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考面临的问题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信息技术是否具有高考的价值
  信息技术是不是有必要进入高考这一最具权威的领域,即信息技术是否有高考的价值呢?从高考走过来的人都曾体验过它的独特魅力,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高考指挥棒打转。由于信息技术不在高考之列,自然难以得到学校领导、家长、学生的足够重视。于是,学生把信息技术课作为课业紧张之余的放松、娱乐时间;信息技术教师分工变得不明不白,工作成绩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与肯定。其存在价值无从体现。在网络博客上,来自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诸如“我们是维修工,我们是后勤服务人员,我们是优质课背后的草根”的诉苦与抱怨随处可见。如此下去,信息技术教育将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因此,只有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体系,以考促学,信息技术课程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得以快速提升。
  可现实问题是,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信息技术进入高考的步伐迟迟难以迈开。我们认为,除了经济条件影响之外,在我国社会由工业化迈向信息化的进程中,教育管理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在观念转变中所显示出的惰性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2.信息技术高考是否有失公允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地信息化水平不一。如果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连最起码的软、硬件条件都无法满足,学生又怎能应对信息技术高考的激烈竞争呢?因此,有观点认为,信息技术纳入高考,势必造成新的不公平现象。我们认为,我国在高速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们生活正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教育公平理应受到高度关注与重视。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且带有特别前瞻意义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更为积极地努力探索信息技术高考的发展途径与实现方式,而不是消极放弃这一过程。
  3.“难以操作”是信息技术高考的技术障碍吗
  信息技术进入高考,必须便于操作。普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处于技术层面,技术成分居多的课程不宜纳入选拔考试的科目范围。采用笔试的方式又似乎“纸上谈兵”,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则对环境与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影响考试不稳定的因素太多。再者,根据教学内容,考试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如何解决软件版本的不同与学生操作过程的不唯一性,以及一些专用术语与概念的不同叫法与解释等问题,也令命题者大伤脑筋。因此,“难以操作”成为制约信息技术进入高考的技术故障。
其他文献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今不少语文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气氛热烈,这一喜人现象有力地证明语文课改的魅力。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上,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学生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这无疑是热闹、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想来缺少了静思默想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其实,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沉默”和“讨论”乃至“争辩 ”等环节一样,都是不可或缺
期刊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性的
期刊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启迪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再创造”(即在学生主观上说是一种创造)的能力,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创新能力,略有以下初识。    一、尊重个性,开放思维,奠定创新基础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许多民族和发明,科学理论的设立,都
期刊
初中政治课作为一门文科,往往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的教学模式,所以经常会给人枯燥的印象。其实不管是什么科目,师生课堂互动都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与“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的模式相比,“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的模式更有效也更科学一些,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政治这门课,老师是需要下长期工夫的,第一堂就很重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它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课堂教学,发展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导学式课堂教学形式。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关注态度,机械记忆,语法繁、难,对学生的交际运用、学习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以书本为
期刊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对于低年级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解决问题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有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练习
期刊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有了以下体会和认识:  一、习惯性思维  所谓习惯性思维,就是运用过去在类似的问题情景中学会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在教学中要尽量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注意防止其消极的一面的影响。  1. 单纯模
期刊
随着海南省在2007年率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高考以来,浙江省出台了2009年高考实施方案,将信息技术纳入报考第三层次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试中。信息技术进入高考再度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并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对信息技术能在部分省市的高考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感到万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信息技术课程要想融入到全国高考的潮流中,其道路尚不平坦,而是充满着许多阻力。  鉴于我国的现实情况
期刊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考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信息技术只在基础会考中出现,采用笔试作答,并且与通用技术考试分科合卷。信息技术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值为50分,考试成绩按卷面实际分数的10%计入高考录取总分。考试内容为课标规定的必修和选修(《人工智能初步》除外)内容,要求考生答完必修模块外,在四个选修模块中再任选一个作答。  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实行“3+X+1”方案,“1”指基本能力
期刊
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先认识它然后想尽办法去研究它进而才能解决它。从海南、山东、江苏的案例中,“信息技术高考”这个概念更加形象丰满起来。只有将概念具象化,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寻求到解决的良方。本文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进而找到应对“信息技术高考”的办法。    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08年至今浙江省共进行了5次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