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伴随着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克隆等众多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影响着人类社会。将成为21世纪带头学科的生物学,也必将需要一大批生命科学的探索创造型人才。生物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上,我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过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含实验、实习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境,使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有的生物老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宝贵的好奇心,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生物学是揭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奥妙的一门学科,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都很有吸引力。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并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千万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而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甚至批评嘲讽。不只如此,生物教师还应更为深入地挖掘教材,展示一些从表面看来并不新奇,但内含深刻道理的东西,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授课过程中,我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使感、观协同作用,手脑并用,思维活动程度大大增强。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为这方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依托。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生物学教学大课堂,我校相继成立了“生物科技小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设立了除“生物学实验室”以外的“生物科技活动室”、“地球村活动室”、“和平鸽养殖园”和“植物园”等一系列的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生物学实验室,实施探索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地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微机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宽松的生物学大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创意性活动也多了起来。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的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它的应用在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生物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直接或迅速表现生物界各种生物及其现象;可以化远为近,展示学生不能亲自涉足的海底世界或原始森林,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可以化古为今,展示已经灭绝的古生物或石炭纪植物景观,使之重现于学生眼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直观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细胞的有丝分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等。许多不易见或见不到的生物现象,都可用动画或特技摄影、呈现。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六、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起探索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我运用启发式,以设问、发问的方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来设疑。如讲授“蛛形纲”时,我运用园蛛标本结合挂图来设疑:“蜘蛛怎样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屋角之间或在两棵相隔很远的树间架网呢?”这一问学生议论开来了,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他们就蜘蛛如何架设这张“空中罗网”提出多种办法。我鼓励学生自己质疑。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既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又是积极性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如在讲“家蚕的变态发育”时,我请一位养过蚕的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蚕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向大家提出问题。他问:“蚕结茧时,为什么不吃东西也能活?”又如学习了家鸽的生殖发育后,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鸡下双黄蛋和软壳蛋?”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相互启发,破解疑难。讨论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我不指责、不训斥,而是循循善诱,创设良好的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问,以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上,我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探索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通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过匠心独具的教案程序(含实验、实习程序)探索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境,使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所学知识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引导完成迁移运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探索点,创设探索情景,使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求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有的生物老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宝贵的好奇心,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生物学是揭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奥妙的一门学科,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都很有吸引力。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并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千万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而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甚至批评嘲讽。不只如此,生物教师还应更为深入地挖掘教材,展示一些从表面看来并不新奇,但内含深刻道理的东西,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授课过程中,我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实验,使感、观协同作用,手脑并用,思维活动程度大大增强。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为这方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依托。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生物学教学大课堂,我校相继成立了“生物科技小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设立了除“生物学实验室”以外的“生物科技活动室”、“地球村活动室”、“和平鸽养殖园”和“植物园”等一系列的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技活动室和生物学实验室,实施探索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地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微机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宽松的生物学大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创意性活动也多了起来。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的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它的应用在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生物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直接或迅速表现生物界各种生物及其现象;可以化远为近,展示学生不能亲自涉足的海底世界或原始森林,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可以化古为今,展示已经灭绝的古生物或石炭纪植物景观,使之重现于学生眼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直观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细胞的有丝分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等。许多不易见或见不到的生物现象,都可用动画或特技摄影、呈现。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六、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起探索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我运用启发式,以设问、发问的方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来设疑。如讲授“蛛形纲”时,我运用园蛛标本结合挂图来设疑:“蜘蛛怎样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屋角之间或在两棵相隔很远的树间架网呢?”这一问学生议论开来了,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他们就蜘蛛如何架设这张“空中罗网”提出多种办法。我鼓励学生自己质疑。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既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又是积极性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如在讲“家蚕的变态发育”时,我请一位养过蚕的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蚕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向大家提出问题。他问:“蚕结茧时,为什么不吃东西也能活?”又如学习了家鸽的生殖发育后,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鸡下双黄蛋和软壳蛋?”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相互启发,破解疑难。讨论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我不指责、不训斥,而是循循善诱,创设良好的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问,以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