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需要能够实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长期的中职语文诵读的教学实践可以了解到,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职生的语文诵读教学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针对此个问题,在吸取前人经验基础上,探索制定了一些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经典诵读;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我国早已有之,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靠的就是诵读教学。历史和实践证明,诵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诵读教学的缺失确实有损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也认识到了诵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教师示范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氛围,尤其是诵读情境的创设,对诵读教学的开展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先范读,也可以播放优秀的朗诵视频供学生观看、聆听、感受、欣赏,在感染人心的朗诵艺术中,体会有声语言的魅力,激发诵读兴趣。这里,教师充分运用了图文、音乐、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营造了诵读氛围,实现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播放了徐涛朗诵的版本,全班都在认真地观看视频,聆听朗诵,有部分学生跟读,有一个学生甚至感动落泪。这就是朗诵的魅力!在之后的诵读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要求全班齐读时,所有学生都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将这首诗歌朗读下来,并且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读出了作者再别康桥时对康桥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教学《将进酒》一课时,播放了胡乐民朗诵的版本,他的朗诵充满激情,感情表达极其浓烈,并且充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帮助表情达意。把《将进酒》中表达的悲、欢、愤、狂诠释得淋漓尽致。全班学生都被吸引了,竟然可以这样朗诵!在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后,学生更能品味出胡乐民朗诵的精彩之处,进而自觉地加以模仿,主动进行诵读练习。
2、丰富诵读内容,提高学生水平
诵读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开展形式。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明确了小说或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对于文章的人物有着更加准确的认识,对文本加深了理解,并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通过朗读台词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其他学生和教师加以点评,教师加以指导。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诵读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改进不足,循序渐进地提升诵读水平,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诵读的兴趣和信心。
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读绕口令、讲故事、演讲、经典诵读、话剧表演等比赛,经典诵读还可根据诵读的具体篇目选择采用个人独诵、双人对诵、群诵或情境表演诵等方式,用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借鉴、多练习、多反思、多创新,进而提升诵读水平甚至语文素养。 “要提高诵读能力,既要教师的示范启发,还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一定数量的反复训练。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加深理解课文、增强记忆能力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诵读是一种较为耗费时间却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多读,感知文章大意,思考相关问题;学完课文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诵读巩固,以达到熟读成诵、牢固背诵的效果。“诵读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诵读内容的选择,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和背诵,使学生加深了对不同朝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或词人的诗词内容及风格的感受与理解,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注重诵读反馈,增强学习效果
若想将诵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传统的反馈方式有教师抽查、同桌互背、组员找小组长背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教学App应运而生,即使是一些不是专门为教学设计的App也可以用来反馈学习成果。比如学生可以用手机自带的录音软件进行诵读录音,也可以通过诵读App进行诵读录音,还可以拍摄成诵读小视频,然后将音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师生交流学习,大家共同进益。在完成反馈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上传自认为较为满意的作品,必须进行多次的诵读练习,有些还会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又具备竞争性,能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能够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诵读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究以此提高学生在当前阶段下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在课程中通过教师对于学生有感情的示范朗诵,不断开创诵读活动的方式,并且强化诵读反馈来实现学生对于中职语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自身的语文感知能力以及情感体悟。
参考文献
[1]吴岳岚.中职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03:189.
关键词:中职语文;经典诵读;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我国早已有之,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主要靠的就是诵读教学。历史和实践证明,诵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诵读教学的缺失确实有损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也认识到了诵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教师示范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氛围,尤其是诵读情境的创设,对诵读教学的开展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先范读,也可以播放优秀的朗诵视频供学生观看、聆听、感受、欣赏,在感染人心的朗诵艺术中,体会有声语言的魅力,激发诵读兴趣。这里,教师充分运用了图文、音乐、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营造了诵读氛围,实现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播放了徐涛朗诵的版本,全班都在认真地观看视频,聆听朗诵,有部分学生跟读,有一个学生甚至感动落泪。这就是朗诵的魅力!在之后的诵读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要求全班齐读时,所有学生都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将这首诗歌朗读下来,并且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读出了作者再别康桥时对康桥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教学《将进酒》一课时,播放了胡乐民朗诵的版本,他的朗诵充满激情,感情表达极其浓烈,并且充分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帮助表情达意。把《将进酒》中表达的悲、欢、愤、狂诠释得淋漓尽致。全班学生都被吸引了,竟然可以这样朗诵!在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后,学生更能品味出胡乐民朗诵的精彩之处,进而自觉地加以模仿,主动进行诵读练习。
2、丰富诵读内容,提高学生水平
诵读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开展形式。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明确了小说或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对于文章的人物有着更加准确的认识,对文本加深了理解,并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通过朗读台词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其他学生和教师加以点评,教师加以指导。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诵读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改进不足,循序渐进地提升诵读水平,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诵读的兴趣和信心。
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读绕口令、讲故事、演讲、经典诵读、话剧表演等比赛,经典诵读还可根据诵读的具体篇目选择采用个人独诵、双人对诵、群诵或情境表演诵等方式,用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借鉴、多练习、多反思、多创新,进而提升诵读水平甚至语文素养。 “要提高诵读能力,既要教师的示范启发,还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一定数量的反复训练。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加深理解课文、增强记忆能力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诵读是一种较为耗费时间却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多读,感知文章大意,思考相关问题;学完课文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诵读巩固,以达到熟读成诵、牢固背诵的效果。“诵读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诵读内容的选择,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和背诵,使学生加深了对不同朝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或词人的诗词内容及风格的感受与理解,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注重诵读反馈,增强学习效果
若想将诵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传统的反馈方式有教师抽查、同桌互背、组员找小组长背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教学App应运而生,即使是一些不是专门为教学设计的App也可以用来反馈学习成果。比如学生可以用手机自带的录音软件进行诵读录音,也可以通过诵读App进行诵读录音,还可以拍摄成诵读小视频,然后将音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师生交流学习,大家共同进益。在完成反馈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上传自认为较为满意的作品,必须进行多次的诵读练习,有些还会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又具备竞争性,能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能够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诵读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究以此提高学生在当前阶段下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在课程中通过教师对于学生有感情的示范朗诵,不断开创诵读活动的方式,并且强化诵读反馈来实现学生对于中职语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自身的语文感知能力以及情感体悟。
参考文献
[1]吴岳岚.中职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朱自清.朱自清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