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人说语文最好教,只要会耍嘴皮子的都能教语文。其他的学科诸如数学、物理,你不会做题,课就没办法上。 听了这些话,我真为众多语文老师觉得冤,语文老师的成绩就这样被抹杀了。从一个专业语文教师角度出发,我认为语文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教育等等问题,都是一个语文老师要重视的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关注这些问题,容入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塑造完美人格。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教无定法,只要能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方法都是好的方法。所以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我以创新为主导,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将表演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教学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简单的老师灌输,学生接纳,而是一个有着双边活动的生命体。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作表演,作演说。但学生不是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有必要,有针对性的活动。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更深得体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还能展示学生才华,增强自信。例如,我在讲解李森祥的《台阶》时,分析完文章,学生感受到了一位农民父亲撑持一家生活的艰难与坚韧的时候,让学生唱一首表现含辛茹苦的父亲的歌。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就会想起自己的农民父亲,他们与文中的父亲一样,勇挑家庭重担,性格坚韧不拔。通过歌唱把生活与课文联系了起来,把文章与情感联系了起来,更好的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共鸣。再比如,我讲解魏学洢的《核舟记》时,文中的第三段写的是“船头坐三人”的情景。因为是古文 ,所以学生在理解内容上有障碍,再加上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很复杂,三个人的姿态不同,神情不同。所以只通过讲解,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很难吃透。于是,我点了三名较大方的同学,拉来一条板凳,拿上点名牌(代表画卷),按照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来表演船头的情景。通过表演,学生直观的认知了文章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同时又有利于背诵。在我的教学中,这种例子还很多,但这样上课的方式,要注意课堂的纪律。如果学生态度不认真,将会把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名言、警句的运用。诗歌、名言、警句都是非常凝练的一些文字,能更好的表达感情,展现哲理,能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起到情感态度教育的作用。在朱自清《背影》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已被文中的父子之情深深打动,这时,我向学生引用了名言,“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通过这句话,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首先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爱、感受爱;其次,要学会用行动去回报别人的爱,一个不懂得回报别人的人,他的情感是极端自私的。这样的名言 ,不光让学生感悟到了一个哲理,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的教育,同时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初一语文中有一篇课文叫做《金黄的大斗笠》,文章通过对雨中姐弟的描写,展现了浓浓的姐弟之情。在分析完内容后,我把曹植的《七步诗》写在黑板上,“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为学生讲解诗的内容,说一说诗背后的故事,把它作为一个情感教育的反面教材,与课文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情感上又得到了一次教育,课堂也活了起来。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举例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有一些语言或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要让他们深刻明白的理解这些语言或内容,就必须通过举例的方式来为学生解释。如《礼论》中有几句话是这样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如果简单的只从字面上解释,学生对这样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印象不会深刻,理解也不会很透。我在讲这一段时,就以帝王之家作比:皇帝有好几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每一个皇子都想争夺皇位,他们勾心斗角,互相争斗,朝廷就会大乱,那么,朝廷、国家就陷入困境了,通过这样举例解释,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就把握的比较好了,印象也比较深刻了。这样的方法是很实用的,不光在这些抽象的语句上可以运用,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也可以运用。比如,给学生解释“尴尬”这个词的时候,你可以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当你到校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同学、老师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你羞愧难当,不知怎么办好。这时,你的表情、你的处境就很尴尬。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就理解这个词了,同时,也会用这个词了。
这几点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点心得。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勇于创新,知难而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提高。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教无定法,只要能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方法都是好的方法。所以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我以创新为主导,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将表演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教学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简单的老师灌输,学生接纳,而是一个有着双边活动的生命体。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作表演,作演说。但学生不是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有必要,有针对性的活动。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更深得体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还能展示学生才华,增强自信。例如,我在讲解李森祥的《台阶》时,分析完文章,学生感受到了一位农民父亲撑持一家生活的艰难与坚韧的时候,让学生唱一首表现含辛茹苦的父亲的歌。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就会想起自己的农民父亲,他们与文中的父亲一样,勇挑家庭重担,性格坚韧不拔。通过歌唱把生活与课文联系了起来,把文章与情感联系了起来,更好的引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共鸣。再比如,我讲解魏学洢的《核舟记》时,文中的第三段写的是“船头坐三人”的情景。因为是古文 ,所以学生在理解内容上有障碍,再加上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很复杂,三个人的姿态不同,神情不同。所以只通过讲解,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很难吃透。于是,我点了三名较大方的同学,拉来一条板凳,拿上点名牌(代表画卷),按照作者的描述,让学生来表演船头的情景。通过表演,学生直观的认知了文章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同时又有利于背诵。在我的教学中,这种例子还很多,但这样上课的方式,要注意课堂的纪律。如果学生态度不认真,将会把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名言、警句的运用。诗歌、名言、警句都是非常凝练的一些文字,能更好的表达感情,展现哲理,能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起到情感态度教育的作用。在朱自清《背影》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已被文中的父子之情深深打动,这时,我向学生引用了名言,“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通过这句话,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首先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爱、感受爱;其次,要学会用行动去回报别人的爱,一个不懂得回报别人的人,他的情感是极端自私的。这样的名言 ,不光让学生感悟到了一个哲理,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的教育,同时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初一语文中有一篇课文叫做《金黄的大斗笠》,文章通过对雨中姐弟的描写,展现了浓浓的姐弟之情。在分析完内容后,我把曹植的《七步诗》写在黑板上,“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为学生讲解诗的内容,说一说诗背后的故事,把它作为一个情感教育的反面教材,与课文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情感上又得到了一次教育,课堂也活了起来。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举例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有一些语言或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要让他们深刻明白的理解这些语言或内容,就必须通过举例的方式来为学生解释。如《礼论》中有几句话是这样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如果简单的只从字面上解释,学生对这样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印象不会深刻,理解也不会很透。我在讲这一段时,就以帝王之家作比:皇帝有好几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每一个皇子都想争夺皇位,他们勾心斗角,互相争斗,朝廷就会大乱,那么,朝廷、国家就陷入困境了,通过这样举例解释,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就把握的比较好了,印象也比较深刻了。这样的方法是很实用的,不光在这些抽象的语句上可以运用,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也可以运用。比如,给学生解释“尴尬”这个词的时候,你可以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当你到校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同学、老师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你羞愧难当,不知怎么办好。这时,你的表情、你的处境就很尴尬。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就理解这个词了,同时,也会用这个词了。
这几点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点心得。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勇于创新,知难而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提高。