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体验式情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培养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校课题组成员在进行课例研究时发现,创设体验式情境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还能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效。那么,如何有效创设体验式情境,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参与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利用体验式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我与集体共成长”的教学中,首先,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其自行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班级设计班徽。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其他班级设计的优秀班徽作品,发散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班徽设计相结合,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确定愿景与目标。其次,课题组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班级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如课上有学生随意说话、课下有学生在走廊嬉戏打闹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制定班规班纪,鼓励学生自治,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在有效实现民主化的班级管理与班级决策决议的同时,使公共参与意识深入学生心间,使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中共同确定集体愿景与目标。
  二、立足实际生活,创设体验式情境
  在创设体验式情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实际与具体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体验性等特征的真实情境,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与记忆,并形成良好的公共参与精神。例如,在“情绪的管理”的教学中,课题组教师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运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有关费斯汀格法则的动画视频。视频中的故事由孩子不小心摔坏了爸爸的高档手表为开端。孩子受父母情绪的影响而引发了一系列后续事件。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而视频中的内容恰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紧密。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认真思考所有问题出现的缘由,判断父母行为正确与否,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随后,我们结合竞选班干部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与实际经验,谈一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在竞选班干部失利后,应当如何调整和管控自身情绪。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活素材与案例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共参与精神,使其能够学会用正面、积极的情绪主动参与各项班级活动。
  三、运用信息手段,实现情境交互
  在创设体验式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借助各种新兴媒体交互性强、形式新颖等特点,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使其可以自觉践行各项公共参与行为。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工具,依托互联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垃圾分类情境。屏幕上会随机出现各种垃圾的图片,学生则需要用平板电脑等进行人机交互,迅速将垃圾分类,如果分类错误,对应的垃圾桶就会把学生投入的垃圾扔回原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体验式教学情境的交互性大大加强。这样,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共参与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案例,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体验式情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在不断内化吸收相关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课例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091234)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地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自然风貌、气候特征、人文文化等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内容,这
期刊
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是习得知识的关键平台,还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路径.但是政治知识相对枯燥,而且内容繁杂,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作
期刊
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能以积极的语言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政治教师在授课时,教学语言既要讲究原则性与科学性,还要具有艺术性.笔者在本文将就高中政治教师
期刊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而提出来的。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校,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新高考,新挑战,新策略。新高考注重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简称“学考必考”),学生参加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学考选考”)将按等级赋分后计入高考成绩,因而高中地理针对新高考做出调整进行相关课程改革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意识是学生学习历史必备的素养。笔者在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进行分析。一、史料实证意识培养途径1.史料教学。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最重要途径是史料教学。因此,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则史料: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唯物史观有明确界定: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解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判断中.教师利用唯物史观进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开篇就向学生交代将要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不浪费时间,但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无趣,学生无法较快地融入地理教学的情境中去。而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教师采用多种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入地理课堂。  一、设疑导入法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抽象难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核心知识点;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准确对接,用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解读社会热点;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制定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教材知识。难点: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解读民法典师:“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是什么意思?
一、导入新课rn师:(展示一组去年社会实践的照片)在去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采茶、割麦子、爬山、抓鱼等,今年我们将去哪里呢?行知教育基地!rn师展示并给出相关材料,介绍行知
期刊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品质和行动能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