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括理性的科学,又有思辨的哲学;既有激情的文学,还有使人沉醉的美学。历史中既记载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其中必然涵盖文学发展的内容,这就是历史学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与语文教学涉及的文学作品有效衔接,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为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文史结合;文学作品
  一、引言
  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同样说,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可是,以往长时期内我们对历史学的看法却基本局限于单科性的狭隘范围内,未能重视它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历史教学成为单纯的朝代更替史的讲解,只重视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而对于反映人类生活的文化史则较少关注,这样的历史研究是呆板单一的、不全面的。而中学生最厌倦、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瘦骨嶙峋、味同嚼蜡、板着面孔机械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教学及教学方法,他们最崇尚、最向往的则是主体参与的、充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教学及教学方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新课标的出台、历史教材多样化以及历史探究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的提出,更使得历史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运用成为必然。要想建立中学生在文学史料运用基础上的历史认识,必须构建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而历史材料的解析,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中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提到的新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探究文史课堂有效衔接,运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耳熟能详的文学篇目,建构起历史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才可能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二、探索与实践
  (一)利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等转化为文字,特别是脍炙人口、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的时刻起,它们就凝固了。历史课堂便是把这些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而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学作为背景材料进行教学,即可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的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在提到完颜阿骨打时,教师可以不经意说到金庸和他的小说,这样一来,学生的神经立即高度兴奋起来,甚至有学生搬出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对联,因为大家对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文学作品创设的历史情景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
  (二)利用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能力
  初中学生认识历史时,往往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象,而不太习惯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教师借助语文课堂中学过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有良好效果。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朝大运河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很明显,这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三)利用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
  历史教学是教师主要用语言的形式将历史学的成果展现给学生,与他们交流,既给予知识,又给予启发,从而达到历史教育和培养史学人才的目的。而历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美育材料可以说俯拾即是,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文学艺术材料相当丰富,我们在讲述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理解它们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而且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又从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启迪。再如,引导学生诵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使学生获得一种惊心动魄、豪情万丈、振奋不已的审美情感,感受到大自然景观的壮美,从中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历史教学中广泛使用这样精练、优美、诗意般的文学语言会比单纯的思想教育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四)利用文学作品,塑造学生的心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思维明显加强,他们对生硬、简单、抽象地道德说教显得有些麻木茫然和无可奈何,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采取文史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时候,利用相关的文学作品创设历史情境和丰富情感体验,就一定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起着强烈的熏陶、感染和内化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之《血肉筑长城》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作家光未然的《黄河颂》(《语文》七年级下册)来展现抗战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壮丽的山河和英勇的战士使诗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这种有血有肉的文字描述,能够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欣喜愉悦或振奋鼓舞或悲壮凄凉的教学氛围之中,也一定能够使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历史教师一起产生强烈的震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如果能够时常沐浴在经典文学语言的环境里,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必定大有裨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写作水平。当然,也只有具备求真求新求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行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
  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展开想象翅膀的广袤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参考文献:
  [1]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
  [2]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J].当代科学教育,2003(10).
  [3]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07).
  [4]李海涛.历史教学呼唤文史结合[J].历史教学,2005(10).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能以学生为本,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就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主动的学习。  一、出现问题时教师先自责——课堂和谐了  我们好多的教师常犯这样的毛病,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指责学生,不会想到自己在这方面也曾犯过错误。比如,在课堂上看见睡觉的学生,总是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准备,先想到自己的劳动没有受到尊
摘 要:2012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遵循课标,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注重情境设置,题目贴近生活,凸显课程理念,注重探究与开放性,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关键词:课程理念;开放性;三维目标  2012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卷秉承了南通卷“平稳、创新”的风格,立足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准确地控制了难度,在命题方式上与南通市中考改革同步进行。学科能力的考查与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要求相结合,挖掘整合资源,
摘 要:音乐是情感艺术,是别的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而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更是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有利契机。针对高中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兴趣;创新;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情感体验,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喜欢。  师:你们了解乒乓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马上说出许多乒乓球明星,乒乓球规则等)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呀!那有谁能够告诉我乒乓球的直径是多少?  生:我知道是40 mm。  另一个学生:大球是40 mm,小球是3.8 mm。  师:如果你是一位采购员,准备采购乒乓球。有两个厂家提供了各自的乒乓球若干,你测得甲厂的直径分别为 ;
摘 要:从课堂的创设情境、探索、小组交流、练习质疑四个环节讲述了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热情;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发展、生动活泼之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
10月,国庆长假结束后,宝宝们的情绪又有反复的波动,在这种情绪的波动下,我们也迎来了一位老师独立守午睡的工作挑战。如何才能让宝宝们安静愉悦地午睡是幼儿教师的困惑,带着这个困惑我边学习相关资料,边走进幼儿的内心,希望在工作中能积极总结,陪伴宝宝愉快入睡。  其实,通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很多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外,还有可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教学缺乏针对性、有序性、整体性。针对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创新。  关键词:创新;政治课教学;素质教育  创新是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变其教学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政治课创新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尊重实际,调查反馈,突出教学针对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一些教师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说要想领会一篇文章的内涵,就必须领会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感悟、理解,与文本对话和心灵的沟通,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让躺着的文本站立起来。  一、创设情境,烘托情感气氛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组将以情景剧的形式给大家展示我们的成果,下面请欣赏我们的情景剧拍卖。  生1:五百年后(画外音)。  生2:有一个人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五百年后的世界,他的手里有一瓶水。  生3:咦!这周围怎么都没水呢?  生2:原来,由于人们的不断破坏,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现在他手里的水,是世界上的最后一瓶水。  生3:唉!渴死了!(解开水喝)  生4:小姐,别喝!(急切的!)  生5:别
摘 要: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拓展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教学形式,强化听写训练,最终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学生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已不再是以前简单的记住几个单词,会说几句英语,而是要让学生有所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