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南传佛教佛寺文化影响下的象脚鼓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象脚鼓是傣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以朴素的造型,美丽的传说,浑厚沉稳的鼓声为傣族传统文化节日留下了深厚的民族记忆,加深了傣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本文以临翔区傣族象脚鼓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傣族象脚鼓与南传佛教佛寺文化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象脚鼓简约的审美特征与朴实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傣族;佛寺文化;象脚鼓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061-03
  【本文著录格式】杨宗礼.傣族南传佛教佛寺文化影响下的象脚鼓——以临翔区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61-63.
  一、象脚鼓的民族文化背景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更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古代百越族的一支。象脚鼓是傣族的传统打击乐器,也是傣族音乐的标志性乐器,其独特的形制,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演奏技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傣族的文化、民俗、宗教、审美意识以及民族特性。
  云南省境内的“鼓”文化历史悠久,鼓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多个民族均有关于鼓的文化传统(佤族的木鼓、彝族、壮族铜鼓),这种被称为“鼓”文化或“鼓”崇拜的文化传统,诞生出了一系列社会宗教文化活动,并按照各自历法的固定节日来举行相应的民俗礼仪。傣族作为云南省南传佛教文化圈区域内的一员,其鼓文化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象脚鼓就是傣族鼓文化的标志之一。
  二、傣族佛寺文化与象脚鼓的关系
  (一)象脚鼓制作中的祭祀文化
  象脚鼓的制作环节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了宗教祭祀、木工、雕刻、绘画、皮艺、色彩对比与调和、图案纹样、佛教经文等多种傣族民间文化。在对临沧市临翔区的佛寺调研中,制作象脚鼓的手艺人都是少年时在佛寺接受过传统的佛寺教育,在佛爷的指导下学会了木工、雕刻、绘画、剪纸等手工技艺,并学习了祭祀礼仪、象脚鼓舞、佛学经典与傣文等众多傣家文化。
  临沧市临翔区芒畔街道青华乡的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俸传诗,他将开工仪式中的祭祀活动作为象脚鼓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象脚鼓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手工雕刻,更是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力量,通过对佛与原始宗教部落神的祭祀,使象脚鼓制作充满着神秘而又虔诚的宗教力量。
  在实地的调研中,俸传诗讲述了象脚鼓开工制作时组织祭祀的主要环节,要请寨中的安章组织祭祀仪式(安章是曾在傣族村寨佛寺出家后又还俗的僧人,也是村寨宗教事务的主要管理者),祭祀内容有祭竜树、祭天官、祭军事神、祭安全竜、祭寨心、祭叫魂神、祭佛祖等,祭祀的对象既有原始宗教信仰里的神,也有佛教的佛祖,体现了傣族村寨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原始宗教并存的宗教信仰文化。
  在问到传承人为何要在制作象脚鼓时加入祭祀的环节,俸传诗解释,通过对师父、竜林、佛家的祭祀可以保佑自己制作的象脚鼓个个成功,能敲出更响亮的鼓声,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虽然用现代人的观点看来是唯心与迷信的旧思想,但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讲,象脚鼓从制作的源头就已经被制作者倾入了虔诚与朴素的宗教感情,通过制作与祭祀相结合的形式,将一项观者看来是普普通通的体力劳动变为了一项无比虔诚的宗教活动。这种祭祀文化与工艺文化相结合的仪式感,赋予了象脚鼓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
  (二)象脚鼓制作中的工艺文化
  1.鼓体造型
  临翔区象脚鼓以短象脚鼓为主,在朱海鹰先生的考证中,短脚象脚鼓,缅语称之为“欧西”,其意为“锅鼓”的意思,造型起源于缅甸掸邦地区的古代漆器“韵特”——一种特别精美的装食物的器皿,在傣族南传佛教佛寺的宗教活动中用于礼佛与祭祀。[1]在实地调研中,临翔区象脚鼓的整体造型接近“韵特”取掉锅盖后剩余部位的形状,“韵特”的造型目前还被用在傣陶花器的制作中,其锅盖的造型与佛塔在造型上也十分接近。
  临翔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只象脚鼓,保存于临翔区凤翔街道的芒巩佛寺,据寨中老人推算,这只象脚鼓在芒巩佛寺的时间已有150年左右,该鼓高度96厘米,鼓面宽度40厘米,鼓底的宽度42.5厘米,虽然鼓身被修补过多次,但鼓声一直很有穿透力。这只鼓的造型跟缅甸的“韵特”非常接近,鼓体造型饱满,弧度刚劲有力,从后期的调研中发现,临翔城区内的数家佛寺在恢复宗教活动后所制作的象脚鼓都以该鼓为模板,即模仿祭祀活动中的祭器造型特点,这种情况同样也曾出现在良褚文明早期陶器对青铜器的模仿。
  2.鼓体制作
  制作象腳鼓时选用的树木以红椿树为最佳,攀枝花树、杨柳树亦可。红椿树的密度更紧密,制出的鼓共鸣强,声音高亢沉稳,攀枝花树轻便但是韧性稍有不足,鼓声响亮但是穿透力不如红椿树。象脚鼓的鼓体是圆木整段掏空而成,在树木的选用上,要选用树龄在30年左右、直径在40厘米左右的大树。
  在与象脚鼓制作艺人的访谈中发现,制作象脚鼓的手艺人都有在佛寺学习木工雕刻的学习经历。傣族的传统民居为杆栏式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勤劳的傣家人在房屋的装饰、佛寺的大殿、门楼的建造中,也对木工雕花的窗棂及檩椽的装饰有着更多的喜好,各种祥瑞优雅的纹饰被应用在木工雕刻中。制作象脚鼓的艺人们在佛寺出家期间跟随佛爷实际动手,学习如何运用木工工艺,最终熟练掌握木工雕刻技艺,并将各种傣族文化的元素与木工技艺融合在象脚鼓的制作中。
  在与博尚镇勐准村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叶正文的访谈中,叶老先生回忆了他在佛寺出家的经历,从8岁进入佛寺到18岁还俗离开佛寺,整整十年的佛寺教育对他的手工技艺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叶老先生在木材选用、工具的熟练使用、新工具的发明及木工工艺都有非常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他可以用自己打制的刀具做出近乎完美的象脚鼓,鼓体轻巧圆润,细节刻划流畅而灵动,这娴熟的技艺都是叶师傅数十年在与佛寺从不间断的生活实践中所获取的工艺文化。
  3.图案纹样   临翔区传统的象脚鼓在鼓体图案装饰上风格趋向简洁与大气,鼓体上只有两种装饰:一是在鼓体的腰部有数圈木雕刀打过的圆圈作为装饰;二是蒙制鼓皮时皮质绳索所编织出的菱形交叉图案,是实用与装饰效果并存。整体视觉效果简洁大方,有一种自信沉稳的男性阳刚之气,这与历史所记载的象脚鼓是男性专属打击乐器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越来越大,从物质匮乏的年代到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代,整个社会的审美也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在象脚鼓的图案纹样装饰上,也有一些老艺人做出了更多的尝试,装饰视觉效果最佳的就是勐准村的叶正文师傅。
  叶师傅具有深厚的佛寺文化底蕴,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他经过了不断的尝试,以花卉纹饰为主题,包括佛寺壁画中出现的祥瑞莲花图案,傣族传统剪纸工艺中的连续图案,傣族刺绣中出现过的卷草纹图案,具有吉祥的祝福的贝叶经文等等,叶师傅将他所熟悉掌握的佛寺文化元素信手拈来,自然地布局在象脚鼓的表面,或雕刻,或绘画,或书写,多种装饰手法的结合使得叶正文师傅的象脚鼓呈现出一种欢乐、自由、积极、向上、健康、吉祥的傣族文化的大融合。在象脚鼓的装饰上既可以欣赏到精工细致的祥瑞图案雕刻,也可以看到书写的流畅潇洒的贝叶经文,有的写着“吉祥如意”,有的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有的写着“响鼓不用重锤”,既有教化民众的深刻含义,又有着浓浓的傣家文化内涵,还起到了装饰象脚鼓的作用。
  4.色彩搭配
  傣族是一个对色彩有独特追求的民族,在傣族的建筑、服饰、饮食上都可以看到傣族在色彩方面的独到之处,或富丽堂皇、或雍容华贵、或热情似火、或青绿茵茵,每一种色彩的组合都体现着傣家人对美的追求,体现着傣家人在生活中的智慧。具体到象脚鼓文化上,也可以看到象脚鼓身上的色彩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出现的不同色彩搭配。
  从实际的田野调查中发现,象脚鼓上的色彩搭配从20世纪初的天然大漆黑红配色为主,效果大气简洁。到20世纪80年代以红色、绿色油漆为主加金色的搭配,以及红色、黑色油漆为主加黄色的搭配,整体的着色效果与色彩搭配方案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在下降,着色的工整程度、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并没有取得与傣族文化相对应的效果,反而因为不合理的色彩搭配影响了象脚鼓的外在视觉效果。
  随着象脚鼓手艺人对市场上不同着色材料的熟悉,象脚鼓的着色材料与色彩饱和度也在变化,从之前生硬的大红大绿的搭配,逐步转变成色彩纯度、色彩明度跟色相三要素的合理搭配。在临翔区范围内,对象脚鼓色彩搭配进行了新尝试的有勐准村的叶正文师傅,平村乡的平村佛教小组的陶金贵、陶新贵、俸富成、陶金芳(已故)四位象脚鼓制作师傅。叶师傅根据傣族服饰的色彩选择合适的水性木器漆,通过色卡上的颜色对比决定象脚鼓的着色方案,使象脚鼓的着色更清秀雅致。选用色彩的饱和度降低后的高明度水性漆,整体色彩搭配和谐又清新,加上叶师傅娴熟的绘画功底,将雕刻的图案纹样与清新雅致的色彩结合后取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平村乡的平村佛教小组采用了清光漆的着色效果,平村乡佛教小组的象脚鼓简洁大方,不用过多的图案与色彩,简单用清漆将木质纹路更明晰地体现出来,也取得了简洁大方而又整体大气的视觉效果,鼓面上的翻毛牛皮形成的粗犷的民族风,颇具阳刚之气。
  (三)象脚鼓与节庆运用
  傣族象脚鼓最初是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的水稻祭祀仪式,至今傣族百姓还有着“象脚鼓不响,稻子不长”与“打一下鼓,秧苗长一截,谷子饱满一截”的谚语,但随着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區的传播,傣族人民在服饰、饮食、文字、医药、诗歌、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及重要节日等诸多方面都保持着显著的民族与佛寺文化特征,象脚鼓也在缅寺组织的各种宗教节庆活动中展现着自己的身影。
  象脚鼓的演奏是傣族佛寺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在傣族人的生活、思想中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象脚鼓作为傣族法乐的一种乐器,在傣族的佛教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祭祀祖先和佛祖的活动中都要敲击象脚鼓。在傣族人看来,象脚鼓的鼓声似乎具有一种通神的力量。
  象脚鼓的演奏是傣族节岁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傣族主要的节庆日包括泼水节、开门节、念大经节、关门节,在傣族最重要的泼水节即傣历新年里,傣家人在泼水节前十天就开始敲起象脚鼓,村寨人开始去山里采集鲜花与青枝,运到佛寺装饰佛塔,待泼水节临近的时候去河边采集最细的河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将细沙垒成两个大沙堆和十多个小沙堆。每个沙堆成圆锥形,小沙堆围着大沙堆。人们将一株松树和一棵芭蕉栽插在沙堆上,预祝全寨人像松树一样长青不老,生活像芭蕉一样长青、平安。小沙堆上也各插上松枝,用竹箩围住,旁边插上一些芳香的“莫楠岩”花,以祈水稻丰收。一切完毕, 老者用洁净的水向沙堆倒去, 以表示驱走旱魔,风调雨顺, 五谷丰收。
  在泼水节期间,傣家人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赕佛、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傣家人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踏着象脚鼓的节拍, 纵情地跳舞唱歌。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象脚鼓是傣族人民的一种文化的认同,节庆之时,象脚鼓及其鼓声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标志。象脚鼓使傣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得到了强化,傣族人民也在象脚鼓及其鼓声中找到了自己的民族属性。
  三、象脚鼓的保存现状与传承
  象脚鼓作为傣族的传统乐器,与他们所信仰的南传佛教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据《缅宁县志》记载,“临沧傣族系元末明初从勐卯(今瑞丽)经孟连迁来,在勐缅土司兴盛时期佛寺多达360多座,塔22座,按照傣族历史上一村一寺的习惯来看,当时的傣族村寨不会少于这个数字,应是当地的主体民族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许多地方只留下了傣族居住过的地名痕迹,民族成分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标志。到1950年时仅保留了佛寺39座。到如今全区还有佛寺18座,大都是在恢复民族宗教政策后的1983年前后重建的”[2]。据笔者在田野调查时候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区内勐准佛寺、芒芽佛寺、青华佛寺、芒巩佛寺、凤翔佛寺、章嘎佛寺、勐托佛寺、腊托佛寺、勐旺佛寺、芒冒佛寺、芒畔佛寺等11家佛寺保存象脚鼓情况较好,平村佛寺原址被用于小学,没有复建,但有当地佛教小组在村公所保存象脚鼓,目前全区佛寺所保存的象脚鼓约350余只,象脚鼓制作艺人20名。
  临翔区为保护象脚鼓制作技艺,采取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于2010年将象脚鼓制作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项目,在青华佛寺成立象脚鼓制作技艺传习所,并多次举办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工作研讨会,在青华佛寺与勐准佛寺举办象脚鼓制作技艺培训班;数次在全区各中小学与大中专院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象脚鼓走进校园,将象脚鼓文化推广到祖国的青少年中;举办象脚鼓舞大赛,成立了女子象脚鼓舞队,扩大象脚鼓文化地传承面;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中更是出现了像俸传诗、叶正文等优秀的象脚鼓制作艺人。临翔区的象脚鼓制作艺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有临翔特色的象脚鼓,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传承了这门古老的技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四、结论
  象脚鼓是傣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应用范围从原始的宗教信仰到南传佛教再到如今的新社会新时代,它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和美化,形成有独特品位的鼓,目前地传承与制作,追根溯源它地传承离不开南传佛教的佛寺文化,它是傣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融合积淀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体现了傣族特定的地域环境、社会生活及审美观念。象脚鼓可以说是傣族人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个性格温和、有着美好向往的民族。
  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文化地融合,但也容易抹灭掉民族的个性与特征,象脚鼓目前的处境即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政府部门已经在竭力促进象脚鼓文化的推广与复兴,忧的是整个的文化环境在不断地改变,象脚鼓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慢慢变得贫瘠,临翔区的佛寺文化还需要更多的完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在此时的任务就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海鹰.重新认识象脚鼓文化[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3):22-25.
  [2]伍琼华.临沧几所宗教寺庙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2003(S1):55-65.
  作者简介:杨宗礼(1985-),男,云南临沧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云南民族民间美术、雕塑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民歌改编成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无疑是民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歌原有的风格,易于传播,易被接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从符合时代的改编与保持歌曲的本质以及紧抓民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桥民歌;改编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民
【摘要】石屏彝族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其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传承中依然面临着严重失传危机,亟待保护。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构建海菜腔旅游文化生态系统、建立保障机制等对策,以加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空间不断得到拓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到投影仪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借助网络教学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探索的勇气,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利用多媒
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瑰宝,在经济大环境及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非遗开始面临着人才缺失、经费缺少、市场缺乏等困境。在社会导向视角下,以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为例,通过探究其线性发展路径及态势,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维角度探讨其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得出非遗传承在原生内核、建设路径、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创造性、创新性、凝聚性的特点,继而推动国内非遗的传承发展,有助于为人类文化遗产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的人们在数千年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民族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深受广大舞蹈爱好者喜爱。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民族舞蹈的编排和创新工作之上。然而,由于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有较大的区别,在编排过程中必须遵守民族舞蹈的基本原则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舞蹈编排的方
【摘要】笔者认为并非所有舞蹈演员都能演绎好一部舞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一定能演好舞剧,一个舞剧演员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锻炼,必然完成不了舞剧的表演。演员们在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30岁以后站在舞剧舞台上刚刚好,这个“30”不是必须“30”,而是演员们若想将人物表现得更为深刻,则需建立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当下对舞剧演员的培养及发展现状为着眼点,浅析舞剧演员
【摘要】本文阐述了宁夏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现状,以及我馆在开发和利用宁夏地方文献方面所做出的成绩,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充分利用宁夏地方文献资源,为宁夏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保障。  【关键词】宁夏地方文献;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文献是记载、反映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它包括各种记
【摘要】走进陕北,聆听陕北发生的动人心弦的音乐故事,近距离感受陕北音乐文化的无限魅力与陕北人民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爱音乐的人文情怀,张振涛教授在《声漫山门 陕北民族音乐志》一书中以“现代性”理念和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描述陕北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陕北民族音乐画卷。  【关键词】陕北;民族音乐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
張瑞霞  张瑞霞,1982.8.女,汉族,籍贯河北,硕士研究生,讲师,工艺美术师,任职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攻陶瓷艺术设计与制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