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一直探讨“语文与人生”的话题,我们总说语文教师不仅是教“课文”,更多的是要让语文给孩子以精神力量;让语文给孩子以心灵阳光;讓语文给孩子以智慧成长。从踏上语文的讲台开始,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因此我们的课堂营造的是老师、学生、文本的水乳交融的氛围;我们语文的课堂是“情”涌动的,是“美”熏陶的;我们语文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输送,是灵动的迸发着勃勃生机的思维圣坛。如在上文质兼美的《二泉映月》一课,我觉得老师预设和课堂生成要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
一、精点“积淀已久”,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二泉映月既是一处风景,又是一首二胡曲名,而阿炳创作这首曲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我首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积淀已久的情怀”,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时间的跨度以及阿炳积淀的过程,从而给学生一个思想上体悟的准备,拉近学生与阿炳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下文的学习。
二、深读“坎坷经历”,创设感悟的氛围
在引导学生理解阿炳坎坷的经历时,我首先采用了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十多年中,阿炳经历了:师傅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接着我出示了三个场景启发学生想象双目失明的阿炳整天卖艺度日的画面:“场景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场景二: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场景三: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在交流中学生能关注到阿炳的神态、衣着、心理等,甚至能想象到阿炳双手冻得通红之类的细节。可见这样的想象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阿炳的坎坷经历。阿炳“人穷志不穷”,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身心的巨大的折磨都没有让他向命运屈服。我还紧紧围绕“渐渐的、渐渐的…”这句话,一唱三叹,在感知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为学生定下感情基调,为下文理解、感悟乐曲内涵服务。
三、细品“乐曲内涵”,感受文本的魅力
通过前面的铺垫,我引导学生体会乐曲内涵就水到渠成了。这部分我采用了“先默读找琴声变化的句子,再分段听音乐,然后谈感受,从而感悟乐曲内涵,最后男女生分开更深一层地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在秋高气爽的秋天,在旖旎秀丽的江南,在书声琅琅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一起浸润在阿炳名曲《二泉映月》中,似乎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韵致。在这部分中我主要抓住了本文“语言丰富”“排比有力”这两个语言特色,感受“二泉映月”优美的景色,体会作者写阿炳热爱家乡、清泉等的情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一次次的提高中,学生读懂了乐曲,融入了阿炳的内心。同时透过升腾跌宕的旋律,认识了一个历尽坎坷、顽强抗争、不屈不挠、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矢志不渝的阿炳,还知道了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包括他的悲他的恨他的爱……正是阿炳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
四、适拓“跪着听曲”,诠释孩子的感受
到了最后,我又补充材料,小泽先生认为这首经典名曲,应该跪着听。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写话:小泽征尔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要跪着听。那在你心中《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乐曲,它承载了怎样丰富的内涵呢?
出示“二泉映月,你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很多学生都把自己的真切体会通过排比句式表达了出来。如:
(二泉映月,你委婉连绵,你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真是优美动听,真是天籁之音。)
(二泉映月,你述说了阿炳苦难的一生,你体现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你让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阿炳的坚强不屈。)
(二泉映月,你承载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你承载了阿炳对理想的追求,你承载了阿炳顽强抗争的精神。)
(二泉映月,你令人思绪万千,你令人潸然泪下,你让我对阿炳的精神无比敬佩。)
(二泉映月,你表达了阿炳对二泉美景的赞叹,你是阿炳坎坷一生的写照,你是阿炳智慧的结晶。)
这样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既写出对阿炳的认识、对乐曲的感悟,又学会了使用排比句。真是一举多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真挚的情感在流淌。真可谓“情到深处自然浓,课到美处意隽永”。我想语文就是一篇散文,一餐美味绝伦的文字盛宴;语文就是一个故事,一番引人深思的人生启迪;语文就是一首诗歌,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语文其实永远是博大精深的,语文其实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今后让我们与每一位学生一起来享受学习,享受课堂,享受语文吧。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一、精点“积淀已久”,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二泉映月既是一处风景,又是一首二胡曲名,而阿炳创作这首曲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我首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积淀已久的情怀”,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时间的跨度以及阿炳积淀的过程,从而给学生一个思想上体悟的准备,拉近学生与阿炳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下文的学习。
二、深读“坎坷经历”,创设感悟的氛围
在引导学生理解阿炳坎坷的经历时,我首先采用了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十多年中,阿炳经历了:师傅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接着我出示了三个场景启发学生想象双目失明的阿炳整天卖艺度日的画面:“场景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场景二: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场景三: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在交流中学生能关注到阿炳的神态、衣着、心理等,甚至能想象到阿炳双手冻得通红之类的细节。可见这样的想象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阿炳的坎坷经历。阿炳“人穷志不穷”,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身心的巨大的折磨都没有让他向命运屈服。我还紧紧围绕“渐渐的、渐渐的…”这句话,一唱三叹,在感知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为学生定下感情基调,为下文理解、感悟乐曲内涵服务。
三、细品“乐曲内涵”,感受文本的魅力
通过前面的铺垫,我引导学生体会乐曲内涵就水到渠成了。这部分我采用了“先默读找琴声变化的句子,再分段听音乐,然后谈感受,从而感悟乐曲内涵,最后男女生分开更深一层地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在秋高气爽的秋天,在旖旎秀丽的江南,在书声琅琅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一起浸润在阿炳名曲《二泉映月》中,似乎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韵致。在这部分中我主要抓住了本文“语言丰富”“排比有力”这两个语言特色,感受“二泉映月”优美的景色,体会作者写阿炳热爱家乡、清泉等的情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一次次的提高中,学生读懂了乐曲,融入了阿炳的内心。同时透过升腾跌宕的旋律,认识了一个历尽坎坷、顽强抗争、不屈不挠、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矢志不渝的阿炳,还知道了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包括他的悲他的恨他的爱……正是阿炳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
四、适拓“跪着听曲”,诠释孩子的感受
到了最后,我又补充材料,小泽先生认为这首经典名曲,应该跪着听。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写话:小泽征尔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要跪着听。那在你心中《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乐曲,它承载了怎样丰富的内涵呢?
出示“二泉映月,你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很多学生都把自己的真切体会通过排比句式表达了出来。如:
(二泉映月,你委婉连绵,你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真是优美动听,真是天籁之音。)
(二泉映月,你述说了阿炳苦难的一生,你体现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你让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阿炳的坚强不屈。)
(二泉映月,你承载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你承载了阿炳对理想的追求,你承载了阿炳顽强抗争的精神。)
(二泉映月,你令人思绪万千,你令人潸然泪下,你让我对阿炳的精神无比敬佩。)
(二泉映月,你表达了阿炳对二泉美景的赞叹,你是阿炳坎坷一生的写照,你是阿炳智慧的结晶。)
这样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既写出对阿炳的认识、对乐曲的感悟,又学会了使用排比句。真是一举多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真挚的情感在流淌。真可谓“情到深处自然浓,课到美处意隽永”。我想语文就是一篇散文,一餐美味绝伦的文字盛宴;语文就是一个故事,一番引人深思的人生启迪;语文就是一首诗歌,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语文其实永远是博大精深的,语文其实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今后让我们与每一位学生一起来享受学习,享受课堂,享受语文吧。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