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将30例患者全部采用针刀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改变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73.3%;有效4例,占13.3%;无效4例,占13.3%。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提示针刀结合中药内服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针刀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节炎疗效肯定,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疗法 中药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其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病因大多因外伤受损、关节间隙不对称所致力线改变、关节面破坏及骨质疏松增生等因素造成。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僵硬、行走跛行等一系列症状。多年来,我科采用针刀加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1]。膝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标准):①每月的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分钟;④年龄≥38岁,⑤膝检查有骨性肥大。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④、⑤条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及放射学标准):①1月的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分钟;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共30例。女21例,男9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2周—1年,平均26周;右侧多于左侧。
2 、 治疗方法
2.1 针刀治疗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双足平放在手术床上,如关节强直不能屈曲,可在腋窝下放置一棉垫。做术前常规准备和消毒。①松解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分别在髌骨中点内外缘2cm处定点,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下肢纵轴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刀下有韧性感时深入其中,纵疏横剥2—3刀,范围不超过1cm;②松解髌骨上囊: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股四头肌方向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穿过股四头肌后有落空感即到达髌上囊,先纵疏横拨2刀,然后将刀体向大腿方向倾斜45°,针刀沿股骨凹面提插2刀,以疏通髌上囊与关节囊的粘连点;③松解髌下脂肪垫: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髌韧带走行方向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穿过髌韧带后有明显的落空感,再进针刀1cm,即到达髌下脂肪垫,纵疏横剥2刀。④松解压痛点:通过上述松解后,如膝关节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可选取2—3个点依上法依次进行松解。每次出针后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再用创可贴贴在针孔上。针刀治疗后让病人仰卧,医生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另一手托住小腿上部,在牵引状态下摇晃、旋转伸屈膝关节,然后用在牵引状态下的推拿手法,将内外翻和轻度屈曲畸形纠正,每周治疗1次。
2.2 中药治疗 处方:黄芪30g,威灵仙30g,独活15g,桑寄生15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茯苓15g,杜仲15g,怀牛膝15g,木瓜15g,防风10g,生甘草6g,全虫3g。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经上述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膝关节无疼痛,关节周围无压痛,关节无肿胀,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关节正常。有效:膝关节稍疼痛,关节周围轻压痛,稍肿胀,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关节间隙轻度模糊增生。无效:膝关节疼痛,关节周围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
3.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73.3%;有效4例,占13.3%;无效4例,占13.3%。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
4 讨论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引起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是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粘连、牵拉,当软组织损伤后,就失去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膝关节失去稳定,关节面的压力分布不平衡,膝关节的力平衡遭到破坏,使膝关节内部产生了高应力点,形成骨刺。二是由于某种疾病,破坏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从而使关节内力平衡失调才出现了骨刺。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骨刺摩擦刺激神经末梢使症状加剧[2]。依据上述针刀理论,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部位在膝关节软骨面、膝关节滑膜,用针刀在骨刺形成处进针松解,解除了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不平衡,使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得到恢复,从而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生理功能,还是在促进半月板组织自身修复等方面,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疗法相互结合,不但能够发挥各自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很好的补充,所以用之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2]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38-540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将30例患者全部采用针刀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改变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73.3%;有效4例,占13.3%;无效4例,占13.3%。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提示针刀结合中药内服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针刀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节炎疗效肯定,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疗法 中药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其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病因大多因外伤受损、关节间隙不对称所致力线改变、关节面破坏及骨质疏松增生等因素造成。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僵硬、行走跛行等一系列症状。多年来,我科采用针刀加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1]。膝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标准):①每月的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分钟;④年龄≥38岁,⑤膝检查有骨性肥大。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④、⑤条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临床及放射学标准):①1月的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分钟;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共30例。女21例,男9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2周—1年,平均26周;右侧多于左侧。
2 、 治疗方法
2.1 针刀治疗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双足平放在手术床上,如关节强直不能屈曲,可在腋窝下放置一棉垫。做术前常规准备和消毒。①松解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分别在髌骨中点内外缘2cm处定点,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下肢纵轴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刀下有韧性感时深入其中,纵疏横剥2—3刀,范围不超过1cm;②松解髌骨上囊: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股四头肌方向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穿过股四头肌后有落空感即到达髌上囊,先纵疏横拨2刀,然后将刀体向大腿方向倾斜45°,针刀沿股骨凹面提插2刀,以疏通髌上囊与关节囊的粘连点;③松解髌下脂肪垫: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髌韧带走行方向一致,针刀通过皮肤、皮下组织,穿过髌韧带后有明显的落空感,再进针刀1cm,即到达髌下脂肪垫,纵疏横剥2刀。④松解压痛点:通过上述松解后,如膝关节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可选取2—3个点依上法依次进行松解。每次出针后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再用创可贴贴在针孔上。针刀治疗后让病人仰卧,医生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另一手托住小腿上部,在牵引状态下摇晃、旋转伸屈膝关节,然后用在牵引状态下的推拿手法,将内外翻和轻度屈曲畸形纠正,每周治疗1次。
2.2 中药治疗 处方:黄芪30g,威灵仙30g,独活15g,桑寄生15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茯苓15g,杜仲15g,怀牛膝15g,木瓜15g,防风10g,生甘草6g,全虫3g。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经上述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膝关节无疼痛,关节周围无压痛,关节无肿胀,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关节正常。有效:膝关节稍疼痛,关节周围轻压痛,稍肿胀,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关节间隙轻度模糊增生。无效:膝关节疼痛,关节周围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度<130°,X线检查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
3.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73.3%;有效4例,占13.3%;无效4例,占13.3%。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
4 讨论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引起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是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粘连、牵拉,当软组织损伤后,就失去对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膝关节失去稳定,关节面的压力分布不平衡,膝关节的力平衡遭到破坏,使膝关节内部产生了高应力点,形成骨刺。二是由于某种疾病,破坏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从而使关节内力平衡失调才出现了骨刺。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骨刺摩擦刺激神经末梢使症状加剧[2]。依据上述针刀理论,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部位在膝关节软骨面、膝关节滑膜,用针刀在骨刺形成处进针松解,解除了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不平衡,使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得到恢复,从而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生理功能,还是在促进半月板组织自身修复等方面,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疗法相互结合,不但能够发挥各自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很好的补充,所以用之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2]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