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项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本文拟结合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例,深入分析互动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让互动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64-1
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一些“假互动、机械式互动”的现象。教师必须重新解读互动教学,并了解小学生特点,基于学生发展角度实施互动教学。那么,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展开互动教学呢?如何才能真正利用互动教学,彰显出数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呢?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灌输式等方式教学,催生了学生的惰性思维。学生习惯了“等”知识,很少主动与他人互动交流,形成知识。为了改变现状,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催化剂”,催促学生去互动学习。其中,数学情境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情境能够给予学生不一般的学习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渐入情境,互动交流,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教师利用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先引出问题:同学们见过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吗?此时,学生一下没反应出“平移”是什么,于是满脸茫然。紧接着,教师出示视频情境,展示生活中各类平移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有飞机飞行、有火车运行、有拍球的情形等等。此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互动兴趣。经过一番交流互动,学生总结出平移不仅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再利用问题带动学生的互动兴趣,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二、问题带动互动,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上最为常见。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设计简单的问题与学生机械互动,学生有时基本没有互动的兴趣,因而问题基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为了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并且诱发学生深层次的互动兴趣,教师要利用层次性问题调动学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利用问题与学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好底和高)
师:请大家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其剪开。你能得出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
师: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怎么样?
(学生开始拿起剪下的两个三角形,有些作对比,有些直接将其重合)
生1:它们两个完全一样。
生2:它们可以完美重合。
教师请学生演示重合的过程。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你知道其中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吗?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亲历过程,再利用问题逐层引导,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牵引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三角形面积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探究,促进互动学习
缺乏探究机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则得不到大的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数学学习效果才会倍增。教师可以设计任务,促进学生互动展开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优化数学学习过程与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探究互动学习,引导学生互动找出面积计算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校牌,让学生互动找出测量校牌的实际方法。经过8分钟的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各组学生分享本小组的面积计算方案。反馈交流片段:
小组1:先动手制作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卡片,每排放8个小卡片,排成6排。由此计算出校牌的面积48平方厘米。
小组2: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并数一数。数出每排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总共有6排。然后,再利用乘法计算出其面积为48平方厘米。
师:还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小组3:用尺子量校牌。先量出校牌的长度为8厘米,再量出校牌的宽度为6厘米,然后利用乘法计算即可得出校牌的实际面积。
师:小组1和小组2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会不会过于复杂?小组3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是否适用于其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呢?你会如何验证?(引导继续互动探究)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动手探究,互动交流不同的方案,再引导学生自主验证,促进学习。
四、实施互动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环节促进学生互动,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以往的数学课堂上,基本以师评为主。为了创新改革课堂,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列为评价主体,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课教师采取的是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为此,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组内互评。为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别人的评价与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再委婉道出缺点,再一起给出小组成员改进建议,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从学生的评价上来看,都非常中肯,也都能指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因而评价效果非常好。
总之,互动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发挥的效果非常强。教师要用好“互动”,让互动真正凸显小学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64-1
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一些“假互动、机械式互动”的现象。教师必须重新解读互动教学,并了解小学生特点,基于学生发展角度实施互动教学。那么,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展开互动教学呢?如何才能真正利用互动教学,彰显出数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呢?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灌输式等方式教学,催生了学生的惰性思维。学生习惯了“等”知识,很少主动与他人互动交流,形成知识。为了改变现状,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催化剂”,催促学生去互动学习。其中,数学情境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情境能够给予学生不一般的学习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渐入情境,互动交流,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教师利用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先引出问题:同学们见过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吗?此时,学生一下没反应出“平移”是什么,于是满脸茫然。紧接着,教师出示视频情境,展示生活中各类平移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有飞机飞行、有火车运行、有拍球的情形等等。此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互动兴趣。经过一番交流互动,学生总结出平移不仅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再利用问题带动学生的互动兴趣,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二、问题带动互动,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上最为常见。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设计简单的问题与学生机械互动,学生有时基本没有互动的兴趣,因而问题基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为了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并且诱发学生深层次的互动兴趣,教师要利用层次性问题调动学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利用问题与学生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好底和高)
师:请大家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其剪开。你能得出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
师: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怎么样?
(学生开始拿起剪下的两个三角形,有些作对比,有些直接将其重合)
生1:它们两个完全一样。
生2:它们可以完美重合。
教师请学生演示重合的过程。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你知道其中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吗?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亲历过程,再利用问题逐层引导,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牵引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三角形面积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探究,促进互动学习
缺乏探究机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则得不到大的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数学学习效果才会倍增。教师可以设计任务,促进学生互动展开探究,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优化数学学习过程与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探究互动学习,引导学生互动找出面积计算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校牌,让学生互动找出测量校牌的实际方法。经过8分钟的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各组学生分享本小组的面积计算方案。反馈交流片段:
小组1:先动手制作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卡片,每排放8个小卡片,排成6排。由此计算出校牌的面积48平方厘米。
小组2:用学具盒里的透明方格纸盖在卡片上面,并数一数。数出每排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总共有6排。然后,再利用乘法计算出其面积为48平方厘米。
师:还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小组3:用尺子量校牌。先量出校牌的长度为8厘米,再量出校牌的宽度为6厘米,然后利用乘法计算即可得出校牌的实际面积。
师:小组1和小组2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会不会过于复杂?小组3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是否适用于其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呢?你会如何验证?(引导继续互动探究)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动手探究,互动交流不同的方案,再引导学生自主验证,促进学习。
四、实施互动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环节促进学生互动,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以往的数学课堂上,基本以师评为主。为了创新改革课堂,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列为评价主体,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发展。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课教师采取的是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为此,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组内互评。为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别人的评价与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再委婉道出缺点,再一起给出小组成员改进建议,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从学生的评价上来看,都非常中肯,也都能指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因而评价效果非常好。
总之,互动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发挥的效果非常强。教师要用好“互动”,让互动真正凸显小学数学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