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想象力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主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想象力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对想象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作文时,寻找观察的机会,准确、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象力,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对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事物或形象,通过语言的加工,成为了新的实物或形象.比如:去动物园看到了小猴子们在玩耍,想象小猴子长到一人高,穿上衣服,拿起棍棒,像孙悟空一样有本领;看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的照片,可以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也飞上了太空,也登上了月球,并且发现了很多新的太空秘密。
  写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想象的内容要真实。想象以生活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写想象作文,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合理的想象,那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是不可取的。列如,写《假如我是医生》时,你可以相信自己成为了一名医术高明的外科大夫,运用先进的医导技术治愈了许多病人,这是真实可信的。但是假如在你想象治病过程中,“出现一口仙气吹过,病人就治愈了”这样的情节,那这个虚构是不可信,不成功的。
  想象的内容要具体,想象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不要说空话。要把你头脑中勾画的那个新事物的语言、动作、想法具体地描绘出来。如有一位小朋友写的《未来的汽车》他是这样写的:我要发明一辆汽车,既不用电也不用汽油。首先他是太阳能发电的。天气好时,他可以随时吸收太阳热量,并储存能源。阴天也照样开。这样对环境就不会造成污染了,这款汽车完全由电脑控制,遇到红绿灯时,就会自动停下启动。前方要是有故障车时,就会马上闪开,绝对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他还是水、陆、空三用的。如果需要翻越高山,他能伸出翅膀。车内立刻封闭,车顶伸出螺旋桨,这样它就可以腾空飞翔了。如果遇到江河、湖泊,他就会把四个轮子变成个大的胶皮艇。只要对它发出信号,他就会立刻变成快艇,穿越过去。
  这段话是小作者对未来汽车的想象,虽然现在还不能实现,但让人读了感到想象丰富,真实可信。
  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极为推崇,他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并推动着进步。那么,如何培养想象力呢?
  1.要多进行观察。我们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我们只有通过广泛地观察实物,丰富自己头脑中的内容,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
  2.要多听故事,多朗读文章。这样,优美的语言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可以想象的画面,这对发展我们的创造想
  象是很有益的。
  3.大量阅读课外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这样,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广阔,想象也会更自然,更新颖,更有创意,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
  言,这样就可以把头脑中的丰富形象,轻而易举地表达出来。
  4.要多进行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要经常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适当地看看电视,网络和电影……这都有助于我们积累的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总之,努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使其所具有的想象力不断得到发展,显然我们就可以变的更为智慧,从而在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时更加胸有成竹,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为美好。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摘 要]  “6 1课堂互动成长”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先,教师互动教学在后。高效复习策略探究,是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构建“6 1互动成长”高考地理复习高效课堂的新策略。  [关键词]  6人小组;互动成长;地理课改;复习策略  一、“6 1互动成长”模式的内涵  “6 1互动成长”课堂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即以问题为任务
李基伍2002年取得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士学位和钳工技师“双证”资格。同年8月进入天津市七0七研究。17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线承担我国海军大船、远望等卫星用核心惯性元件---液浮陀螺仪的动压电机生产装配及科研试制任务以及型号现场工艺任务。  他于2019年被授予首届“海河工匠荣誉”称号,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等。  刻苦钻研,勇担重任  李基伍装配的陀螺电机离不开精密研磨与
摘 要:由于化学学科具有实验性和理论性,学生难以将两者从原理上联系起来,这是学生学习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难以越过的“坎儿”。为了使师生能顺利逾越这些教学之“坎儿”,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探究式,通过巧妙的引导、合作探究,课堂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教学设计;合作探究;逾越教学“坎儿”  笔者在执教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一节课时,发现
[摘 要]    发展核心素养在于核心知识的学习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教学中通过视觉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视角。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视觉形象,将视觉形象进行融合、改造、完善、分析、综合,从而熔铸成鲜明个性化的视觉意象,形成个性化的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视觉思维;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能只为了计算而计算,要在计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低年级阅读起步阶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低年级阅读起步阶段教学应该着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针对如何提升阅读能力,更好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阅读教学为例进行探究,提出基于多维融合视角,更好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对策,具体可采用:任务驱动和激发兴趣相融合,识字方式和阅读学习相融合,情境创设和体验感悟相
摘 要 真实有效的情境创设不仅能让教学生动精彩,更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助推核心素养中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在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实践中,将多元真实情境与问题解决相结合,梳理基于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情境创设 问题探究 证据推理 二氧化碳的性质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供了真
[摘 要]    错误是数学课堂不可避免的产物。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辨别能力。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错误、辨别错误,提出合理利用错误资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这是一节校内教研活动,上课内容为《7的乘法口诀》。在简单复习之后,教师揭示课题并出示主题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是课改的进步,可是由于理解的偏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十分肤浅。肤浅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需要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指个体在阅读文本
[摘 要] 以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三国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内容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编排、例题、知识探究、习题四个方面的设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注重知识编排的逻辑顺序、准确把控知识探究的功能定位、适当增加教材的习题数量及类型、丰富教材例习题的情境设置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初中数学教材编排设计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设计;比较研究  教材是学校课程内容的载体,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
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练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中学语文课程中只精选了极小的一部分。为了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让中学古诗文的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适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到好处的拓展与延伸虽不能立竿见影,却在浸润中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