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脑子什么样?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迈乐认为,创新绝不是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而是找到如何让大家发出不同声音的办法。把这种包容性放大,就是全球化。
  
  本月Q乐工作人
  欧迈乐
  1977年生,瑞典人 曾经在宜家(中国)做过5年市场调研工作2008年,他自己创立了CONCJO市场调研公司,任总经理,为了工作,他走访了1000多个中国家庭
  
  爱好:旅行
  欧迈乐习惯旅居,足迹遍布全球。14岁他只身去往香港,开始了背井离乡的中国之旅。在中国,他去过成都、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深圳、南京、沈阳、宁波、海南、四川、云南、台北、香港…·
  特点:中国通
  在中国,欧迈乐有很多中国朋友,也有很多外国朋友。但他的外国朋友都是会说中文的,中文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同时又好像是一种暗号,像是在异乡找到了另外一种归属。欧迈乐的QQ签名
  ●5月14日项目要加紧,过些日子去中国。纽约、北京、纽约、北京。
  ●5月17日要去中国了,五天后回来。要发明,不要睡觉。
  ●5月19日我告诉你:”炸药”改变世界。GO!
  ●5月22日看来我真的善于发明,睡觉时都行,下次要留意自己做的梦了。
  ●5月25日“集线宝宝”越看越觉得好,得让公司里人手一个。
  欧迈乐,就如同这个极富喜感的名字,让人见到以后总有忍不住想笑的感觉。从外表来看他非常地绅士和英俊,但眉宇间的那股亲和力和孩童般的神情总是令人不自禁地嘴角上扬。他少时离家,然后孤身一人去香港念高中。“欧迈乐”这个名字就得自于一个在香港教书的湖南老师。老师说,“你从欧洲来,就取姓为欧,希望你的成绩迈着大步往上走,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快乐。就叫欧迈乐吧。”
  欧迈乐是中国的有缘人。他的学习与工作从没有完全离开过这片土地。他先是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中文课程,而后又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老板。“中国发展得这么快,它是如何做到的?这很吸引我,我们欧洲人应该从中学习一点儿什么。”欧迈乐如是说。
  见到欧迈乐时。他正在参加瑞中创新周“72小时创新竞赛”。这个比赛有两个团队。每队5名队员,比拼哪支团队能在72小时内发明出更多、更新奇的东西,获得更多的专利。我采访时,比赛已经过去了24小时,欧迈乐看起来很疲倦。不过他灿烂地笑起来,说在梦里发明了好几个新产品。
  在这次的“72小时创新竞赛”中。欧迈乐担任了“炸药队”的队长。“炸药队”交出的创新成果有用废弃塑料瓶子做成的万能环保塑料膜,还有可以整理电脑桌上乱七八糟电线的吸盘“集线宝宝”。欧迈乐觉得最有意思的一样东西是“败家女商场导航器”,这是一个室内地图导航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移动终端,由一块液晶显示器提供商品信息,它的商业价值还在于可以给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采访的当天上午,欧迈乐的队伍中关于产品设计有过一次激烈的辩论。有一位队员提出了一个新想法,但其他四个人不大认同。欧迈乐没有当场否定这个提议,而是让那名队员努力去说服大家,最后他一个人说服了其他四个人,让所有人改变了想法。
  “我不喜欢轻易否定他人的意见,我喜欢多听。不同的声音总是给我额外的快乐。让我有很多新想法,这让我很享受。”
  让欧迈乐养成这种好习惯源于他自己曾经在公司里的糟糕经历。那家公司的老板在开会时不允许别人发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欧迈乐很快就辞了职。但上司是所好学校,欧迈乐学到了:“老板的决策最终代表着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代表老板一个人,所以当然要选出最好的方案,不能只有老板一个人在说。只有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主人,才会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与单枪匹马的胜利相比,欧迈乐显然更喜欢团队式的成功。“努力靠大家,成功要share,要分享才有乐趣。一个人喝香槟酒没意思,要和别人一起喝。”
  把欧迈乐身上的包容性放大。其实就是全球化。他身上的全球化气息非常明显。他像一个巨大的胃,吞吐着整个世界的资讯和空气,吸取着来自波罗的海与北京胡同各自独到的营养。作为一个瑞典人,他也有天生全球化的便利,“在瑞典,90%的人都会说英语,这是瑞典这个只有八九百万人的国家能够不断创新的原因之一。”
  欧迈乐每年都要往返于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瑞典。单单是今年上半年,他就已经去了五次纽约。为了参加这次的比赛,他才抽出五天时间回到中国——他说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在短短几年间,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如今,他可以用一口正宗的普通话告诉你他是一个中国通。而且,他也有QQ……
  你去过那么多地万,经常接触到不同国家的人,这对你选择市场分析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因为我去过很多国家,我变成一个好奇的人。我来到中国,接触了很多中国家庭,这对我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中国的机会。我可以了解北京家庭、成都家庭的消费理念。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对别人好奇,对他们的传统与文化好奇,这大概也和我选择的工作有关。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僵局,就是大家名执已见的时候,你喜欢用哪些方法化解这个局面?
  一般我发现一个人感到不高兴,我就会让他说说为什么不高兴。或者我们都不高兴的时候我会开个玩笑,说个笑话,幽默可以化解一切。我是一个喜欢幽默的人,这样会拉近距离。我公司里的人都是年轻人,不要让他们觉得外国人都是大老板,不好接触。幽默让我比较容易与各层各样的人成为朋友,这样我会认识很多人,大家在一起就很开心。
  作为一个习惯了周游世界的人,你最中意哪些地方?觉得什么地方了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真实的地方。我不喜欢去旅游景区,那些地方都是假的、骗人钱的,特别无聊。我喜欢那些真实的地方,比如说你去上海,那么你不要去城隍庙,你应该到城隍庙外边的那些里弄去看看,那里藏着上海的血脉。
其他文献
“这是一家公司,不是心灵成长班我是职业经理人,不是精神科的患者,长大吧,王文华!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中,公司不可能时时刻刻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当你觉得老娘老子不忍的时候,王文华用10年经历,总结了如下辛酸时的告慰法。    不啰唆,啰唆了就是错了——花很多时间找到对的人,找到后就放手让他去做,不啰唆。因为对的人不需要你啰唆,也由不得你啰唆。而不对的人你再啰唆,他还是听不懂。  算事儿不如算心——聪
期刊
王芳每天大概要做相当于两个人的工作量,还涉及与非常多的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并不是王芳特别地精力充沛,她能扛下来,源于她对职业要求的专一、她列当下问题的承担和放下、她对未来思考的简单。    王芳现在是北京银汉传媒的节目总裁,身兼主持人和制片人。在她旗下有8档节目,其中6档是日播,她要担负起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差不多每天上午8点多到公司,晚上差不多十一二点回家,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要超过十三四个小时。
期刊
“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当代社会,将不得不付出忍受寂寞的代价。”——夏目漱石  当代社会信息丰富、信仰多元,似乎给了年轻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给了个体最大的选择权。但为什么我们还觉得这样苦恼和焦虑?为什么我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互信的关系?姜尚中把这个时代称为“工作的冰河期”,他希望从历史和哲学中为当代年轻人的烦恼寻找注解。    “湛蓝的夜空星罗棋布,而人生的烦恼恰似那星汉无数”,这就是我妈
期刊
谈起职场成功的法则,很多关注点围绕着“如何讨老板的欢心”、“如何对上司阳奉阴违”、“如何在上司们的矛盾中求生存”、“如何在升职中胜出”、“如何消除上司对自己的偏见、不公平待遇”等游戏规则类话题。几乎很少有人去关心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做、企业的业务应该如何促进。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为之争斗的东西,不是武功秘籍,就是各种美食、医药的独家配方,薄薄一
期刊
与人交往就是最大的乐事  交际女王  朱丽叶·鲍威尔    朱丽叶·鲍威尔是Twitter上被追随最多的名人之一,她的微博核心的理念就是教人们如何走出狭小的圈子,利用一切机会去与外界交往。“与人交往就是最大的乐事。”她将自己的经验写在一本叫做《3300万人的聊天室》的书里。  朱丽叶说:“社交就是最大的有形资本和快乐,如果一个人只和自己相处,他无疑是可悲的。其实人们可以充分地与邻居、朋友、社交活动
期刊
通常,微软把自己的研发人员誉为人,而我们宁愿看到各个性格各异的“凡间神仙”他们每个人手持自己的一大爱好,选择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大楼里。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他们生猛活跃,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有玲珑快意的人生  在继2007年采访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沈向洋和微软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康颖涛后,时隔三年,我们再次把封面聚集在微软,不过,这一次是年初升级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经整合后,这个曾经的微软中国
期刊
知识工作者到中年时应该能够发展成为“人”,而非一个税务会计师或者水利工程师,如若不然,数年之后税收会计或水利工程工作将会变得无聊透顶,甚至令人生厌一变成完整的人,这是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者的希望。他提出,完美生活是一种多维度的生活,绝非仅仅有工作一角,基于工作的规划本身就是简陋的,又如何能丰富你的人生,有“完全、完整”的美?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要从这几个方面规划人生:打造核心竞争力、发现第二职业
期刊
期刊
这一期“特别策划”的主题是“如何告别橡皮人状态”。橡皮人状态指的是那些压力、迷惘下特想表现得刀枪不入状的心态。装得耐击打不等于真的耐击打。这一期想要和你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命题——压力、迷惘是果然就那么大。还是我们太关注它们了呢?  用马库斯·白金汉的话讲就是:自古以来,人类笃信好就是坏的对立面,因而孜孜不倦地关注谬误与失败。是啊,医学家通过研究疾病来定义健康,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悲伤定义快乐.社会学家
期刊
2001年,年方4岁的美国小姑娘Jessica穿着连体睡衣,在浴室镜前又唱又跳’:“我喜欢我的学校,我喜欢爸爸,我喜欢表妹,我喜欢阿姨,我喜欢我的大象,我喜欢妈妈……”这段视频在2009年被Jessica的妈妈上传到网络,超过200万的网友受到鼓舞。  看到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觉?我回忆起自己周五晚上和周一早晨对着镜子的自我审视——通常周五的时候告诉自己下周要努力,而周一的时候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