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在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看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表达能力不过关,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等共性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整个语史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小学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不但是学生不愿意完成的板块,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疼棘手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一提到作文就害怕,作文时无话可说,写不出来的同学不在少数,即使写作文也是敷衍了事,写作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到了毕业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多少,而且语文综合素养也很差。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对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下面谈一些做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特别是写作兴趣。第一,要指导学生“看”,鼓励学生“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大胆的说出来,说他们生活见闻、学习感受。教师要注意倾听,用赞许的语言表扬孩子,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孩子,使他们得到尊重。我认为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到作文,是小学生写作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写作训练,还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情况,还应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教师要给学生以及时指导和启发,指导他们合理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帮助他们纠正语法和思想上的错误,使学生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从“看”到“说”再到“写”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其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教师上作文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如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情景导入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内在兴趣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平时留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实践证明多次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并逐渐浓厚。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
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 “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观察在写作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的、客观的描述。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事、物,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可布置学生在课外观察蚂蚁怎么生活,蝴蝶是怎样化蛹成蝶的,花草的生长过程,猫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并及时记录下来,写作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此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收集作文的素材:春日去郊外踏春寻芳;夏天觀“白雨跳珠”的景致;清秋赏金菊银桂,落叶红枫;寒冬组织学生在雪中嬉戏玩耍。
三、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有效性
注重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为写好作文储备大量知识的能力。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作家茅盾先生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这些名人的名言都充分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实践也告诉我们,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以及其他相关书籍,不但可以时学生的生活视野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宽,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丰富他们的词汇、语言、写作素材,掌握和领会写作规律。不过,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是一项见效比较缓慢、时间比较长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耐心来培养我们的学生。读写结合,除了读,还要充分注重写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教师应该有效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仿写是仿写文章的结构、格式、观察方法、写作思路,以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通过指导学生多次反复的仿写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逐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总而言之,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作文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状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2).
[2]魏秀丽.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文学教育》,2009年 第2期
[3]刘洋.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四种途径.《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年 第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一提到作文就害怕,作文时无话可说,写不出来的同学不在少数,即使写作文也是敷衍了事,写作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到了毕业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多少,而且语文综合素养也很差。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对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下面谈一些做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特别是写作兴趣。第一,要指导学生“看”,鼓励学生“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大胆的说出来,说他们生活见闻、学习感受。教师要注意倾听,用赞许的语言表扬孩子,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孩子,使他们得到尊重。我认为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到作文,是小学生写作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写作训练,还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情况,还应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教师要给学生以及时指导和启发,指导他们合理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帮助他们纠正语法和思想上的错误,使学生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从“看”到“说”再到“写”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其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教师上作文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如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情景导入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内在兴趣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平时留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实践证明多次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并逐渐浓厚。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
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 “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观察在写作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的、客观的描述。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事、物,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可布置学生在课外观察蚂蚁怎么生活,蝴蝶是怎样化蛹成蝶的,花草的生长过程,猫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并及时记录下来,写作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此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收集作文的素材:春日去郊外踏春寻芳;夏天觀“白雨跳珠”的景致;清秋赏金菊银桂,落叶红枫;寒冬组织学生在雪中嬉戏玩耍。
三、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有效性
注重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为写好作文储备大量知识的能力。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作家茅盾先生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这些名人的名言都充分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实践也告诉我们,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以及其他相关书籍,不但可以时学生的生活视野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宽,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丰富他们的词汇、语言、写作素材,掌握和领会写作规律。不过,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是一项见效比较缓慢、时间比较长的工作,需要教师要有耐心来培养我们的学生。读写结合,除了读,还要充分注重写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教师应该有效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仿写是仿写文章的结构、格式、观察方法、写作思路,以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通过指导学生多次反复的仿写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逐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总而言之,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作文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状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2).
[2]魏秀丽.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文学教育》,2009年 第2期
[3]刘洋.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四种途径.《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年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