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指的是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而不是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更不是某种外在的形式。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的讲授只要生动、具体、正确,富于启发性、感染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上发生有益的变化和进步,就是有益的教学方法。有的课,虽然学生讨论占了大量的时间,但教师与学生一起(或任凭学生)无据辩论、凭空判断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是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相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的心理水平、思想状态及实践过程,应当理解为以此为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该听则听,该思则思,该讲则讲,该动则动,而不能简单地否定教师的讲授,一味地肯定学生的活动。任何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清楚,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学生的活动往往很难促进其发展。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主动与合作、宽松与自律、过程与效果的关系非常重要。我认为,在实践中教师还应实实在在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要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不是取消接受学习;要提倡发现学习,也不完全是否定接受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千头万绪,没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能成功吗?我在文科班历史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首先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接受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打下基础,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接受学习则接受学习,该发现学习则发现学习,特别要防止将两者对立起来。好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学会接受,善于接受;学会发现,善于发现,两者不可偏废。接受能力与发现能力都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之一,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这个度,为学生学会学习而教。
二、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关系
在传统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况下,社会关注的是“精英”教育,教师关心的是“尖子”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转变?关心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而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否定“精英”教学法和关心“尖子”学生,甚至曲解为每一堂课、每一种教学措施都要降低标准,平均处理。要解决好这一点,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关注和对待“非尖子生”。教师应当有的放矢地创造让每位学生都展示自己的教学环境,从心理和精神上营造宽松、公平、和谐的气氛,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发展。本人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了讨论课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内容涉及阅读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教材总结等,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交锋,心灵碰撞,尤其增强了“非尖子生”的自信心,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和责任感。实践证明,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各有所长的学生共同发展。
三、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
过去的教学强调课内知识(即课本知识),教师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认识到,课内知识体现了教育对全体学生共性特征的评估。欲使学生的挖掘潜能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课外知识。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还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然而,这决不意味着课外知识越多越好,甚至放弃课内知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关系有一个“度”的问题,必须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和水平而教。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当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还没有兴趣和注意的时候,围绕课本讲故事就是一种好方法;当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动机,希望学会课内知识的时候,就必须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课内知识;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内知识时,补充和增加课外知识以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就势在必行了。
四、教学效果和教养效果的关系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教养效果是指学生在情感领域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应试”教学,过分强调了认识领域的效果,两种效果相比较,前者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后者的反映比较深层,又不易评价,容易被教师忽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着学生。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发展,不能以压抑情感领域的发展为代价,来提高认知领域的效果。以上两方面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生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中有其自身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就历史教学而言,如果忽视了其情感效果,就丧失了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素养教育。
正确处理以上四种关系,对于提高教学效能,实现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要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不是取消接受学习;要提倡发现学习,也不完全是否定接受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千头万绪,没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能成功吗?我在文科班历史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首先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接受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打下基础,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接受学习则接受学习,该发现学习则发现学习,特别要防止将两者对立起来。好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学会接受,善于接受;学会发现,善于发现,两者不可偏废。接受能力与发现能力都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之一,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这个度,为学生学会学习而教。
二、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关系
在传统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况下,社会关注的是“精英”教育,教师关心的是“尖子”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转变?关心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而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否定“精英”教学法和关心“尖子”学生,甚至曲解为每一堂课、每一种教学措施都要降低标准,平均处理。要解决好这一点,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关注和对待“非尖子生”。教师应当有的放矢地创造让每位学生都展示自己的教学环境,从心理和精神上营造宽松、公平、和谐的气氛,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发展。本人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了讨论课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内容涉及阅读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教材总结等,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交锋,心灵碰撞,尤其增强了“非尖子生”的自信心,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和责任感。实践证明,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各有所长的学生共同发展。
三、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
过去的教学强调课内知识(即课本知识),教师往往不敢越雷池一步。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认识到,课内知识体现了教育对全体学生共性特征的评估。欲使学生的挖掘潜能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课外知识。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还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然而,这决不意味着课外知识越多越好,甚至放弃课内知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关系有一个“度”的问题,必须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和水平而教。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当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还没有兴趣和注意的时候,围绕课本讲故事就是一种好方法;当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动机,希望学会课内知识的时候,就必须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课内知识;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内知识时,补充和增加课外知识以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就势在必行了。
四、教学效果和教养效果的关系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教养效果是指学生在情感领域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应试”教学,过分强调了认识领域的效果,两种效果相比较,前者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后者的反映比较深层,又不易评价,容易被教师忽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着学生。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发展,不能以压抑情感领域的发展为代价,来提高认知领域的效果。以上两方面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生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中有其自身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就历史教学而言,如果忽视了其情感效果,就丧失了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素养教育。
正确处理以上四种关系,对于提高教学效能,实现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