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在精心呵护和关爱的同时,往往忽视孩子坚强意志的培养,因而孩子越来越娇气,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小手指擦破点皮就号啕大哭,哄都哄不住;因为没有被老师表扬就不愿意上幼儿园;被小伙伴碰了一下就告状或反击,受不了一点儿委屈……甚至自杀的阴影也在逼近幼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孩子自杀率是0.8/10万。另据研究表明,怀有自杀企图和欲念的孩子的比率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教育方式、职业、阅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矛盾纠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等,无不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情绪。因而幼儿的心理挫折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比如,亲人的亡故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伤感;父母间的冲突和婚变常常会让幼儿孤独恐慌、无所适从,甚至归咎于自己;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父母过分溺爱或限制幼儿,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会给幼儿的心灵投下阴影,造成创伤。因此,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也应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3岁以后,幼儿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这时孩子离开父母,必须独自面对各种问题,因而在与同伴、老师的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例如,适应集体生活碰到困难,与同伴交往遇到障碍,学习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等等。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渡过各个难关。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幼儿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幼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成为挫折的来源。譬如,幼儿可能会因为个子矮小、不漂亮、肥胖、身体素质不佳等因素自卑和受挫。特别是幼儿自我意识尚处在初步发展时期,不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往往依据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如果他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订过高的目标,一旦这些目标或期望无法达到,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也就是我们会发现“好孩子”和“乖孩子”往往更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因而,父母应谨慎地对孩子进行评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应给予他积极的评价,使他充满信心,相信成功来自自己的力量。
幼儿遭受挫折之后的表现
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很难像成人那样用言语去表达,不能自我调节控制,因而父母主动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幼儿遭受挫折后会有愤怒(常常表现为哭闹、发脾气、闹别扭)、焦虑(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畏惧、莫名其妙发脾气)、攻击(常常表现为打人、谩骂、迁怒自己和别人)、退缩(常常表现为冷漠、幻想、依赖性强)、退化(常常表现为埋怨、优柔寡断、自暴自弃)、固执、逃避、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表现。例如,5岁的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常会表现出尿床、吮手指、装病不起等退化行为,想以此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渴望得到安慰和抚爱。
幼儿挫折教育的
具体方法
很多人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用不着兴师动众跋山涉水,在家就可以实施挫折教育。假日的郊游远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利用身边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挫折教育途径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开始,不包办代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适当的劳动或运动中感受到“累”和“饿”,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体会成功和失败不同的滋味,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什么是自己经过努力和学习之后才能做到的……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上,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使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孩子切身体验挫折,消除孩子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会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作者系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博士生)
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教育方式、职业、阅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矛盾纠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等,无不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情绪。因而幼儿的心理挫折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比如,亲人的亡故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伤感;父母间的冲突和婚变常常会让幼儿孤独恐慌、无所适从,甚至归咎于自己;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父母过分溺爱或限制幼儿,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会给幼儿的心灵投下阴影,造成创伤。因此,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也应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3岁以后,幼儿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这时孩子离开父母,必须独自面对各种问题,因而在与同伴、老师的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例如,适应集体生活碰到困难,与同伴交往遇到障碍,学习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等等。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渡过各个难关。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幼儿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幼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成为挫折的来源。譬如,幼儿可能会因为个子矮小、不漂亮、肥胖、身体素质不佳等因素自卑和受挫。特别是幼儿自我意识尚处在初步发展时期,不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往往依据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如果他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订过高的目标,一旦这些目标或期望无法达到,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也就是我们会发现“好孩子”和“乖孩子”往往更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因而,父母应谨慎地对孩子进行评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应给予他积极的评价,使他充满信心,相信成功来自自己的力量。
幼儿遭受挫折之后的表现
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很难像成人那样用言语去表达,不能自我调节控制,因而父母主动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幼儿遭受挫折后会有愤怒(常常表现为哭闹、发脾气、闹别扭)、焦虑(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畏惧、莫名其妙发脾气)、攻击(常常表现为打人、谩骂、迁怒自己和别人)、退缩(常常表现为冷漠、幻想、依赖性强)、退化(常常表现为埋怨、优柔寡断、自暴自弃)、固执、逃避、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表现。例如,5岁的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常会表现出尿床、吮手指、装病不起等退化行为,想以此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渴望得到安慰和抚爱。
幼儿挫折教育的
具体方法
很多人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用不着兴师动众跋山涉水,在家就可以实施挫折教育。假日的郊游远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利用身边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挫折教育途径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开始,不包办代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适当的劳动或运动中感受到“累”和“饿”,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体会成功和失败不同的滋味,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什么是自己经过努力和学习之后才能做到的……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上,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使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孩子切身体验挫折,消除孩子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会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作者系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