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锦,起源于宋代,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代表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基调热烈,强烈地反映了广西人民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而在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心中,广西林业的发展走的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之路,要使广西不仅具备锦绣的生态环境,还要拥有壮丽的林业经济。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绿满八桂这幅壮锦的编织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是广西林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波澜壮阔、活力全面迸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林业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地位提升最快的关键时刻,更是林业发展亮点纷呈、林农群众受益最多、兴林富民成效最好的丰收之时。
壮丽画卷——生态建设
在广西自治区两会期间,陈秋华接受采访时说:“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是广西的一大品牌,是最靓丽的名片,是最大的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石。”陈秋华也一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广西区情,是广西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需要,也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需要。
在过去的五年,广西一直着力于推进生态建设,使得广西的生态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造林绿化上,陈秋华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围绕夯实资源基础突出发展商品林,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推进“身边增绿”,特别是2010年,广西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大种树、优生态”主题活动和“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区交通绿化美化工程”、“千校种万树”、“劳动模范林”、“广西百万青少年造林绿化行动”、“植百年巾帼树、造家庭幸福林”等系列植树造林活动。在南宁、柳州、梧州、玉林、贺州等市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造林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广西全区营造林1700万亩,义务植树3.7亿株,2010年全区森林面积增长到2.06亿亩,五年内净增188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8%,五年内提高5.3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突破6亿立方米,五年内净增9000万立方米,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106万座,沼气入户率达46.4%,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根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西是全国惟一一个连续多期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的省(区),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的高度称赞。随着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山青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广西的资源优势、竞争优势、靓丽品牌。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到2010年底,广西林业自然保护区增加到63处,总面积138.5万公顷,基本涵盖了全区8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以上的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种群;被认为消失已久的东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又被重新发现,白头叶猴、瑶山鳄蜥等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不断扩大。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新的物种,保护了广西的自然生态,大大加快了广西生态示范区建成的步伐,也为广西的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锦绣华章——林业经济
身为经济学博士的陈秋华习惯于把经济中的理性思维和睿智带入富有感性和柔美的绿色生态建设之中。他深知,没有经济的支撑,生态建设就会变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所以林业强区一直是陈秋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他强调,“大力发展林业、建设林业强区,是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林业的问题不仅是资源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发展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给子孙后代造成危害。”
在2010年,广西的林业产业已经跨越千亿大关,林业大省(区)地位牢牢确立。一方面,广西的林业产业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9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0多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从全国的第11 位跃居到第7位;人造板产量从2005年的340万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1300万立方米,增长了2.8倍;同时,林产化工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八角、松脂、松香及深加工以及玉桂、茴油、桂油、栲胶等多种林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另一方面,广西产业结构得到巨大调整。林业内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62∶35∶3 调整为目前的42∶54∶4,林业第二产业比重提升近20个百分点,其中以木材精深加工、林浆纸为主的第二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成为林业新的增长点。
然而,广西林业资源虽然丰富,发展林业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自2008年以来,广西林业始终接受着考验:国际金融危机及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广西林业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身边增绿”任务艰巨,造林绿化难度不断加大,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建设任务仍然繁重;森林经营比较粗放,林地综合生产率偏低,林业产业大而不强,综合效益不高,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林业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林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脆弱等等,面临着这一切的问题,陈秋华厅长排除万难,勇于开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一切除了来自全区上下不懈的努力、忘我的工作,更离不开广西林业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也成了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成功法宝。
文化建设——生态之魂
陈秋华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发展林业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选择,成为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全区各级林业部门务必增强主动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建設中来。“造林就是固碳,绿化就是减排”、“ 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就是广西林业发展的生态之魂。
同时,广西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开展了 “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宣传月”、“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全区树立了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抓经济发展是业绩,优化环境、保护生态也是业绩”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执政理念和工作内容,“低碳、植树、绿色”等等也成为了广西群众生活的新风尚。
制度支撑——生态之法
“改革是解放林业生产力的最主要途径,是解决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办法。要重点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通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林业的渠道。同时,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陈秋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林业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往往能为林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7年开始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并全面推开,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勘界确权1.84亿亩,占总任务的91.6%,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勘界确权任务;累计发证1.52亿亩,占总任务的75.8%,比全国平均水平快8个百分点。2010年,广西全区林业新增就业人员超过45万人,推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超过120元;林权抵押贷款累计余额超过4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广西的国有林场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先后出台了区直国有林场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办法,强化了林场内审内控机制,规范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另外,广西还进一步完善了强林惠林政策,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了“136”林业人才工程,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同时在强化依法治林,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产业发展——生态之形
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发展林业产业不能只关注经济,要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重效应,由此看来,发展林业产业化的道路并不像其他发展产业那样简单。而陈秋华有他自己的一套林业产业哲学,他认为,“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就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广西林业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从封闭半封闭林业向开放林业转变,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从数量林业向质量林业转变,从平面林业向立体林业转变,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最佳组合及三大效益最大化。”
2010年,广西的林业产业已经跨越千亿大关,林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0.2倍。同時广西组建了作为建设林业强区龙头企业的广西林业集团,培育了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61家自治区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一期工程30万吨化机浆项目顺利投产,初步建成了一批林产品加工园区,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和林产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9年组织举办的广西林业政银企(场)合作签约仪式,也为广西林业系统获得银行授信1050亿元。
陈秋华表示,广西林业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综合经济实力。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重点提高第二产业质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五个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林产化工、油茶和花卉等5大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即中国—东盟(南宁)林业产业物流园、广西北部湾现代林业产业加工园区、中国—东盟花卉产业园、贺州大桂山八桂木材集散中心“四大林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鼓励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游综合利用、林农牧复合经营,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林业企业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传统的观念中,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就要牺牲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牺牲环境和生态或多或少总是不可避免。而陈秋华通过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加快林业发展方式的行动所取得的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成绩,证明了生态和经济不仅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必要支撑。而此时此刻,他正在为编织“绿满八桂”这幅有着清新恬静自然风光和林业经济繁华景象的壮锦之路不断地探索、前行。
壮丽画卷——生态建设
在广西自治区两会期间,陈秋华接受采访时说:“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是广西的一大品牌,是最靓丽的名片,是最大的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石。”陈秋华也一直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广西区情,是广西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需要,也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需要。
在过去的五年,广西一直着力于推进生态建设,使得广西的生态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造林绿化上,陈秋华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围绕夯实资源基础突出发展商品林,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推进“身边增绿”,特别是2010年,广西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大种树、优生态”主题活动和“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区交通绿化美化工程”、“千校种万树”、“劳动模范林”、“广西百万青少年造林绿化行动”、“植百年巾帼树、造家庭幸福林”等系列植树造林活动。在南宁、柳州、梧州、玉林、贺州等市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造林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广西全区营造林1700万亩,义务植树3.7亿株,2010年全区森林面积增长到2.06亿亩,五年内净增188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8%,五年内提高5.3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突破6亿立方米,五年内净增9000万立方米,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106万座,沼气入户率达46.4%,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根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西是全国惟一一个连续多期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的省(区),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的高度称赞。随着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山青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广西的资源优势、竞争优势、靓丽品牌。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到2010年底,广西林业自然保护区增加到63处,总面积138.5万公顷,基本涵盖了全区8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以上的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种群;被认为消失已久的东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又被重新发现,白头叶猴、瑶山鳄蜥等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不断扩大。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新的物种,保护了广西的自然生态,大大加快了广西生态示范区建成的步伐,也为广西的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锦绣华章——林业经济
身为经济学博士的陈秋华习惯于把经济中的理性思维和睿智带入富有感性和柔美的绿色生态建设之中。他深知,没有经济的支撑,生态建设就会变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所以林业强区一直是陈秋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他强调,“大力发展林业、建设林业强区,是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林业的问题不仅是资源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发展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给子孙后代造成危害。”
在2010年,广西的林业产业已经跨越千亿大关,林业大省(区)地位牢牢确立。一方面,广西的林业产业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9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0多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从全国的第11 位跃居到第7位;人造板产量从2005年的340万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1300万立方米,增长了2.8倍;同时,林产化工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八角、松脂、松香及深加工以及玉桂、茴油、桂油、栲胶等多种林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另一方面,广西产业结构得到巨大调整。林业内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62∶35∶3 调整为目前的42∶54∶4,林业第二产业比重提升近20个百分点,其中以木材精深加工、林浆纸为主的第二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成为林业新的增长点。
然而,广西林业资源虽然丰富,发展林业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自2008年以来,广西林业始终接受着考验:国际金融危机及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广西林业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身边增绿”任务艰巨,造林绿化难度不断加大,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建设任务仍然繁重;森林经营比较粗放,林地综合生产率偏低,林业产业大而不强,综合效益不高,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林业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林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脆弱等等,面临着这一切的问题,陈秋华厅长排除万难,勇于开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一切除了来自全区上下不懈的努力、忘我的工作,更离不开广西林业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也成了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成功法宝。
文化建设——生态之魂
陈秋华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发展林业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选择,成为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全党全国工作的战略重点。全区各级林业部门务必增强主动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建設中来。“造林就是固碳,绿化就是减排”、“ 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就是广西林业发展的生态之魂。
同时,广西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开展了 “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宣传月”、“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全区树立了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抓经济发展是业绩,优化环境、保护生态也是业绩”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执政理念和工作内容,“低碳、植树、绿色”等等也成为了广西群众生活的新风尚。
制度支撑——生态之法
“改革是解放林业生产力的最主要途径,是解决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办法。要重点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通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林业的渠道。同时,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陈秋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林业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往往能为林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7年开始试点,2009年扩大试点并全面推开,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勘界确权1.84亿亩,占总任务的91.6%,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勘界确权任务;累计发证1.52亿亩,占总任务的75.8%,比全国平均水平快8个百分点。2010年,广西全区林业新增就业人员超过45万人,推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超过120元;林权抵押贷款累计余额超过4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广西的国有林场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先后出台了区直国有林场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办法,强化了林场内审内控机制,规范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另外,广西还进一步完善了强林惠林政策,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了“136”林业人才工程,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同时在强化依法治林,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产业发展——生态之形
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发展林业产业不能只关注经济,要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重效应,由此看来,发展林业产业化的道路并不像其他发展产业那样简单。而陈秋华有他自己的一套林业产业哲学,他认为,“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就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广西林业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从封闭半封闭林业向开放林业转变,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从数量林业向质量林业转变,从平面林业向立体林业转变,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最佳组合及三大效益最大化。”
2010年,广西的林业产业已经跨越千亿大关,林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0.2倍。同時广西组建了作为建设林业强区龙头企业的广西林业集团,培育了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61家自治区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一期工程30万吨化机浆项目顺利投产,初步建成了一批林产品加工园区,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和林产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9年组织举办的广西林业政银企(场)合作签约仪式,也为广西林业系统获得银行授信1050亿元。
陈秋华表示,广西林业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综合经济实力。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重点提高第二产业质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五个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林产化工、油茶和花卉等5大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即中国—东盟(南宁)林业产业物流园、广西北部湾现代林业产业加工园区、中国—东盟花卉产业园、贺州大桂山八桂木材集散中心“四大林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鼓励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游综合利用、林农牧复合经营,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林业企业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传统的观念中,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就要牺牲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牺牲环境和生态或多或少总是不可避免。而陈秋华通过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加快林业发展方式的行动所取得的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成绩,证明了生态和经济不仅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实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必要支撑。而此时此刻,他正在为编织“绿满八桂”这幅有着清新恬静自然风光和林业经济繁华景象的壮锦之路不断地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