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田园,热爱农村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yang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语文园地六》。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共编排了《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和《麦哨》等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乡下人家》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再现了古代的乡村风光,《麦哨》则描绘了乡村儿童的童年生活。本园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关注和了解农村生活,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以激发他们热爱农村的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农村生活却知之甚少:他们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却漠视农民的劳动;品尝着鲜美的时令果蔬,却糟蹋着白花花的大米饭。即使是来自郊区的学生,也不认识锄头、镰刀等农具,更没体验过艰辛的田间劳动了。所以教学本单元课文时,通过师生收集资料,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深入了解农村生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思路
  
  (1)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接触语文感性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农利‘生活,挖掘乡土资源,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①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述的能力;②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察乡村自然,在自然中发现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城市学生了解农村生活、体会农民劳动生活的艰辛,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田园风光,赞美辛勤耕耘的农民,赞美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作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楚。
  2、体会拟人句的特点,学会使用拟人句。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出去走一走,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好吗?下面请随老师的镜头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展示: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夏之交。大家看,花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穗在随风摇曳,似乎在炫耀自己丰满的果实,而花生却羞涩地把果实深埋于地下。果园里,一串串沉甸甸的枇杷缀满枝头;香气袭人的龙眼花绽开了米黄色的笑脸,蜜蜂正在花间不停地穿梭采蜜,收获着甘甜的喜悦。田园充满了丰收的气息,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大家在美丽的田园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些什么?你认为田园风光怎样?
  (二)交流展示 拓展延伸
  1、田园诗诵
  师:我知道有些同学特别喜欢学习古诗,还收集了很多关于田园的诗歌和我们一起分享!下而掌声欢迎他们为我们朗诵田园诗歌。
  (1)学生朗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等。
  (2)学生互动:大家觉得他们朗诵得怎么样?谁能上来朗诵一下其他关于田园的诗吗?(再请一同学上台朗诵)
  (3)师小结:古人描写的田园生活真有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到乡村生活的宁静、舒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体会到了充满童趣的乡村生活。
  2、田园足迹
  师(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同学们的小脚丫迈进了田园,看,有的同学还带来了一些自己拍摄到的田园照片。下面,就请他们介绍自己的田园足迹吧!
  (1)学生拿着自己曾经到田园游玩的照片,向大家介绍那里面的精彩故事。
  (2)互动:大家觉得他们说得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有有趣的经历想和大家分享呢?(再请一同学上台讲故事)
  (3)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大家游玩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新鲜事,还能用生动的语言写下来、说出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3、中外农村大看台
  师:除了古诗、照片以外,有的同学还收集了很多中外农村的资料。下而就请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掌声有请。
  (1)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中外农村的资料。
  (2)同学互动:请同桌之间讨论中外农村有什么区别?外国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咱们中国的亮?听了上而同学的发言后,大家有什么感想?
  (3)师小结:原来国内外农村竟然有这么多的差别,真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4、绿色食品展销会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不少自己家种的、栽的、做的东西吧,今天我们就收集了这方面的食品,你们肯定会发现原来农村生活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好玩。请看绿色食品展销会!
  (1)食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枇杷、木瓜、自制的小糕点等。
  (2)口语表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枇杷、木瓜、糕点等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外部特征,再品尝。接着请一学生即兴发言,把品尝的过程和感受说出来,然后老师点评,再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最后再请一学生发言。
  (3)师小结:原来农村还有这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学问,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要记得多长几个心眼,仔细观察,然后把你们的所见所闻说出来,记下来,这样,你们的作文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5、亲亲热热夸农民
  同学们,大家欣赏了美丽的用园风光,品尝了特色的农家小吃,那么,你们想用怎样的语言来夸夸这些辛勤耕耘的农民们呢?
  (三)总结升华回归文本
  师: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有新的收获,你们看(师诵诗):田园的景色是那么美丽,乡村生活是那么和谐。我也喜欢用一颗心去闻泥土的味道,就象捋一把四月的香椿,捧一抔故乡的泥土,老牛的喘息,父亲的汗水,让土地成为庄稼人的奇宝异珍。在乡村,我能听到小鸟最美的情歌;在乡村,我能看到桃花初恋的纯真;在乡村,我不用担心嘈杂的骚扰;在乡村,我始终能拥有皓月一轮。让我们更亲近那和谐的田园吧!只要我们用美丽的心灵默默地感受,你能发现——(课件展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四)作业设计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想想你的学习收获,或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或活动中的趣事等,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在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来自农村的我深情地谈起了我的农村生活经历:甘蔗地里的欢笑声、歪歪扭扭的秧苗、摇摇晃晃的泔水桶……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倍感新奇。课间围着我询长问短,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乡村去体验农村的生活。
  今天的我们到底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在祟尚自然的呼声日益响亮的今天,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孩子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呢?难道我们培养出的只会是纸上谈兵、不识人间烟火的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农民吗?
  为此,在教完本单元之后,我特意布置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收集整理有关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些信息资料,希望通过本次综合性活动,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当代农利‘的生活,体验农民的艰辛。
  总之,这次“走进农村,亲近自然”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以多姿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是课改的进步,可是由于理解的偏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十分肤浅。肤浅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需要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个体在阅读文本
[摘 要] 以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三国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内容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编排、例题、知识探究、习题四个方面的设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注重知识编排的逻辑顺序、准确把控知识探究的功能定位、适当增加教材的习题数量及类型、丰富教材例习题的情境设置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初中数学教材编排设计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设计;比较研究  教材是学校课程内容的载体,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
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练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中学语文课程中只精选了极小的一部分。为了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让中学古诗文的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适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到好处的拓展与延伸虽不能立竿见影,却在浸润中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
想象力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主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想象力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对想象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作文时,寻找观察的机会,准确、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象力,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对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事物或形象,通过语言的加工,成为了新的实物或形象.比如:去动物园看到了小猴子们
“教什么”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价值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当一篇课文有许多文本秘妙的情况下,选择和确定教学核心价值是实施课堂教学高效的原驱力。那么,如何从众多的语言现象中正确寻找和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呢?下面以《钱学森》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聚焦言语形式——从“怎样写”的角度去观照  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厘清作者怎么写,进而找准相关的语言训练点。《钱学森》一文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
[摘 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微写作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益途径。就人教(部审2017)版初中语文教材,结合教学实践,拟从仿写、改写、补写、续写和感悟几个方面,探讨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阅读教学;微写作;实现途径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板块。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主场地,实验探究是培养化学学科思维的重要渠道。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课例,阐述化学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学科思维;实验探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可见人类思维的重要性。要想改变人的思维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学习,学科思维是学科学习的
记得距离2014届高考已不太远的一天夜自修后,我突然接到班上一位学习很不错的女生的电话,她说:“范老师,以后上课的时候,您课件当中的历史试题能不请我起来回答吗?因为我看着课件回答问题时心里发慌,状态不好,容易答错。而盯着文本回答就没有这种现象”。我当时很惊讶。回想起当天公开课的情景,为了保证准确率,我是请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过问题,包括她,但她却答错了,好像还引来班上几个同学的窃笑。  我满口
[摘 要]  从“教材资源”角度去分析、审视课堂教学及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教材资源的整合、运用,注重从单元知识的宏观把握的角度,努力使学习内容从“无趣”“无用”“无序”“无理”转变为“有趣”“有用”“有序”“有理”。  [关键词]  有序;教材资源;优化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有学生在课后问我:老师,《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一单元的内容都是要记的吗,好难记,都记混淆了。他的这一问题引起了我对本单
一、学校概况及师资情况简介  方大实验小学于2011年11月正式成立,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1246名学生,67位教师。学校教师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面向全市招聘了两位校长和五位学科骨干教师;二是在2011年12月,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应届大学毕业生;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师均是原高湾和泗水小学的教师,教师平均年龄39岁。  二、学校教学现状分析  近三年来,学校一直加强对教师新课程、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