨人就跳下十多米高的悬崖。”密集的枪声在他们身后的悬崖边上疯狂作响。
  父亲醒来时躺在一棵大山枣树下,鲜血染湿了一大片草丛。头重脚轻的父亲起身动了动四肢,见还能动弹,心里暗喜。可哪来那么多血迹?他用双手摸了一圈头,湿乎乎的全是血。从赶来营救的同志那儿得知,跳崖时父亲的头挂在了一颗山枣树上,伤口很大、很深,露出了里面的骨头。也因此减轻了落地的阻力,得以生还。父亲的后脑勺上隆起了一个鸡蛋般大的包,伴随了他一生。
  父亲跳崖的故事像画面一样,幼年起就鲜活在我格外崇拜他的脑海里。之后的岁月里,这故事又听过无数遍,每次还会提问,比如:“当时你怎么想的?那么高,跳下去就没命了!”因课本里的英雄人物做出英勇壮举前都有一些高尚的想法。而得到的结论通常令我失望:“哪还顾得上想!小鬼子都追上来了……”再后来,在我多次固执地追问下,得到了还算满意的答案:“事后想过,不跳会被打死或活捉,最后还是死!小鬼子那个坏啊!不可能让你活着!”父亲每说至此,牙咬得咯咯响。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是我们这代人耳熟能详的。父亲同样的壮举也让我们儿女们引以为豪。庆幸的是,和父亲一起跳崖的还有一位生还者,当时摔断了一条腿。
  父亲17岁从家逃走后,直到1982年爷爷去世时才回了趟蒙阴老家。不是父亲不孝,实在是事出有因。父亲参加游击队时还是个孩子。一天夜里有偷袭行动,不料父亲回家取干粮时被爷爷奶奶逮个正着,早就等着教训这个整天见不到踪影的长子呢。两人趁父亲不备,五花大绑将父亲捆在了磨坊里,扫把、木棍一顿暴打,非要问出他神出鬼没到底干啥坏事去了。因组织纪律,父亲怎么都解释不清。老人问不出所以就把父亲反锁在磨坊里,一人轮流在门口守着。天色渐暗,快急疯了的父亲还没挣脱,误了行动可不是小事!好在总等不到父亲的队友找到家里,在把守的奶奶脸上看出些端倪。他悄悄绕到磨坊一侧,卸掉木窗,营救父亲逃了出去。从此一别,直到40多年后父亲才踏上回乡之路。当然,另一缘由是,爷爷奶奶一生都毫无余地要求父亲放弃一切,回老家种田……
  父亲生前最喜欢看的电影是《地雷战》。父亲也是造地雷的高手。他经常讲:“地雷当时可是咱消灭小鬼子最有力的武器!那时游击队武器装备少,比小鬼子落后太多。”父亲他们当时造的多是石雷,地雷形状有方、圆、椭圆和不规则的。那些石雷发挥了不小作用。父亲说游击小组那时除了偷袭鬼子据点,多数时候是配合上级组织掩护老百姓转移。“小鬼子对咱老区实行三光政策,多次扫荡。他们见人就杀,能抢的都抢走。临走还一把火把能烧的全烧掉,没来及走的老人也被他们活活烧死!每次得到鬼子扫荡的消息,我们一部分人掩护乡亲转移,留几个在鬼子来的路上埋地雷,炸得小鬼子胆战心惊!”
  抗战时父亲参加过县里的民兵爆破训练班,当过爆破模范。到1947年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还为父亲颁发过特等功立功奖状。
  父亲一生只爱看抗战题材的影视剧。离休后,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永远都在找打鬼子的片子。常常边看边对一些情节不满地唠叨:“尽胡扯八道!打仗哪有这回事?”我们准会打趣说:“是啊,编得这么离谱让人生气,不看了!换台!”可老爸马上笑曰:“不换、不换!这是艺术加工嘛。”
  在父亲病重住院的最后时光,为减轻病痛的折磨,陪护的兄弟姐妹在病房里仍会找打鬼子的片子给父亲看。父亲走前,我守护的那一个多星期里,他仍忍受着剧烈咳嗽,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讲他打鬼子的故事。我忍着心痛不忍打断他,每次仍能从中产生自豪和崇敬,分享父亲保家卫国的喜悦,铭记那段历史。
  如今父亲走了,他的抗战故事还那么清晰,连同他讲述时的表情都历历在目。这就是我引以为荣的父亲!尽管他的一生很平淡:1926年出生,1942年参加游击小组,1944年2月加入地下党。1985年离休,行政12级,副厅级。2013年9月15日9时21分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过年了,我们驱车去看乡下的老姨。说实在的,我们都是把姨家当成还能回得去的故乡了。  姨家住在隐贤镇时郢村。隐贤是千年古镇,因唐时著名贤士董邵南在此隐居而得名,韩愈曾为他写下著名长诗《嗟哉董生行》和千古奇文《送董邵南序》。时郢村位处隐贤镇东约3公里,虽没出过有名的大人物,但却是旱涝保收、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人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盖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水往东流,然故乡偏偏“山倒转,水倒流”,山称“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遥在桥的那边了。  看完国内实力派水彩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画展,我的思绪一连好几天都在“桥那边”打转转,一阵阵杨柳风、杏花雨从“桥那边”吹过来飘过去,搅动着我心底里的什么,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况。我总觉得,在那些画里有一个精灵在舞蹈。这个精灵,我看不见,又隐约可辨;我说不出,却又在嘴边。它依稀是画里的一座桥、一湾水。它又不是那桥那水。它仿佛是与“桥那边”、“水那
期刊
在陕北农村,柳编如同锅碗瓢盆一样普及,家家户户都用。  春天,人们用柳编粪箕抓粪肥;夏天,人们用柳编筐子提猪草;秋天,人们用柳编筛子晒杏皮;冬天,人们用柳编笊篱捞粉条。平时歪歪斜斜地摆在烂草窑某个角落里的柳编,看似无用却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帮衬着人们的生活。  砍割柳条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过后柳条刚刚发芽的时候。错过这段时间,柳条就变脆变硬,缺乏韧劲,不适合编织了。人们用来编织柳编的柳条主要有
期刊
今年4月,王蒙老师邀请我参加他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演讲《文学观念的变迁》。再次来到樱花盛开的海大,不禁让我想起2011年那个春日,我和一家刊物的主编拜访王蒙老师的故事。  王蒙老师青岛的家就在中国海洋大学54号作家楼上,一套普通的公寓房里。  一进门,客厅北面的桌子上排放着近人高的十几摞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开始我以为是王老师新出的书,但仔细一看,虽都是王老师写的书,可书大小厚薄新旧不一,而且什么时期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我终于从地质学校毕业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应该七八月份毕业,却拖到了11月。还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毕业后的编制身份应该是干部,却成了工人。  我学的是地球物理探矿。这个专业是利用电和磁的原理,通过仪器探测地下所埋藏的金属矿藏。我们物探组十几个人,只有两个人不是学校毕业的,工作起来除他俩外,其他人不分干部还是工人。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远
期刊
汽车下了柏油路,拐上了土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田地,远处是散落在原野上的抽油机和钻井架,近处是大风卷起的沙尘,直往脖领子里钻。经过了一番颠簸之后,汽车在一个大院里停了下来。家属区中间夹杂着白色的油井房,街道上不时地有油田上特种作业车轰隆轰隆驶过,地面都被震得直颤悠。  这个地方叫红二站,是油田上一个居民点。  汽车停下后,去车站接我们的校长老李走出驾驶室,冲着车上喊道:“下车吧,咱们到家了!”
期刊
自古以来,长辈大多偏爱最年幼的孩子,我的祖父与祖母却相反,二老最偏爱的是大哥。  读初中前,每次与大哥、弟弟一起看望祖父与祖母,二老总能从柜子里变出零食给我们。如果我们兄弟三人都在房里,零食是平分的,二老这时候倒没有偏心。但零食不够时,二老舍不得拿出零食了,就会趁我与弟弟不在房里,偷偷地往大哥手里塞零食;或者单独把大哥叫来房内,偷偷给零食。有时候分了零食,还有剩余,二老还会趁我们回家前,再给大哥偷
期刊
走进水磨沟,路转峰回,一道道水景,一盘盘石磨……让人感到像进了梦幻天堂。水,是水磨沟的魂,磨,是水磨沟的神。灵性之水把水磨沟打扮得曼妙灵动。圣水恩泽水磨,水磨惠泽山乡,它们泼金撒银,温润着这块丰硕的大地。  神奇水磨沟,这里绿色铺天盖地,这里林木郁郁苍苍,这里涓涓泉水奔流如注,这里飞瀑银花空谷铿锵。可以说满沟都呈现出“涓涓清泉石上流。”的韵味!  随着水磨沟小桥流水的指引,脚踏石梯,攀援而上,突然
期刊
我知道,忠实先生一辈子没啥业余爱好,就是好抽卷烟,好听几句秦腔,尤其以华阴老腔为甚。先生不会唱,就是喜欢听。每每听到忘情,就会哈哈大笑或是咬牙切齿、捶胸弹脚。那我就以老腔贯穿这篇悼文的始终,以求得先生共鸣,唱曰:  中国文坛一硬汉,来去堂堂七尺男。  秦岭八水情未了,万众注目白鹿原。  一  2016年4月29日一大早,收到陈忠实先生凌晨逝世的讣告,身心为之震悸,随后渐渐平静下来。一个人独立书房,
期刊
我执意要选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去给父母修缮坟地,侄子们有千万条理由都因为我的坚持而咽在了肚子里。我是小姨,虽然年龄和他们相仿,但我是长辈,他们会听我的。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固执是错误的。由于前几天落了一场大雪,虽然当天天气晴好,可是上山坡时却是一路泥泞,就连越野车、皮卡车都上不去,后来,还是侄子媳妇娘家的亲戚用小四轮帮忙把石料运送上来,我们用了一个小时就修好了父母的坟茔,可我们运送石料却是用了整整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