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43-02
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使他觉得头痛的是什么?相信十有八九会回答:写作!是的,因为他们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即使有话说了却还是缺乏真情实感。尤其中低段的学生,刚刚从说话、写话过渡到习作,教师操之过急或要求过严,都很容易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这样的现状存在:教师授课封闭化,从课堂到课堂,老师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的方式进行同一题目、同一要素、同一体裁的写作。学生写作框架化,阅读量的不足和习作练习的不到位致使习作成为一道魔咒。因此,很多学生一提到习作就头疼,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让学生 “乐于习作、善于习作”呢?我觉得应从“快乐”入手,让习作从苦差变为乐事,让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快乐习作”中的学生始终是快乐习作的主体,他们在快乐习作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评价,积极主动地写作,让习作能真正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反映。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尝试从三方面入手,在这里作一全面阐述:
一、联系生活、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写作离不开生活,特别是低段孩子的写话训练,说是写话,其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篇习作,如果但从课堂上让学生找习作的源泉,许多孩子都会言之无物、诉之无情,因此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找到习作的素材,用眼睛记下身边的美景,习作写话才会丰富多彩。
2.快乐来源于体验
三年级有一篇习作叫《我的绝活》,现在的孩子虽然琴棋书画都会学一点,但是要想让孩子们把他们的绝活写活了,想必很多孩子又会咬着笔杆子不肯迟迟下笔了,因此,在这次习作中,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一次蛋炒饭,当一回家里的大当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看着我一步一步讲解蛋炒饭的过程,恨不得马上跃跃欲试,我看到他们高涨的热情,顺势引导:回家做一顿蛋炒饭,当一回家,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怎么样?孩子们脖子伸得老高,神奇地点头赞同。“那可要亮出你的这个绝活,告诉宗老师你是怎么练会的!”“好!”
很快,学生的习作交到了我的手里,从选材到翻炒,步骤清晰,字里行间都是体验蛋炒饭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快乐
1.游戏激趣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习作也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将习作与游戏结合起来,利用游戏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感受,然后把这些快乐经历和感受写进习作,那么习作就是快乐的。
2.媒体重现
有些景色经常看到,有些场面经常遇见,可就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经历,也会让学生犯难。可能是因为太熟悉,而没有新鲜感,没有什么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也会觉得无从着手或者是平淡无奇。那么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重现呢?当图片出现一个下雨天的时候,或许学生没什么感觉,但当“滴答滴答”的雨滴声和一个小男孩的叹息声响起时,学生肯定会想起因下雨而泡汤的约会、探险、比赛……“离3点越来越近了,我又跑到门口去看,发现雨还在下。我只能回屋,可是那雨声却跟着进来了,真讨厌,看来是不可能跟小明学钓鱼了。”
三、放飞思维,想像快乐
1.改编故事
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新编 ”是想像作文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所谓“故事新编”, 就是以一个熟悉的故事为基本框架,展开合理的想像,赋予它新的意义。最经典的就是《龟兔赛跑》,让它们再比一次吧,“兔子吸取教训,不再睡觉了”,“乌龟以滚代跑”,“突然一条河出现在它们面前,善良的乌龟把小兔子背过了河”。孩子们在改变文中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充分体验到了想像的快乐。
2.拓展课文
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习作融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像,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改写等。学生的思维在不受约束的想像中快乐地飞翔,而我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续写童话
想像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童话大王”郑渊洁认为“想像力是创作的源泉,”想像是快乐的源泉,想像是创作的原动力。童话是学生最喜欢写的文体,几个小动物,在他们的笔下会为食物发生争吵,会一起帮助伙伴,会一起消灭敌人。例如在教授二年级的课文《丑小鸭》的时候,我留下了叙写的作业:当白天鹅回来的时候,故事会怎样发展?当学生鸭子们看到天鹅时,会用“脸红了,道歉,争相赞扬”等词来描述,在朗读习作时也能看到学生脸上的表情,他们走进了习作中,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描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创造生动愉快的习作氛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习作当成一件轻松的事,当成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享受到童年的欢乐。在快乐中习作,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不仅是目的,也是过程。学生在乐中写,教师在乐中教,教学相长,共同成功!
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使他觉得头痛的是什么?相信十有八九会回答:写作!是的,因为他们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即使有话说了却还是缺乏真情实感。尤其中低段的学生,刚刚从说话、写话过渡到习作,教师操之过急或要求过严,都很容易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这样的现状存在:教师授课封闭化,从课堂到课堂,老师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的方式进行同一题目、同一要素、同一体裁的写作。学生写作框架化,阅读量的不足和习作练习的不到位致使习作成为一道魔咒。因此,很多学生一提到习作就头疼,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让学生 “乐于习作、善于习作”呢?我觉得应从“快乐”入手,让习作从苦差变为乐事,让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快乐习作”中的学生始终是快乐习作的主体,他们在快乐习作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评价,积极主动地写作,让习作能真正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反映。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尝试从三方面入手,在这里作一全面阐述:
一、联系生活、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写作离不开生活,特别是低段孩子的写话训练,说是写话,其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篇习作,如果但从课堂上让学生找习作的源泉,许多孩子都会言之无物、诉之无情,因此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找到习作的素材,用眼睛记下身边的美景,习作写话才会丰富多彩。
2.快乐来源于体验
三年级有一篇习作叫《我的绝活》,现在的孩子虽然琴棋书画都会学一点,但是要想让孩子们把他们的绝活写活了,想必很多孩子又会咬着笔杆子不肯迟迟下笔了,因此,在这次习作中,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一次蛋炒饭,当一回家里的大当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看着我一步一步讲解蛋炒饭的过程,恨不得马上跃跃欲试,我看到他们高涨的热情,顺势引导:回家做一顿蛋炒饭,当一回家,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怎么样?孩子们脖子伸得老高,神奇地点头赞同。“那可要亮出你的这个绝活,告诉宗老师你是怎么练会的!”“好!”
很快,学生的习作交到了我的手里,从选材到翻炒,步骤清晰,字里行间都是体验蛋炒饭后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快乐
1.游戏激趣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习作也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将习作与游戏结合起来,利用游戏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感受,然后把这些快乐经历和感受写进习作,那么习作就是快乐的。
2.媒体重现
有些景色经常看到,有些场面经常遇见,可就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经历,也会让学生犯难。可能是因为太熟悉,而没有新鲜感,没有什么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也会觉得无从着手或者是平淡无奇。那么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重现呢?当图片出现一个下雨天的时候,或许学生没什么感觉,但当“滴答滴答”的雨滴声和一个小男孩的叹息声响起时,学生肯定会想起因下雨而泡汤的约会、探险、比赛……“离3点越来越近了,我又跑到门口去看,发现雨还在下。我只能回屋,可是那雨声却跟着进来了,真讨厌,看来是不可能跟小明学钓鱼了。”
三、放飞思维,想像快乐
1.改编故事
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新编 ”是想像作文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所谓“故事新编”, 就是以一个熟悉的故事为基本框架,展开合理的想像,赋予它新的意义。最经典的就是《龟兔赛跑》,让它们再比一次吧,“兔子吸取教训,不再睡觉了”,“乌龟以滚代跑”,“突然一条河出现在它们面前,善良的乌龟把小兔子背过了河”。孩子们在改变文中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充分体验到了想像的快乐。
2.拓展课文
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习作融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像,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改写等。学生的思维在不受约束的想像中快乐地飞翔,而我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续写童话
想像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童话大王”郑渊洁认为“想像力是创作的源泉,”想像是快乐的源泉,想像是创作的原动力。童话是学生最喜欢写的文体,几个小动物,在他们的笔下会为食物发生争吵,会一起帮助伙伴,会一起消灭敌人。例如在教授二年级的课文《丑小鸭》的时候,我留下了叙写的作业:当白天鹅回来的时候,故事会怎样发展?当学生鸭子们看到天鹅时,会用“脸红了,道歉,争相赞扬”等词来描述,在朗读习作时也能看到学生脸上的表情,他们走进了习作中,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描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创造生动愉快的习作氛围,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习作当成一件轻松的事,当成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享受到童年的欢乐。在快乐中习作,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不仅是目的,也是过程。学生在乐中写,教师在乐中教,教学相长,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