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創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民的这一阐述强调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应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
一、呵护创新的萌芽──营造氛围
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是血肉丰满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像大山的回音,是和谐共振的双边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会“爱屋及乌”。因此,我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我会提问:“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更羸是个十分残忍的人。他明知大雁孤单失群,还受了伤,这时它多么希望有人给它温暖和关怀呀,可是更羸还要用拉弓的声音吓唬它。这样做太不人道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本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相差太远,但我转念一想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称赞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使孩子的内心得到了满足,也保护了一棵创新的萌芽。另外,在教学中,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恐惧感、拘束感。赞扬第一个发表见解的“勇敢者”,鼓励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我想,在这样和谐的创新氛围中,创新之花会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点燃创新的火花──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多想,敢于质疑,大胆发问,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把金钥匙。
对于学生的疑问,我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允许标新立异,对于独创性见解,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有其合理性,就要给予肯定。如在讲完《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让学生分析周瑜斗智失败的原因。学生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诸葛亮神就神在他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想出了别人所意料不到的向敌方借箭的方法。这时候,有一位学生冷不防地向我放了一枝“箭”:“老师,依我看课题改为'草船骗箭'更好,因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骗到箭的。”“对,对,这箭是骗来的,不是借来的。”此“箭”射入学生思维的长河中,激起阵阵涟漪,课堂里顿时像沸腾了的油锅。“草船骗箭”?我闻之愕然,但是随即我又镇定下来。我肯定了此“箭”放得有意思、有价值,并反问道:“究竟用‘借’,还是用‘骗’?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后再来讨论。”思考几分钟后学生陆续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我也将一问题引向深入:“如果题目改为‘草船骗箭’,和原来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用词要辨清感情色彩,不能离开课文中心这个原则。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问,对产生的不同意见和问题鼓励引导,让学生学会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放飞创新的翅膀──张扬个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化,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当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也能开发出来。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我结合当时市政府举行的“葵乡风情节”,精心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假如让你来当总设计师,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这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社会大事。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导游的素质如礼貌、知识水平、说话的技巧等,让游客参观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说可以结合我们葵乡的特点,在“小鸟天堂”附近大量种植葵树,形成一片片葵林,突出我们葵乡的特色;有的说可以兴建各种旅游设施如“摩天轮”等,让游客饱览“小鸟天堂”的奇异景象的同时又可以和一家人或朋友玩个痛快,真是一举两得……我让他们分小组把自己的建议收集起来整理好,并告诉他们会将它们寄给旅游局。这样,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本节课也因学生的发言而丰富多彩起来。
四、拓展创新的时空──开展活动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给孩子造就一个追求创造、发展自我的时间和机会,我在班中进行了“创新园地”的智多星评比。
记得有一次在“创新园地”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自行车有哪些缺点?你打算如何改进它呢?”题目一出我发现同学们都关心起自行车来了,他们滔滔不绝地讲了自己的答案和自己的理由。就是这样,孩子们相互启发着,感受着创造的欢乐。当我肯定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并表扬他们这种爱动脑筋的精神时,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自豪的神情。为了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现在,我把出题的权利放下了给孩子们,这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提出问题可真多、真怪呢!如:假如要造一辆在水里能行驶的车,你想应该是怎样的?请你设计一把新式的椅子;为什么装液体的容器大多是圆柱形的?而纸箱是方形的?……每次出题后,孩子们带着问题翻书箱,问师长,交流、讨论,忙得不亦乐乎。“创新园地”的开辟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超常的发挥。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创新人才,贵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才能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与学才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一、呵护创新的萌芽──营造氛围
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是血肉丰满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像大山的回音,是和谐共振的双边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会“爱屋及乌”。因此,我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我会提问:“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更羸是个十分残忍的人。他明知大雁孤单失群,还受了伤,这时它多么希望有人给它温暖和关怀呀,可是更羸还要用拉弓的声音吓唬它。这样做太不人道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本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相差太远,但我转念一想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称赞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使孩子的内心得到了满足,也保护了一棵创新的萌芽。另外,在教学中,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恐惧感、拘束感。赞扬第一个发表见解的“勇敢者”,鼓励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我想,在这样和谐的创新氛围中,创新之花会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点燃创新的火花──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多想,敢于质疑,大胆发问,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把金钥匙。
对于学生的疑问,我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允许标新立异,对于独创性见解,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有其合理性,就要给予肯定。如在讲完《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让学生分析周瑜斗智失败的原因。学生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诸葛亮神就神在他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想出了别人所意料不到的向敌方借箭的方法。这时候,有一位学生冷不防地向我放了一枝“箭”:“老师,依我看课题改为'草船骗箭'更好,因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骗到箭的。”“对,对,这箭是骗来的,不是借来的。”此“箭”射入学生思维的长河中,激起阵阵涟漪,课堂里顿时像沸腾了的油锅。“草船骗箭”?我闻之愕然,但是随即我又镇定下来。我肯定了此“箭”放得有意思、有价值,并反问道:“究竟用‘借’,还是用‘骗’?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后再来讨论。”思考几分钟后学生陆续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我也将一问题引向深入:“如果题目改为‘草船骗箭’,和原来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用词要辨清感情色彩,不能离开课文中心这个原则。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问,对产生的不同意见和问题鼓励引导,让学生学会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放飞创新的翅膀──张扬个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化,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当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也能开发出来。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我结合当时市政府举行的“葵乡风情节”,精心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假如让你来当总设计师,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这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社会大事。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导游的素质如礼貌、知识水平、说话的技巧等,让游客参观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说可以结合我们葵乡的特点,在“小鸟天堂”附近大量种植葵树,形成一片片葵林,突出我们葵乡的特色;有的说可以兴建各种旅游设施如“摩天轮”等,让游客饱览“小鸟天堂”的奇异景象的同时又可以和一家人或朋友玩个痛快,真是一举两得……我让他们分小组把自己的建议收集起来整理好,并告诉他们会将它们寄给旅游局。这样,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本节课也因学生的发言而丰富多彩起来。
四、拓展创新的时空──开展活动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给孩子造就一个追求创造、发展自我的时间和机会,我在班中进行了“创新园地”的智多星评比。
记得有一次在“创新园地”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自行车有哪些缺点?你打算如何改进它呢?”题目一出我发现同学们都关心起自行车来了,他们滔滔不绝地讲了自己的答案和自己的理由。就是这样,孩子们相互启发着,感受着创造的欢乐。当我肯定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并表扬他们这种爱动脑筋的精神时,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自豪的神情。为了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现在,我把出题的权利放下了给孩子们,这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提出问题可真多、真怪呢!如:假如要造一辆在水里能行驶的车,你想应该是怎样的?请你设计一把新式的椅子;为什么装液体的容器大多是圆柱形的?而纸箱是方形的?……每次出题后,孩子们带着问题翻书箱,问师长,交流、讨论,忙得不亦乐乎。“创新园地”的开辟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超常的发挥。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创新人才,贵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才能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与学才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